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開課《我是貓》教學反思范文
上周,廖老師執(zhí)教公開課《我是貓》,這堂課她要到三臺去上,因此請了蔣老師,謝老師來聽課,并作討論修改,因此這堂課上了兩次。第一次結束,廖老師大概沒有信心,課文沒有完成,照蔣老師的話說“還在門外游”。他們討論并再次確定了教學設計。《我是貓》這篇課文難度較大,篇幅長,內容理解不容易。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日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辛辣的筆觸,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的描寫了一只貓偷吃年糕并發(fā)現了三條真理的過程。文章的重點是體會作者對弱者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社會人情冷漠的不滿與憤恨。教學的難點是在讀懂作者描寫的每一個場景的基礎上,理解感悟三條真理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但對于五年級的孩子們來說,讀了課文恐怕令他們捧腹大笑的是小貓吃年糕被粘住的尷尬和狼狽,也是讓他們最感有趣的地方。所以,當時名師們確定不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三條真理的含義,只抓住“有趣”入手,即“拔年糕”,然后引申到寫作方法的概況,最后學以致用練習說話。第二次再上,層次清晰,目的明確,課文很輕松就完成了。上完課,名師們再次做了細節(jié)修改。蔣老師說“終于游進門了”。
我參加了這兩次聽課、評課,最大的收獲就是領略到了怎樣處理一篇課文,化難為易,上出特色,當時謝老師再三叮囑我們再去上課時“不要上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再去上課時,孩子們對廖老師上的動作表演還意猶未盡,邊讀邊表演十分有趣。到底要不要上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卻猶豫了:不上吧,課文最后一部分怎么理解呢?如果,考試又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不是失誤嗎?后來,我采取了看圖就理解的辦法:讓學生觀察畫面,說說每個人的表情,換位思考說話:如果我是那只倒霉的貓,在表演丑劇時,心里會怎么想?這樣學生很自然就領悟出了“憤恨、不滿”的思想感情,我也就做了適當小結。
有時公開課的上法是可以借鑒,但面對教學考試時,又想面面俱到,生怕知識點沒有講到位。因此,有時聽完課是激動萬分,恨不得自己也能那樣上,達到那樣的效果,但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時,覺得有的教法是可看而不實用。這就是公開課與平常課的距離。
【公開課《我是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貓》教學反思10-29
貓教學反思04-28
貓的教學反思04-21
貓教學反思10-28
貓的教學反思04-28
貓教學反思04-28
公開課教學反思03-10
老舍貓教學反思03-02
鄭振鐸貓教學反思04-21
《貓》教學反思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