- 相關推薦
讀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有感
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這是我讀完蔡元培先生的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后所發(fā)的第一感慨。我第一聯(lián)想到的是現(xiàn)在的教育,而非過去。
這往者是所謂的過去的大學教育,但我并不想去深究它的種種弊端,只希望從中借鑒些什么,受用于現(xiàn)在的教育。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張東蓀說過這樣的話:中國接受西方文化雖只有短短近五十年,然而卻居然在思想文化界養(yǎng)成了一種所謂Liberal Mind(自由胸懷的素養(yǎng))。這種氛圍在一些外國名校仍然存在,在今天的中國卻已經是慢慢地消失了。還記得央視做過一期名為以求是知名的節(jié)目,求是是浙大的校訓,然而浙大的某一位教授居然假造論文以求取名譽,其中涉及很多潛規(guī)則,多是放之任之。求是也就成了對現(xiàn)在大學最犀利的諷刺。
這些現(xiàn)實讓我們更有感于蔡元培的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的格言。
我覺得,這也同樣受用于高中教育。學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我總是這樣覺得。而這個感受也只限于某些短暫的沒有壓力地讀書的時候,讀自己想讀的,沒有重點考點,而現(xiàn)在的高中,總是片面追求幾個率。在拼命灌輸知識點的同時要求想深、想透,在將學習等同于每一次劃分三六九等的考試時要求我們熱愛它,這不是很可笑嗎?看看那些所謂的名校吧!還有幾個人會為了真理爭個面紅耳赤?考一所大學,是學習教育的終點,而讀一所大學,只是找工作,滿足物質需求的保障,有多少人在大學四年里毫無長進。大學的意義何在?大學不該只是這樣的淺薄,高中教育也不該只是這樣急功近利。
面對分數(shù),我們無力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只有匆匆適應,忙個暈頭轉向。一圈下來,少了一顆孜孜不倦的心,不懂得欣賞,感知。只知模式,只知公式,感覺什么都像被套上了枷鎖,囫圇吞棗,味同嚼蠟。那些整天鉆進書海的人,多數(shù)是愛的分數(shù)而不是書。
我們沒有時間,也早已沒有興趣去探究那些不在考綱之中的問題,早早地結束課程,日復一日地做著模擬試卷,除了應付高考外,我不知道還有什么目標。找每一個得分點,學會規(guī)矩呆板的答題步驟,我沒有任何思維火花,我沒有能力去創(chuàng)新。我知道,生活并不需要這些,它要的是一個自由,理性爭鳴的人。我知道,這不是教育的初衷。教育應該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才。人才不等于文憑,而是一個懂得學習,熱愛學習的人。這就是教育的良心,教育的歸宿。它應幫助我們開拓心胸,而不是囿于模式;它應幫助我們完善人格,而不是更加自私;它應幫助我們懂得熱愛,而不是變得麻木。
【讀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有感】相關文章: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考研的些許經歷和感受04-30
我的經歷作文01-19
我的經歷作文05-08
我讀書的經歷04-29
我的親生經歷04-29
我的攢錢經歷04-30
我的面試經歷04-27
我的攢錢經歷04-28
我經歷的事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