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1
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課?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融入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當百思不得其解時,新課程改革無疑給我撥開了迷霧。進一步學習新課標時,發(fā)現新的美術課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放自由的課堂
學生在一個輕松、活潑的情境中,才會樂于嘗試,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chuàng)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chuàng)造性。這需要老師在尊重、關心、愛護、欣賞學生的`前提下,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二、你追我趕的學習
課堂教學是重點,如何利用好45分鐘,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力,營造積極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合作學習氛圍,尤為重要?梢赃M行“小組合作”,讓同學進行信息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重難點,“小組合作”,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松地解決了難點。結合作業(yè),“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三、暢所欲言的評價
新課標的評價方式,比較開放,自由。通過欣賞評述學生美術作品,可以相互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和可取之處,相互取長補短。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思維、構圖和辨別、調色能力,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新課標確立了新的美術教育的理念與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揮。新課程標準彈性大,求實效,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教者可根據地區(qū)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選擇教材內容去設計教案、制作課件,教材里的單元可自由調整(教材只是個框架)。新課標,真是一盞明燈,為美術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2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創(chuàng)新導向,主要在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兩個方向八個方面發(fā)生了變化。聚焦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推動基礎教育課程由學科立場向教育立場轉型。借此緣由,我通過對比學習新舊兩版課標(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認為新課標在美術學科上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核心素養(yǎng)內涵的“新”。新課標提出的藝術核心素養(yǎng)“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不同之處在于將“圖像識讀和審美判斷”合并,變成了“審美感知”,強調了課程的綜合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回歸到人本身,幫助學生發(fā)現美、感知美,提升審美情趣。
二是,課程內容結構的“新”。將以往的按學習領域的'劃分方式轉變成按藝術實踐進行劃分,以學習任務為驅動,美術語言始終貫穿其中。從課程內容設置的順序可以看出,每一學段均以注重發(fā)展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的“欣賞·評述”為起點,到以強調發(fā)展學生藝術表現和創(chuàng)意實踐素養(yǎng)的“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再到加強課程內容、社會生活與學生經驗之間聯系的“綜合·探索”。內容設定層層遞進,加強了學科間相互關聯,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yǎng)。
三是,教學實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學習領域劃分的單一的、獨立的授課方式,轉變?yōu)檎w的、系統(tǒng)的授課方式,強調以任務、主題或項目的形式開展教學,將知識、技能嵌入其中,通過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技能,提升綜合能力。
雖然這里是以新課標體現在美術學科上的“新”為主要說明,但從該版課程標準名稱《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術學科已經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融為一體,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習理論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視野擴寬,樹立整體意識,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內的縱向銜接,更要注重知識間的橫向配合。堅持以素養(yǎng)為導向,重視將知識內化、實踐和運用的教學,加強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3
藝術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它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它指向的是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過程而非結果,所以新課標與現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課標中論述了美術學科的地位和性質:“美術學科是藝術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育和發(fā)展學生藝術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可見美術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課標中的“核心素養(yǎng)-課程總目標-學段目標-四個藝術實踐-二十個任務”。即美術學科課程的框架設置,始終保持著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將原來的“圖像識讀”融入到“審美感知”,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更加綜合和濃縮;其次藝術課程的課程總目標融入了核心素養(yǎng),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又以藝術課程總目標為依據,每個學段的學習任務群又通過任務落實核心素養(yǎng),體現了層層遞進和螺旋上升的趨勢;最后四個藝術實踐(造型·表現、設計·運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也與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相關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落實核心素養(yǎng),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具體化
學業(yè)質量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與總目標相關聯,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的可測、可評的.方面,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化表現。學業(yè)質量清晰明了的規(guī)定學生學習之后將“知道什么”(事實)“理解什么”(概念、內涵)“做到什么”(實踐)“學會思維方法”并最終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獨特性
在逐漸重視學科融合和跨學科的教學實踐上,美術學科要以美術學科的獨特性引領教學活動,實現共性和個性的結合。由此教師的美術技能作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貫通和發(fā)展別的。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4
2020年版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涵蓋了音樂、美術、舞蹈(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5個學科,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構建一體化的內容體系。藝術課標標準以藝術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目標是為面向全體學生制定。不是以專業(yè)的藝術技能為核心,也不是為面向少數的特長生而定。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fā)展、理解、創(chuàng)造而定。藝術培養(yǎng)的過程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體驗,更多地依靠學生自身在藝術實踐中的摸索、積累和體悟。
從美術學科來看,新課標里明確提高了藝術學科的比例,我們作為未來的美術老師,應該看清背后的含義。我們應該弄清楚我們的定位,我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教什么,學生應該怎么學。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美術地位變高了,我們與傳統(tǒng)的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一樣,我們要與傳統(tǒng)的主科老師爭鋒;谝俅纠蠋煂π抡n標作出的解讀:“音樂、美術學科不可被消解,要保證這兩根支撐中國藝術教育大廈的大柱子不倒,同時新三科纏繞其上,最終呈現出融通、跨學科的效果。藝術新課標既有大綜合,也有小綜合。”我認為,美術老師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向其他藝術學科學習、取經。老師應該構建的是“未來”課堂,而不在是單一的傳統(tǒng)課堂。美術課堂不僅要有學科內的深度,也要有學科間的廣度。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5
從2011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舊課標)到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的印發(fā),本文嘗試窺得一些“具體改變”的線索。
一、新課標更加注重學科橫向連接,學段縱向連接
相比舊課標而言,新課標加強學科橫向連接,以音樂和美術為主線,多學科融合為輔線,在學習任務群中培養(yǎng)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寬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加強學段縱向連接,新課標的學段劃分更符合學生的基礎,加強學段之間的連接,尤其在第四學段選修課程中,與高中模塊課程產生了一定的連接關系,增強了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
二、新課標更好的搭建學科持續(xù)理解的支架
(一)從藝術實踐來看,新課標有更清晰的美術模塊劃分。以欣賞。評述為例,將身邊的美術、中國美術賞析、世界美術賞析、中外美術簡史四類學習內容結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為教師合理運用教材資源指明了方向。
。ǘ⿵膶W習內容來看,新課標以學習內容也就是學習任務群的方式,注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方式的養(yǎng)成,將學生持續(xù)理解的主線對應于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以下圖為例,橙色部分的學習內容將對應欣賞。評述,從任務群的方式出發(fā),學生從第一學段欣賞身邊的美,第二學段感受中外美術的魅力,第三學段領略世界美術的多樣性,第四學段概覽中外美術史。學生從第一學段養(yǎng)成審美感知的思維習慣,并貫穿于整個義務教育的美術課堂中,在驅動性任務中引導對美術的`感知能力的持續(xù)理解,這樣的持續(xù)理解恰是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必備要求。
三、新課標更詳細的任務要求,為教師落地實施提供了建議。
相比舊課標的目標、學習活動建議、評價要點而言,新課標將學習任務分為內容要求和學業(yè)要求,視點集中于“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向”。內容要求詳盡的闡述了每一個學習任務的側重點,對于教師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提供了建議;學業(yè)要求則為教師評價要點給予了參考。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會偏離課標,而是以教學設計實際落地課標。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6
課標是教學的航標、也是教學的指南針,熟悉掌握《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是每位學習者的責任。此次課程標準較以前變化極大。正如尹少淳老師所說:“美術課程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以深化教學改革為突破,強化學科實踐,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因此,課標的變化之一是實踐育人。新課標倡導在真實豐富的情境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為此課標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設計、策劃、制作、觀賞、創(chuàng)造等,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新課標堅持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增加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和考試命題建議,將教學重心從“重結果”回到“重過程”。
通過本次對新課標的解讀和學習引發(fā)了我對今后教學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標的認知和理解,認真研學和開展大單元、項目式等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接和整合,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課程觀,而不僅僅只是課堂觀。在教學中,要根據《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的指向和要求,真正體現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新課標的頒布,要求我們從一個單純的美術教師角色向著合作型、創(chuàng)新型教師方向前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發(fā)展的要求,在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7
近日,期待已久的新版藝術課程標準已經印發(fā)。細心研讀這一百多頁的內容讓我體會到時代在快速進步的同時,時代下的教改也隨之而來。
那么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新課標又為教育界帶來了哪些變化呢?以義務階段美術學科為例: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新課標中注重藝術學科間的融合這一指導觀點。藝術學科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等。在以往的課標中藝術各學科是相互獨立存在與教學的,聯系較少。而新課標中強調藝術學科整合的'概念,藝術教師可參照學習任務進行適當的跨學科教學,一方面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面,另一方面則提升了教學效率。
此外,耕讀新課標的內容也使我倍受啟示,我也并為之思考:
1、新時代下的美術老師應該怎么做?
2、美術學科應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首先我認為,老師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謂是引航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在當下,目光長遠做具有前瞻性的教師是我們應意識到的。其次,在學生的培養(yǎng)方面,新課標強調要重視藝術體驗。藝術體驗強調的即是“過程”,突顯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因此應著重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體驗,培養(yǎng)出健全、具有良好品格、能獨立適應社會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8
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追求,使之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不僅有利于人的長遠發(fā)展,同時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動手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的感情性,對學生的觀察力,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發(fā)揮重大作用。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fā)學生的藝術沖動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一、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參與,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師生關系首先是人與人的關系,要遵循人際關系的原則。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是非常有權威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新課改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既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還要尊重每一個求知的心靈,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鼓勵學生多于教師平等、民主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是傳授---接受式,課堂教學專制、以教師為中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用發(fā)展的教育觀來擺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改教師自身素質
學習興趣斯學生學習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在以往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校,家長過于重視文化課,導致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有些美術教師在自身修養(yǎng)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新課改之后,美術教師地位提高,給教師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當代的美術教師,我們因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更好的去為美術教育而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9
1、新課標三維目標的劃分
此次課程認同于美術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劃分。
知識和技能是美術教育的本體,需要始終得到重視和強調。這是美術教育的“私域”所在。而美術教育的“公域”則可以表現在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如對學生環(huán)境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等)。據此推知,美術教育具有三種形象的說明:“自私自利”的美術教育、“大公無私”的美術教育與“公私兼顧”的美術教育。前者更為強調教學中對美術本體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者更多強調美術教育對學生身心及多方面素質的影響(如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實現、道德感的孕育),后者則兼顧以上兩個方面。整體觀之,我們提倡“公私兼顧”的美術教育。但不能過于極端,知識和技能仍始終應是現當下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程與方法是對學生學習整體發(fā)展狀況的強調。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不斷的、終身的學習能力與方法。然而在我們的基礎教育實踐中,往往過多強調教師將現成知識和技能對學生加以灌輸與傳遞,缺失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形象地講,也可以稱作是“覓食能力”。而強制地灌輸學生既有的現成內容,這往往會受到學生一定的抵觸與反感。所以,教育者還應讓學生享受知識學習的過程本身。此外,未來的教育需要學生準備與習得多方面的能力,要知道學生在校所學的專業(yè)并不一定就等同于自身的終身職業(yè)。在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變通與更新知識的能力。因此,現今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習”,需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適應多變而復雜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也是此次美術課程所要突出和強調的重要內容。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社會中人,都需要具有健康心態(tài)與豐富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認識。美術教育不能忽視對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和提升,所以此次美術課程標準也將其作為課程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
2、發(fā)展學習方式
這是近十年課程改革的重要關注點。然而現在多有提“轉變學習方式”,但“轉變”一詞過于強烈,這意味著和過去的決裂;诮逃龑嵺`來看,轉變新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不是就意味著對過去學習方式(接受式學習)的全部拋棄?不盡然。接收式學習也有其價值,如提供系統(tǒng)的知識、教學效率高、比較經濟等。此次美術課程標準強調發(fā)展多種新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各種學習方式之間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3、新的評價方式
評價在過去的功能被局限于甄別和選拔,現在的課程評價更多強調“促進學生發(fā)展”。在此觀念指導之下,多主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質性評價等新的評價方式也很多,分別應得到教學者的重視。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10
隨著新課改的思想深入人心,這也使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以往我們所存在的很多教學上的弊病!耙(guī)矩,嚴謹,單一”的教學模式早已不再適應我們的現代教育,不再適應現代的教育對象了。因此,必須改變美術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對于美術這一學科更是如此。過去,我們經常忽視美術課,把它看得過分學科化,并且強調其學習的一律性和完整性。很多人對美術本體的文化價值有所偏頗,因此對美術也就沒有了什么愛好。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的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的渠道。
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里,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比如說:“美麗的家鄉(xiāng)”這個課題為例,可以讓學生唱一些描寫家鄉(xiāng)的歌曲,家鄉(xiāng)的特色戲曲是什么?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歷史上有什么特別的事和名人等等。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畫好了作品,而且在完成畫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的一些情況。所以,新課程要求教師重新面對學生,這并非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不是對教師過去的教學完全的否定,而是要改變教師在教學時很多的弊病,充當學習的指導者,同時也是活動的參與者。美術這門學科,本來就是以動手能力和意識思維所進行的,教師要擁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教學空間,尋找更適合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形式,可以綜合性的教學內容去指導和引伸,便于全面發(fā)展,更能加強學生通過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去發(fā)現美術的內在藝術氣息,讓學生的思維變的`更活躍。
在傳統(tǒng)觀念的教學里,“像不像”“準不準”就成為了評判作品好與壞的標準,學生思索的空間變得很小,不能質疑,也不敢有疑問。這就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妨礙了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教師在指導學生作畫時,要把學生當作主體,尊重學生,使學生的主觀感受得以表達。作為一個初中學生,他們所想象及涉及到的東西都是從他們本身的潛意識中發(fā)散出來的,沒有任何的一點修飾,所以他們表達在畫面里的也都是學生內心對事物的真實反映,這樣的教學才不會妨礙了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方法,更要支持學生以他們的標準理解藝術,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交流,這不僅是語言方面的對話,更是對藝術作品的對話,這樣的課堂才是開放平等的多向交流,學生才可能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得更為豐富。
此外,還有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美術作品。適當的加入一些欣賞課程,才能使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盡情地開拓視野,從學習和感受中加強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最終真正地感受到藝術的氣息。
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全面、和諧、自由地發(fā)展,從而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新課程的改革使原先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將會有一些困難,我相信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將在新課改中譜寫更美的篇章。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11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后,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進入了重要的發(fā)展時期。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還有許多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課程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影響了美術教育功能的充分發(fā)揮,制約著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必須通過課程改革,促進美術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現代公民。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征,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并培養(yǎng)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圖像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信息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文化的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校體系中,大多數課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號的基礎上,而美術課程則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chuàng)造活動最適宜的環(huán)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yǎng)的創(chuàng)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fā)展
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美術課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應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地區(qū)學生素質的差異,使本《標準》具有普遍的適應性。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應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五)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進行評價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篇12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標帶給我們許多新的理念,通過學習我有了如下體會:
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指導
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自我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玩”中學,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于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制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善于發(fā)現問題,并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解讀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2篇)09-20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7-07
對初中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心得體會08-31
初中化學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8-13
學習初中歷史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5篇)05-19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8篇)09-02
初中語文新課標研讀心得體會范文大全08-18
初中數學學新課標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