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阿里山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阿里山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阿里山教案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感受臺灣阿里山高山族的民俗風情,體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之情。
過程與方法
欣賞、聆聽感受歌曲旋律特點,朗讀歌詞體會情感并有感情地演唱,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以及表現(xiàn)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準確把握歌曲抒情婉轉的旋律特點,進行聲情并茂的演唱并能夠跟隨音樂的律動進行舞蹈創(chuàng)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
深刻感悟兩岸人民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課堂常規(guī)
利用柯爾文手勢引導學生做韻律操:全體起立,跟著老師一起做。do是一只小母鹿,re是金色的陽光,mi是稱呼我自己,fa是道路遠又長,sol是穿針又引線,la這音符緊跟sol,si是飲料和茶點,然后我們再唱do~~~~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do~sol~do~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并提問:指出臺灣在哪里?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指出臺灣的位置,并總結:曾經(jīng)有首詩這樣寫到——狀似芭蕉貌似島,阿里山底霧氣繞。蘭花蝴蝶魚米鄉(xiāng),日月神潭島中寶?梢娕_灣是多么美麗富饒的地方,無疑是我國不可或缺的一塊兒寶地,今天大家跟老師繼續(xù)去尋覓臺灣的神奇與美麗,我們即將前往層巒聳翠,山清水秀的阿里山,去品味一下那里高山族的民俗風情。引入課題:《阿里山的姑娘》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音樂,并提問:初聽這首歌曲,它的旋律給你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旋律抒情優(yōu)美,情緒歡快,仿佛看到高山族人們在這里無憂無慮的生活。
2.教師:我們著重在來聽一下歌曲的引子部分,大家閉上眼睛聯(lián)想一下,能看到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引子部分仿佛把我們帶入阿里山的頂峰,看到了這里的連綿云海,看到了在山間辛勤勞作的高山族人民。
(三)學唱歌曲
1.發(fā)聲練習
教師:剛剛欣賞了這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相信同學們一定很想學唱了吧,我們先進行一條發(fā)聲練習,一起來唱ma的下行音階練習,同學們唱的時候,嘴巴微笑一點,狀態(tài)要興奮,仿佛回到家高興地喊自己的媽媽一樣,音量不需要大,歌唱時保持好吸氣的狀態(tài),注意旋律中保持聲音的連貫,下行旋律的音高越低,反而要想象把聲音往前送的更遠。
2.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倚音、圓滑線、反復記號的用法及演唱特點,并帶著學生一起邊拍打節(jié)奏邊進行唱譜。
教師:譜面上的裝飾音以及結尾的一個記號我們之前都學過,誰來給大家再來介紹一下?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分別有倚音和圓滑線,倚音是用來裝飾主要音的小音符。倚音有前倚音(包含單倚音、復倚音)、后倚音,倚音演唱時要短促一點不能占太多時值。
圓滑線是用于多個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在表現(xiàn)圓滑線時,聲音要連貫,不能斷開,仿佛在臺灣海峽之上用我們的聲音將兩岸相連。
反復記號:終止線前一個冒號,分兩種情況演奏。如果之前有一個終止線,在終止線之后有一個冒號的,則反復這兩個反復記號中夾著的一段;如果之前沒有反復記號,則從頭開始反復。
3.教師引導學生朗誦歌詞。
教師:第一句歌詞那伊努瓦那伊呀……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這屬于襯詞。襯詞是在民歌的歌詞中,除直接表現(xiàn)歌曲思想內容的正詞外,為完整表現(xiàn)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語氣詞、形聲詞、諧音詞或稱謂構成的襯托性詞語。
4.教師彈琴,學生填唱歌詞。
教師:大家通過剛才的填詞演唱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從歌詞的內容來看,的確反映了高山族淳樸的民風以及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但是這首歌曲產(chǎn)生于1947年的大陸。又名《高山青》,受歡迎的程度很高,雖然不是真正的民謠,但總被誤以為是臺灣高山族的`傳統(tǒng)民歌,其實只是應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譜寫而成的創(chuàng)作歌曲,還曾一度傳為周藍萍所作,后經(jīng)證實,才知為張徹和鄧禹平兩位先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教師:大家思考一下,這二位受人尊重和愛戴的詞作家和作曲家做一名漢族人為什么會寫出這樣動聽優(yōu)美的高山族民歌,最終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既表現(xiàn)了對臺灣阿里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更體現(xiàn)了兩岸同胞對臺灣回歸大陸的一種期盼之情。所以同學們,大家一起要唱出我們對臺灣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生分組有感情演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師以《阿里山的姑娘》為主題,將學生分組進行舞蹈創(chuàng)編,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展示。
(五)小結作業(yè)
教師總結:歌曲雖然不長,但是通過大家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讓我深刻感受到大家對臺灣的綿綿情意,讓我深刻感受到大家對臺灣、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作業(yè):詩歌創(chuàng)編。
教師:同學們,我們通過這一單元更進一步走近了臺灣,了解了臺灣,也相信大家對臺灣這片神圣之地有了無比的熱愛無比的向往,大家課后嘗試創(chuàng)編一段贊美臺灣的現(xiàn)代詩歌,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阿里山教案2
《阿里山紀行》是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章,屬游記類文章。教學目標三個:一是體會阿里山的美如畫,二是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三是品味散文雋永的語言。我計劃用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先實現(xiàn)第一、第三目標,品味語言;第二課時再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
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美文美讀、賞析語言達成目標!懊牢拿雷x”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品味鑒賞”能豐富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采用自主、互助的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有五個:
一、導入:請同學介紹阿里山,一句不嫌少,十句也不嫌多,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增加知識儲備。
二、初讀:看當代作家吳功正怎樣頌揚阿里山的?讀《阿里山紀行》,同學們認為怎樣讀好就怎樣讀。。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強化自主學習意識。
三、品味鑒賞:吳功正用生花的妙筆描繪了美如畫的阿里山,請同學們用動聽的聲音再現(xiàn)阿里山的如畫美。挑最美的風景欣賞,選最好的語句品味。同時老師完成板書:深山水潭寧靜森林曲徑幽路無邊林海古檜神木
具體步驟是:
1、梳理課文段落,理清文章的.思路。
2、四人一組,品味鑒賞優(yōu)美段落的語言特點及藝術手法?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郑涸~語(恰當?shù)膭釉~、貼切的形容詞)、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等)、句式(長句、短句、整句、散句等)、表現(xiàn)手法(以靜寫動、以動寫靜)等。先進行學法指導,再分工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師生一起誦讀、鑒賞。學生代表美讀展示,渲染氛圍。老師適當拓展,如寫“寧靜森林”部分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聯(lián)系叢書《民俗風情》中的《絕唱》一文,加深對這一手法的理解!吧介g的曲徑幽路全被青苔染綠,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一句與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簡直是孿生姐妹。“染”字與“鉆”字的巧妙,還有都運用了定語后置的寫法突出事物特征,二者如出一轍。
針對這八個自然段我準備了14個這樣的知識點,以學生自主品味為主,老師相時點撥為輔。
四、延伸閱讀:阿里山有深山水潭、寧靜森林……美如畫的阿里山多令人向往!你想游覽名山大川嗎?你想感受云水翻騰嗎?你想了解異域風情嗎?讓我們跟著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文章游桂林,組織學生閱讀《江山多嬌》中《桂林的山》一文。
1、先“讀”為快,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2、以問促讀。你能用《阿里山紀行》中學到的方法,品味、鑒賞本文的語言特點與藝術手法嗎?和學生一起完成延伸閱讀過程。
五、小結: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覀冋f:“書中自有江山多嬌,書中自有至愛親情,書中自有高新科技。”所以說:開卷有益。倡導大家積極閱讀叢書。
阿里山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感受阿里山風光的圖畫美,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
2、品味富有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習本文融情與景、移步換景的寫法;
2、本文富有音樂美與情韻美的語言
三、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結合,教師引導、點撥的方法。
2、語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難點,主要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品味。
3、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四、媒體設計:
投影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七、導入、檢查預習
1、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滾動阿里山圖片,學生跟唱,營造氣氛,感受阿里山的美麗。
2、簡介阿里山
3、學生交流預習情況(積累的字詞)
簡介阿里山簡介作者
找出文中生字詞注音
八、整體感知
假設在座的都是游客,而你是個小導游,請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說詞。
溫馨提示:可小組合作討論,找出作者的行蹤,然后抓住不同地點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說話的順序就行了。還有啊,千萬別忘了你是導游,要注意語態(tài)和禮貌哦。
步驟:1、小組合作朗讀交流,劃出游覽行蹤的句子,找出主要景點。
歸納交代清楚游覽的行蹤:臺北松山機場——中國臺灣中部城市嘉義——阿里山站——神木
明確知識點:移步換景
2、請個同學上來做導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覽的行蹤和主要的景點,并注意禮儀常規(guī)
九、討論探究
。1)阿里山給人留下的總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話交代的?
。2)阿里山如畫的風光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學生找出后,教師歸納并展示圖片讓學生欣賞
十、品味語言
作者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寫的很美,請自選一處你喜歡的景色欣賞品讀,談談你的感受,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提示:可從修辭、節(jié)奏、感情等角度考慮)(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朗讀方式品讀課文,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再現(xiàn)阿里山如詩如畫的風光)
師生互動:感受語言的音樂美和情韻美。
從感情的角度品味神木一段時,對神木的“神”需重點分析。(由神木的創(chuàng)傷聯(lián)想到中國臺灣遭受的風風雨雨,由第六小節(jié)“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钡诎诵」(jié)“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甭(lián)想到有著古老而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進而體會作者渴望祖國同一的感情。
十一、拓展延伸(多媒體投影)
阿里山的美是人工雕鑿的美嗎,由此可見中國臺灣人的旅游景點有何特色?同學們假期也游玩過很多地方,遠至北京、海南,近至鎮(zhèn)江、丹陽,甚至后巷的江邊。請你描述一下游玩過程中欣賞到的美景。
明確:自然、樸素的美
十二、學習反饋。
學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即本課達成目標)你對本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十三、布置綜合實踐作業(yè)
如果我們大同要搞旅游開發(fā),你準備怎樣設計,請寫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或畫出切實可行的簡圖。(注意:抓住大同的地理位置,經(jīng)濟特征,文化氛圍以及民風民俗等特點。)
十四、板書:
阿里山紀行
風古式的火車
景清澈的水潭
美靜謐的森林愛我河山
如厚密的青苔愛我中華
畫無邊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阿里山教案4
教學目標
。保懈星榈卣b讀課文,學懂生字詞,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2.感受云霧之美、之奇,領略大自然的綺麗。
。常ぐl(fā)學生愛自然,愛寶島臺灣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音樂激情,導入新課
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同學們熟悉這首歌嗎?唱的是誰?(阿里山的姑娘、小伙)。那美如水的姑娘,壯如山的小伙美麗的阿里山人民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阿里山在哪?(在祖國的寶島臺灣)你們向往那兒嗎?讓我們一起跟隨攝像機的鏡頭去那兒看看。
二、畫面渲染,導入情景
師:在祖國美麗的寶島臺灣,有一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qū)阿里山,阿里山是個奇景紛紜的旅游勝地。有人把云海、日出、櫻花和神木稱為阿里山四大盛景。目前,在阿里山建有森林公園,公園最下方的鐵路旁,有棵樹齡超過300年,高50多米,15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紅檜樹,被稱為阿里山神木。日出也是阿里山的奇觀,黎明時分,登臨山頂?shù)挠^日樓,可以看到遠遠的玉山輪廓在微弱的晨曦中逐漸升起的勝景。阿里山不僅林木茂盛、蒼翠欲滴,而且野草鮮花布滿山谷,盛開之時,馥郁絢爛。游人在花叢中往來,呈現(xiàn)一派春到高山櫻似海,滿山都是賞櫻人的景象。山上有個櫻花公園,在這里賞櫻花更是美麗壯觀。云海是阿里山最負盛名、最有代表性的美麗奇觀。阿里云海被稱為臺灣八景之一。在阿里山區(qū),還有慈云寺、樹靈塔、姊妹潭以及高山博物館、高山植物園等名勝游地。
美嗎?這么美的景物,都會深深印在每一個去過阿里山的游客的腦海里。這不,本文的作者華莎就把這種美訴諸于文字,奉獻給了我們,與我們共享。
第二課時
一、生本再次對話,獲得快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感受云霧的情態(tài)美。
。保シ配浵。(無風時云霧的靜態(tài)美)
師:你們看,大雨剛過,美麗的阿里山全都籠罩在朦朦朧朧的云霧中,碧綠的千山萬壑和朦朧的山間云霧構成了一幅多么精妙的山水畫!美嗎?
自由讀整段,體會整體的畫面美。
。玻髡哂盟巧ǖ拿罟P,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的美麗圖畫。
出示老師畫的一幅云霧圖(濃霧把一切都遮住了)
a.猜猜老師畫的是哪一句話描寫的情景?(有些地方濃霧把一切都遮蔽了,無所謂天,無所謂樹,也無所謂高山和深谷。)
b.從哪兒看出來的?(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悖o老師的畫取個題目或題句詩好嗎?
云天霧海白霧茫茫不識阿里山真面目等。
師:滾滾的白云,就像汪洋大海,真是虛無縹緲,身居廣寒之感。
d.用朗讀來描繪這一幅云天霧海的美景。(阿里山的秀麗山川,全都籠罩在了濃霧之中。)
e.學生讀文、作畫,領悟云霧的靜態(tài)美。
f.大雨初歇,當我們漫步阿里山的時候,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真是一幅絕美的畫。≌n文向我們描繪了幾處景物?
g.你也想做一回小畫家嗎?選一處景,反復朗讀,發(fā)揮想像,并把它畫下來。
。瑁畬W生讀課文,并分組合作完成一幅畫,最好配上題目或詩句。
。椋答仯
畫面1:有些地方則顯得影影綽綽的,有如籠著輕紗一般。(順勢理解影影綽綽)
畫面2:有些地方云霧停留在山谷下面,匯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綠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萊仙島。
畫面3:有些地方山霧只漂浮在上面,擋住山峰的上半,令你產(chǎn)生翠巒直插云霄的錯覺。
。辏〗M合作展示學習成果:
。ǎ保┟枋霎嬅妫槃堇斫庑略~:影影綽綽、遮蔽、匯成、黛綠、翠巒、直插云霧)
。ǎ玻┮髟
。ǎ常├L畫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
。耄疵襟w,師描述:站在慈云寺,阿里山賓館等處觀賞,云霧茫茫,山很遠很遠,卻又像近在咫尺,把山谷遮掩得若隱若現(xiàn),滿山滿谷濃霧彌漫,猶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陶醉。如果把這時的云霧比作人的話,那她就是一個溫文沉靜的姑娘。你們喜歡這個姑娘嗎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對她的喜愛之情。
。常畮熒献髯x好第二自然段。老師讀總起句、總結句,學生讀中間幾句。
二、進入情景,多元感悟,感受云霧的.動態(tài)美
師:當山風勁吹的時候,原來溫文沉靜的云霧,似乎成了詭秘的魔術師了。
。保瑢W們看過魔術師的表演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神秘莫測、千變萬化、出乎意料、神奇)
。玻H眼目睹阿里山云霧的神奇與美麗后,我是感到莫名的驚愕與喜悅。你也想去體驗一下那份莫名的驚愕與喜悅嗎?那就讓我們讀書吧!
。常杂蛇x擇句子讀。
。幔钤瓉韴D畫似的景致變化萬千,萬山蒼翠,時隱時現(xiàn),時深時淺,時遠時近。(指生讀,老師采訪讀者的心情:此時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驚愕?為什么喜悅?引導讀出不同的心情。)師:云霧真是變化萬千啊。
。猓龆鴿L滾的云霧來了,從藏匿的山谷洶涌而來,淹沒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見袖帶飄忽,瞬間似乎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但一切又確乎已經(jīng)發(fā)生,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采訪,說感受,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師:云霧變化真快,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矗杂衫首x整段話。
。担赃x音樂,配樂讀。(提供幾種不同風格的背景音樂,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舒緩的,激越的,沉重的等。)
。ㄔO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應重視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與文本交流、對話,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有所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收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叮畮熒献骼首x全段。
三、生本第三次對話,獲得收獲感
導游介紹阿里山云霧。
(設計意圖:學生與文本的第三次對話,引導學生超乎其外,審視、鑒賞文本,并把語言占為己有,內化語言,獲得收獲感。)
師:無風時,阿里山的云霧如一位嫻靜的少女,給人一種靜態(tài)美;起風時,云霧又如同一位詭秘的魔術師,給人一種動態(tài)美。你們想把這種美傳遞給更多的人嗎?讓我們來做一回導游好嗎?
。保l(fā)課外輔助閱讀材料。(阿里山多云霧的原因)
。ㄔO計意圖:語文教學要放大,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外資料引進課內,使精讀與略讀在課內進行有機整合,可以使我們的課變得充實厚實起來。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讓學生生活在語文中。)
。玻в稳芜x一段練說導游詞。
。常答仯簩в畏謩e介紹無風時和起風時阿里山的云霧。
4.采訪游客:去過廬山、黃山嗎?那里的云霧也很美,在阿里山看云霧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担稍L導游:你是哪里人?祖籍?當導游幾年了?想向大陸游客說些什么?臺灣還有哪些旅游景點?
四、總結全文
聽了你的介紹,祖國美麗的寶島臺灣,成了我們每個大陸同胞向往的地方,但因為種種原因,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真想深情地向她呼喚:回來吧,寶島臺灣。
阿里山教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阿里山云霧的神奇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愛美情趣。了解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阿里山云霧的神奇景象,理解莫名的驚愕與喜悅的意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霧嗎在有霧的天氣里,感受過大霧的神奇嗎山里的霧和平原的霧是否一樣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霧》。(板書課題。)
二、解題
阿里山在哪里你了解它嗎(有學生可能聽過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讓其演唱,先讓學生對阿里山有一個美的印象,以提高其興趣。)
霧和云霧一樣嗎課文為什么說欣賞山間的云霧
三、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要求:
1.讀準字音,弄清詞義。
2.邊讀邊畫出自己認為美妙的詞句。
四、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第一段。
這段告訴我們了哪些內容(觀霧的時間雨后;觀霧的地點去姊妹潭的路上;欣賞的對象山間的云霧。)
2.討論第二段。
。1)指名朗讀,師生評讀。
。2)這段寫了云霧的幾種情況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你能發(fā)現(xiàn)這個句式的'特點嗎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描寫對象,表達了作者對阿里山云霧強烈的喜愛之情,而且使語言的節(jié)奏和諧、流暢,富于旋律美。)
。3)怎樣理解無所謂天,無所謂樹,也無所謂高山和深谷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將這種景象描述一番。
(4)學生欣賞插圖中的云霧畫面。
。5)學生總結:沒有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
(6)感情品讀。
3.討論第三段。
輕聲自由朗讀第三段,思考并討論:
。1)想象云霧在山間翻滾、奔涌、升騰、追逐的不同狀態(tài),并用語言或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感情讀文。
(3)學生總結:起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
(4)討論:作者為什么會對阿里山的云霧產(chǎn)生莫名的驚愕與喜悅?(因其變化多、快而驚愕,因其精妙、神奇、變化萬千而喜悅。)
五、總結
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業(yè):
1、《同步》相應練習。
2、摘抄好詞佳句,背誦你喜歡的句子。
板書:
沒有風的時候:靜止、溫文沉靜、圖畫似的景致
2、《阿里山的云霧》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有風的時候:翻滾、奔涌、升騰、追逐,變化萬千
阿里山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感受阿里山風光的圖畫美,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
2、品味富有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習本文融情與景、移步換景的寫法;
2、本文富有音樂美與情韻美的語言
三、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結合,教師引導、點撥的方法。
2、語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難點,主要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品味。
3、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四、媒體設計:投影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檢查預習
1、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滾動阿里山圖片,學生跟唱,營造氣氛,感受阿里山的美麗。
2、簡介阿里山
3、學生交流預習情況(積累的字詞)
簡介阿里山簡介作者
找出文中生字詞注音
二、整體感知
假設在座的都是游客,而你是個小導游,請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說詞。
溫馨提示:可小組合作討論,找出作者的行蹤,然后抓住不同地點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說話的順序就行了。還有啊,千萬別忘了你是導游,要注意語態(tài)和禮貌哦。
步驟:1、小組合作朗讀交流,劃出游覽行蹤的句子,找出主要景點。
歸納交代清楚游覽的行蹤:臺北松山機場——臺灣中部城市嘉義——阿里山站——神木
明確知識點:移步換景
2、請個同學上來做導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覽的行蹤和主要的景點,并注意禮儀常規(guī)
三、討論探究
(1)阿里山給人留下的總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話交代的?
(2)阿里山如畫的風光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學生找出后,教師歸納并展示圖片讓學生欣賞
四、品味語言
作者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寫的很美,請自選一處你喜歡的景色欣賞品讀,談談你的感受,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提示:可從修辭、節(jié)奏、感情等角度考慮)(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朗讀方式品讀課文,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再現(xiàn)阿里山如詩如畫的風光)
師生互動:感受語言的音樂美和情韻美。
從感情的角度品味神木一段時,對神木的“神”需重點分析。(由神木的創(chuàng)傷聯(lián)想到臺灣遭受的風風雨雨,由第六小節(jié)“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钡诎诵」(jié)“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甭(lián)想到有著古老而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進而體會作者渴望祖國同一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多媒體投影)
阿里山的美是人工雕鑿的美嗎,由此可見臺灣人的旅游景點有何特色?同學們假期也游玩過很多地方,遠至北京、海南,近至鎮(zhèn)江、丹陽,甚至后巷的江邊。請你描述一下游玩過程中欣賞到的美景。
明確:自然、樸素的美
五、學習反饋。
學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即本課達成目標)你對本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布置綜合實踐作業(yè)
如果我們大同要搞旅游開發(fā),你準備怎樣設計,請寫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或畫出切實可行的簡圖。(注意:抓住大同的地理位置,經(jīng)濟特征,文化氛圍以及民風民俗等特點。)
七、板書:
阿里山紀行
風古式的火車
景清澈的水潭
美靜謐的森林愛我河山
如厚密的青苔愛我中華
畫無邊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阿里山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姊、詭、匿、愕”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阿里山云霧景觀美,領略課文的語言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阿里山的云霧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組阿里山風景圖片(其中有關阿里山云霧的圖片最精彩),問學生:最喜歡哪一張?知道這是哪里嗎?這是我國的阿里山的風光,今天讓我們跟著作者去領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霧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小組初讀
1.第一遍: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第二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
3.第三遍:默讀,有什么問題要同學幫忙解決,一會兒提出來。
4.反饋交流
三、抓住重點仔細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說一說沒有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起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討論總結如下:
四、質疑解疑
1.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重點解決:作者為什么會對阿里山的云霧產(chǎn)生“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五、總結全文
1.作者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霧寫得如此之美?(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還知道的哪些風景名勝,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通過了解阿里山云霧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的'熱愛。通過對課文的賞析,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養(yǎng)愛美情趣。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幫助者、服務者、引導者、促進者,引導學生去自主研究與發(fā)現(xiàn)。教學重點是了解阿里山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說和看、聽等多種形式來探究課文。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適時適當給予點撥。由于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了解風景名勝等信息,課堂還組織學生進行了相互交流。
阿里山教案8
【活動目的】
1、用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節(jié)拍節(jié)奏,表現(xiàn)樂曲的情緒。
2、自己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學習看節(jié)奏圖譜打節(jié)奏。
3、能根據(jù)節(jié)奏圖譜上的打擊樂標記,用打擊樂分聲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諧。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臺灣,知道高山族。
2、中國地圖,《阿里山的姑娘》樂曲磁帶,錄音機。
3、節(jié)奏圖譜,打擊樂器:三角鐵、鈴鼓、雙響鼓、圓舞板等,人手一件。打擊樂標記。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出寶島臺灣,談起高山族。引出樂曲名稱。
2、聽樂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樂曲的性質。(注意接前奏)
3、幼兒聽樂曲觀看教師表演活潑優(yōu)美的舞蹈,感受樂曲的情緒。同時,按樂曲的節(jié)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樂曲的基本節(jié)拍。
4、幼兒聽樂曲,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5、請愿意表演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型。教師要鼓勵和肯定有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
6、教師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看譜到節(jié)奏(可用手拍、跺腳、拍腿等動作表現(xiàn))。
。1)分兩聲部練習不同的.節(jié)奏型。
。2)兩聲部合奏。提醒幼兒注意變換節(jié)奏型的地方要準確。
7、樂器演奏(播放樂曲)
。1)教師在節(jié)奏譜上附上打擊樂的圖形標記。
。2)幼兒自選樂器,看圖譜分聲部自由練習。
。3)幼兒按聲部坐下(拿三角鐵、鈴鼓的幼兒為一個聲部,坐在一起;拿圓舞板、雙響筒的幼兒為另一聲部,坐在一起)?垂(jié)奏譜,分聲部反復練習。
。4)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諧,不受干擾。
(5)幼兒交換樂器,分聲部練習。
。6)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提醒猶如配合默契。
【活動建議】
可組織系列活動
1、賞識活動:認識臺灣,介紹高山族。
2、音樂欣賞:《阿里山的姑娘》
3、節(jié)奏活動:《阿里山的姑娘》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阿里山教案9
教學目標:
1.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真切的感情;
2.學習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換景的寫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本文融情與景、移步換景的寫法;本文富有音樂美與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作一般性的引導
2.語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難點,我的設想用讀書筆記的方法讓學生放手去體味,“與其告訴學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不如讓學生飽含感情地讀兩次”(一位特別教師語)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安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明確教學目標思考、圈畫
2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生字、及本文的成語等)交流、思考與運用
3整體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問題:阿里山給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詞語回答)欣賞、思考、發(fā)言
第二塊:理解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分組討論:阿里山如畫的風光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完成目標一:寓情于景的寫法)討論、交流、思考、自由發(fā)言
2語文活動:我來做導游,請一個學生帶領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訓練學生的口語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蹤。完成目標二:移步換景的寫法)討論、訓練、自由發(fā)言
3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燈片播放準備好的阿里山風景圖片。(鞏固本文的情感目標)欣賞
4感受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⑴先劃出本文中自己認為寫得優(yōu)美的語句,然后小組交流;⑵請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所畫的句子為什么寫得好;⑶朗讀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思考、討論、圈畫及朗讀
5拓展訓練:學習本文寓情于景的寫法,通過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訓練、討論、自由發(fā)言
第三塊:知識反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提出問題:⑴學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⑵你對本文還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綜合、質疑、發(fā)言
第四塊:布置作業(yè)
1.把剛才自己畫出的優(yōu)美的語句補充到讀書筆記本上去,并任選兩句進行仿寫練習;
2.完成《導學導練》上與本文的對比閱讀。
【阿里山教案】相關文章:
<阿里山紀行>教案09-30
阿里山的云霧優(yōu)秀教案09-20
《阿里山的云霧》優(yōu)秀教案09-20
阿里山的春天10-06
阿里山的云霧09-30
人教版《阿里山的云霧》課文教案設計10-02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11-13
阿里山的云霧209-30
蘇教版阿里山紀行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