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咬文嚼字》教學反思范文
《咬文嚼字》是朱光潛先生講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隨筆,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很富有“理趣”,有著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 、纖細的文字敏感。朱光潛先生擇用若干精當?shù)恼Z言實例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創(chuàng)作和閱讀中養(yǎng)成隨處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令人折服地表達出來。作者 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yōu)于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對此,作者說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這種獨立思考、求真求實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的素質(zhì)教育的精義所在,非常值得學生借鑒學習。
我采用比較簡單的三步教學法:整體感知——分析探究——拓展運用。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又突出學生主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
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直接進入到正題,了解了作者賦予的“咬文嚼字”的新的含義,直接擊中文章的中心。讓學生豁然開朗,原來咬文嚼字并不那么艱深,自然就有了學習的信心。然后整體觀照,去探求作者的主要觀點,并用觀點段中的第一句“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為過渡,說明證明觀點的方法就是實例,順勢進入對實例的分析。學生比較活躍,也達到了我預設(shè)的效果,學生能在理解作者觀點的基礎(chǔ)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所啟示。聽課的老師們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本想在分析實例的時候列舉更多課外的例子,由于時間的限制,也只能忍痛割愛了。另外,在分析第一個實例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時間上的緊張,最后預設(shè)的討論題沒有完成,但我并不以此為遺憾,因為討論可以放在下節(jié)課,而學生碰撞出的火花是不能錯過的。
學習是一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討論等)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這必須充分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否則僅僅依靠課堂的當下閱讀將使討論活動流于膚淺化和形式化。并且每節(jié)課的目標應盡量明確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于一、二點,精心安排,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
其實,不僅是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應細細錘煉,細細品味。對教學的追求是無限的,我們也得學習朱光潛先生的謹嚴精神,刻苦自勵,推陳翻新,從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咬文嚼字》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咬文嚼字05-02
咬文嚼字..05-02
《咬文嚼字》教案04-25
《咬文嚼字》的教案02-24
咬文嚼字教案04-25
咬文嚼字教案04-29
《咬文嚼字》教案05-02
《咬文嚼字》教案二04-25
咬文嚼字教案304-28
“咬文嚼字”多滋味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