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類實習報告 推薦度:
- 新聞類實習報告 推薦度:
- 新聞類實習報告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新聞類實習報告三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jié)尾等。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fā)?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一、我的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huán)節(jié),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zhuǎn)型的一大模塊。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煉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會暢通。
二、我的實習內(nèi)容
據(jù)我所知,新聞學的實習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采訪
只有深入到現(xiàn)場去做實際調(diào)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訪?新聞采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于應用與操作。實地采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采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后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制作的第二步,是對采訪中采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制作的過程,是對采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采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寫一些老百姓關(guān)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后,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俗話說:“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辟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舍,結(jié)構(gòu)的安排和導語的構(gòu)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wù)Z言。
我的實習單位是《滁州市廣播電視報》。廣播電視報是周報,一個星期出一次報紙,周期較長,而且時效性也不強,所以,廣電報并沒有專業(yè)的記者。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全都是編輯,如果有新聞,也可以充當記者。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是張銀川。
三、 我的實習收獲
從9月16日到12月25日,我在××廣播電視報社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這段時期內(nèi),雖然出去采訪的次數(shù)并不多,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問。發(fā)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采訪者的生平,小到他在過去的公開場合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要有所了解!爸褐,百戰(zhàn)不殆”,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在采訪過程當中更加容易地與被采訪者發(fā)生共鳴,讓他們覺得你對他有充分的了解,對這個專訪非常地重視,自然而然,被采訪者也就會非常默契地與你一道完成整個采訪任務(wù)了。
與一般的被采訪者不同,《盛世》雜志所專注的都是一些總裁、名人,他們接受采訪的時間并不是可以由記者自己挑選的。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斷地聯(lián)系他們的公關(guān),不時地提醒他們?yōu)樽约喊才挪稍L時間,確保能趕在截稿時間前完成。因為公關(guān)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我們一家媒體,他們不會一直把我們的采訪計劃放在心上,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醒他們。
至于采訪所涉及的問題我們也要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防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我曾經(jīng)對美食家蔡瀾先生所做的小訪問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因為是偶遇的關(guān)系,事前自己并沒有對蔡瀾先生以及他的一些情況進行了解,以至于在整個訪問過程中我只能提一些較為“客套”的問題,雖然心里知道這樣一個機會是非常難得,但是卻因為事前準備太少而使整個訪問出現(xiàn)了幾次冷場的情況,頗為尷尬。
此外,我們還要做到“不懂馬上問”,千萬不能“不懂裝懂”,因為當你行文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某個訊息不太肯定而打電話向被采訪者詢問,這樣就會讓對方覺得你太不專業(yè),給人以不好的印象。哪怕自己在采訪過程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切記一定要在現(xiàn)場“打破沙鍋問到底”,不要擔心這樣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的領(lǐng)悟能力太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你對于被采訪者所說的全部內(nèi)容完全消化,不會在文章中出現(xiàn)“失實”的情況。
大陸人的“優(yōu)勢” 與香港土生土長的記者相比,我們這些大陸來的新聞記者顯然在處理內(nèi)地新聞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論在語言還是背景資料的了解上,我們都會比他們更加容易上手。
記得我曾經(jīng)參加的一個廣西“港澳招商周”晚宴上,與一席操著不咸不淡的普通話的香港記者采訪梧州市委書記。在采訪中,我這個大陸人的普通話明顯在提問過程中引起了在場記者的“刮目相看”,而市委書記對于我的問題也顯得格外的感興趣和配合,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眾多記者中當“主角”的滋味。
采訪過后,一位同是實習的文匯報記者還向我詢問了整個招商活動的背景訊息,包括什么是招商,為什么要招商,市委書記接受采訪中所提到的個別名詞概念,讓我這個“蹩腳”記者也有了一個充當“顧問”的機會。
穿裝打扮合時宜 我們這次的工作雖然屬于“實習”性質(zhì),但是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卻決不會因為你是實習生而放松對你的`要求,特別在香港這個“時間等于金錢”的地方,公司根本沒有時間給你重新學習,一到公司他們就馬上把你當成了他們的員工,與其他正式員工一樣對待。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也要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自己,不要一味地覺得自己只是實習生,所作所為還與在校一樣,包括我們的穿衣打扮也要與在學校有所區(qū)別。記得學院的外教nicole在安排學生到上海采訪世乒賽的時候,一直嚴格要求出行的同學要穿著成熟,此行的實習讓我深切明白了這個道理。
開始實習的前一天,在院長的指引和幫助下,我們精心準備了各自第一天上班的“戰(zhàn)衣”,雖然對于一身ol的打扮我們還不是非常地適應,但這樣的裝扮卻讓我們在用人單位里留下了較好的印象。一開始我們還很不能理解,總是認為當記者的要四周圍跑,穿成這個樣子怎么能工作。到了《盛世》,經(jīng)過副社長的解釋我才明白原來記者也要分場合穿衣服。特別對于我們這樣一本高檔次的財經(jīng)類雜志而言,更多出席的是一些高檔場所,見的是一些商界名人,對于穿衣打扮的要求就更加嚴格了。在公司,我們永遠都能發(fā)現(xiàn)一些記者的位子旁邊掛著一套筆挺的西裝,目的就是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采訪任務(wù)。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一關(guān)于有線電視新聞臺
有線電視新聞臺簡介:有線新聞臺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臺》、《財經(jīng)資訊臺》、《24小時新聞臺》、《直播新聞臺》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臺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shù)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lǐng)香港進入全數(shù)碼廣播。
二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臺沒有在內(nèi)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jié)目。也可以說對它根本不了解。上網(wǎng)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fā)前,多留意有關(guān)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制作模式有個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fā)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jīng)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臺實習,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于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實習。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松,自由的新聞環(huán)境,有線新聞臺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臺。第一天去新聞臺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采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么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倍宜補充說,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里面學到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電視臺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個星期內(nèi),能學到什么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nèi)地學生的印象。
港聞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說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個新聞臺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采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里,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tǒng)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wù)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后獨自做采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臺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訪什么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nèi)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nèi)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對于電視媒體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yōu)秀,如果是在拍攝環(huán)節(jié)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么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么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臺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這個teamwork里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么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zhì)量,長遠來說,會影響到整個臺的形象。這也是為什么新聞臺里面不強調(diào)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xiàn)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里面出現(xiàn)“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nèi)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nèi),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jié)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習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采訪教統(tǒng)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guān)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tǒng)局長李國章出現(xiàn)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tǒng)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開始就說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采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會有收獲。但是大家也還是繼續(xù)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采訪。
教統(tǒng)局的IO又表示說李國章愿意接受媒體的采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采訪。在采訪完畢后,記者們大多數(shù)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
【新聞類實習報告】相關(guān)文章:
新聞類實習報告05-10
關(guān)于新聞類實習報告05-22
【必備】新聞類實習報告(通用14篇)08-06
新聞專業(yè)的實習報告07-29
煤礦類實習報告08-15
土木類實習報告10-10
電工類實習報告10-19
銷售類的實習報告05-15
工程類實習報告08-19
物流類實習報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