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通用23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
“簡易方程的整理與復習”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學期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方程意義的理解,知道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區(qū)分,等式與方程的區(qū)分。并能根據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解方程。能靈活根據數量間的關系選擇方程或算式進行解答。教學重點是理解方程的意義,并能正確解方程。教學難點是能靈活根據數量間的`關系選擇方程或算式進行解答。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是通過練習,對簡易方程的有關概念進行梳理,使得學生進一步加強理解和應用,達到復習課的教學要求。在練習時,我以“闖關”的形式進行,教學設計新穎,倍受學生喜歡。結束后,學生的掌握情況很好,興趣也很高。但如果這節(jié)課能設計一些更有坡度的練習,這樣就能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在課堂上“糾錯”。那么這節(jié)課會更豐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會更全面,效果就更好了。要達得這一程度,我還要繼續(xù)加強自身學習,多鉆研多思考,使自己的課堂能成為吸引學生的“游樂場”。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2
《圓的整理與復習》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在整理和復習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圓這一章節(jié)所有的知識,包括圓的認識,周長和面積的求法,軸對稱圖形的認識以及環(huán)形的求法,這一節(jié)課就是要對以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和復習。整堂課一下來,給我自己總體感覺是比較順,基本上完成了預設的目標,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是高的。主要概括如下:
一、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歸納,體現(xiàn)復習課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把對知識梳理過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先讓學生對圓周長和面積的知識進行再現(xiàn),然后再讓學生小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給學生相互學習提供一個機會,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二、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形象直觀的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圓的面積的推導過程。
特別是圓周長的一半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底,半徑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恰當的運用課件演示彌補了語言描述的不足,而且學生通過觀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老師不僅讓學生運用所學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同時還對數學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問題中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在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環(huán)節(jié),面對圓形花壇,怎樣求環(huán)形面積問題,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問題生動活潑而豐富,解題能力自然也得到提高。
四、錯題分析,探討解題的策略。
“數學錯題分析及解決對策”這是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教學中,經?梢园l(fā)現(xiàn)學生對圓的知識掌握的不太理想,特別是學困生出錯的情況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計算出錯,也有對圓周長與面積概念模糊,公式亂用。
錯例:鐘表廠要制作150個直徑是20厘米的圓形掛鐘,如果給每個鐘面鑲上玻璃,共需鑲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學生找錯誤原因:
。1)圓面積計算錯例1:計算出錯。
。2)圓面積計算錯例2:錯在圓面積求成圓周長。
。3)圓面積計算錯例3:錯在圓面積是直徑的`平方。
又如:如繞圓形花壇周圍鋪小路練習題,學生在算大圓半徑時很容易出錯,因此我讓學生先畫圖,知道環(huán)寬是1米,通過畫圖學生解題算直徑就不會只加一邊的小路寬,大大降低錯誤率。使學生意識到畫圖對自己解題的幫助和重要性,學生就會自覺畫圖,長期堅持下來,就可以逐步形成習慣。
最后,注重復習方法的引導,是我今后在數學課堂中應努力的方向。但還有問題需要思考:
(1)復習課要設計怎樣的問題情境才能使學生保持足夠的吸引力呢?在這節(jié)課中是否嘗試著在梳理階段時就進行理練結合的復習方式?這樣的課堂是否更大氣些呢?
。2)好象在教學內容上缺失了畫圓這個可操作性的環(huán)節(jié),放在哪里比較好呢?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3
這節(jié)整理復習課我對分數乘法知識進行一次梳理,給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分數乘法知識體系,鞏固對乘法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應用。
1、講練結合,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復習練習課,內容學生都已經基本掌握,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想、自做、自講、自論。先是學生自己思考,獨立完成,然后上臺解答,自己講解方法,如有疑問可以自由進行交流,最后集體訂正。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講解,每個學生都是那么的認真、積極,似乎比老師問、講興趣更高。在沒有太大難度的練習題中,一直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學的主動、積極。就連學困生也很主動地進行參與。
2、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進行解決簡單問題的練習。在練習中,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優(yōu)生帶差生的`方式,在小組合作中,我還重點培養(yǎng)優(yōu)生的講題能力,引導優(yōu)生如何利用實踐操作幫助學困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決關于倍的知識和技能。從而為課堂節(jié)約了時間,使老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學困生。
由于本節(jié)課主要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一次整理復習,所以設計上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難度的題型,使得優(yōu)生有點浪費時間。在以后練習課中,不僅要考慮到學困生的能力,還要考慮到優(yōu)生的特點,使每個學生都有大的收獲。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4
《兩位數乘兩位數》這部分內容包括整十乘整十數的口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筆算和解決問題等內容。孩子們已經學習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估算和筆算是本單元乘法學習的最直接的認知基礎。上了整理與復習課,感受挺多的,有得有失,現(xiàn)作以下反思:
一、情景激趣,貫穿課堂
復習課不像新授課那樣能讓學生覺得有“新鮮感”。這節(jié)計算復習課的教學對象又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如果用純粹的先理后練的復習方法似乎不太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執(zhí)教老師使用邊理邊練的復習方法,并設計了色彩鮮明的課件和有趣的情境進行教學!缎抡n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
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其實我覺得課堂上也是如此。執(zhí)教老師在復習課開始之前,就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動畫片《小火車》中的動畫形象小藍和小綠、小紅,并創(chuàng)設出學生感興趣的“奪得大汽笛”的情境,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整節(jié)課的課堂氛圍也能很好地被調動。接著我把這教學情境貫穿起來,以“解鎖—翻越大山--亮燈”為主線展開分層練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個情境的連續(xù)性,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更大了,整節(jié)課都在愉悅中度過。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這就是本節(jié)課收到較好效果的關鍵。
二、及時小結,提高效率
小結也是課堂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數學課堂小結是整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教學內容起到總結重點、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幫助學生梳理、鞏固知識,活躍思維、加深記憶。及時的課堂小結也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智慧,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
在本節(jié)課中,老師注重讓學生小結口算、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在口算練習后,通過讓學生小組討論思考“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積的末尾也一定只有這幾個0?兩位數乘兩位的積是幾位數?”這兩個問題,有效提高了學生口算的準確性。在練習筆算后,老師又讓學生說說在筆算乘法中要注意哪些問題,這樣能讓學生在筆算中減少了各種錯誤。在解決問題的練習后,及時小結各種算法各有所長,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讓學生懂得在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時,就要靈活選擇最合適的.算法。而在課的最后,讓學生自我總結反思,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與不足,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三、指導方法,提高能力
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在復習課上也不例外。笛卡爾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在復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復習的全過程,激發(fā)學習興趣。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要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獨立歸納整理知識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執(zhí)教老師“手把手”地指引學生打開書回顧學習過的知識點,弄清本單元分了幾小節(jié),每小節(jié)幾個例題,在每個例題中學習了什么,一邊看書一邊填寫知識結構圖。使本單元知識在學生腦中逐步形成網絡。并用直觀生動的課件和網絡介紹了用大括號表示的知識結構圖、樹形知識結構圖等多種整理知識的方式,學生覺得整理知識是一件新鮮有趣的事,并初步學習了整理復習知識的方法,提高了自學能力。
回顧整節(jié)課也存在很多不足,感覺有很多細節(jié)處理不到位。例如由于時間的關系,某些題目只能點到為止,如果能深入進去,學生的思維更開拓。又如課堂中未能讓每一個孩子充分展示,還是“話太多”等。我想,數學復習課就像一片需要開墾的地,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復習課會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充滿活力。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整理與復習》是人教實驗版第十冊數學的第三單元內容,是在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基礎上,第一次接觸三維立體圖形,是由平面擴展到立體的開始。立體圖形是學生初次有了”看不到“的地方,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想象。前面兩個單元都沒有整理復習專項內容。本單元特意安排一個整理和復習板塊,這足以說明整理本單元內容是非常必要。著眼復習課和練習課不同,復習課是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再現(xiàn)和梳理,對學生已經建構的知識進行鞏固、深化、擴展。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針對學生的弱點,查漏補缺。要充分發(fā)揮復習課的作用,避免將復習課上成練習課,復習課應當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因此,本節(jié)課我嘗試使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經歷了“自學—鞏固—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培養(yǎng)”四階段。
一,嘗試回憶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回憶,自我梳理,整理歸納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
首先課件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立體圖,讓學生猜一猜今天的學習內容,引出課題。再直截了當地出示學習目標、自學指導,讓生明確今天學習本節(jié)課的目的,并有方向可循。接著放手給學生自己完成“整理表”,最后引導全班交流,完善整理表,形成知識網絡。這一過程,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知識的整理中來,巧妙的幫助學生從概念,公式,單位,進率等角度去整理知識點。學生都能快速完成整理表,對計算公式的掌握較好,但在引導全班交流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排水法的理解不夠深入。
二、再現(xiàn)“難點”,補缺補漏,鞏固所學知識。
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12條棱的分組、排水法理解不透,導致解決問題時不夠靈活,阻礙學生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由于第一次接觸“立體圖形”,空間想象有待培養(yǎng)與發(fā)展。我從以下3個問題入手,發(fā)展空間觀念,知識鞏固。
。1) 長方體6個面中,只能有2個正方形,這兩個正方形只能相對,不能相鄰。
(2) 12條棱可以怎樣分組?
。3) 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學生能獨立完成問題(2)和問題(3),但語言組織不夠嚴謹,問題(1)的解決比較困難,從中反應出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待提高。立足我班學生實際情況,此環(huán)節(jié)我借助了多媒體的動畫效果,較直觀地再現(xiàn)并解決了這些“難點”,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直觀基礎”,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強化基礎訓練,促進知識再現(xiàn),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復習課的主體是知識的再現(xiàn),而必要的基礎訓練是再現(xiàn)知識的最好手段。本堂課,我在學生整理完本單元的知識點,設計了疑點追蹤后,直接出示如下解決問題,放手給學生獨立完成。
生生商行做了一個長方體燈箱,長0.6米,寬0.5米,高1米。
1、焊這燈箱框架,至少需要多少米的鋼管?
2、燈箱上貼著一圈商標紙(底面不貼),這商標紙至少多少平方米?
3、這燈箱占空間有多大?
接著抽3個出錯的學生板書,學生自己相互訂正。最后學生自己總結概括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
四,靈活運用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
本節(jié)課我力圖挑戰(zhàn)性和思考性。從學生掌握到的知識出發(fā)。提供出接近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智能水平,但又必須”跳一跳“才有可能夠到的問題,于是,我設計“找不變量、割拼、排水法、鋪瓷磚”四種類型的思維突破題,讓學生自己選擇一至兩題進行挑戰(zhàn)與突破,最后教師借助課件引導理解問題的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思維。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了“排水法”,問題:一個從里面量長是80厘米,寬是50厘米,高是60厘米的長方體玻璃魚缸中,裝有200L的水,亮亮把一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這時水深50.5厘米,這個珊瑚石體積是多少?學生一開始不能快速提煉200L水是“水體積”這一知識,我借助課件引導理解,在動畫演示放珊瑚、水上升的過程,讓生明白“這時的總體積=水的體積+珊瑚石的體積”,要求珊瑚石的體積,就得用總體積—水的體積,探究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得以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自我感覺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學資源的運用,學生的學習以及學生對知識的達成等方面表現(xiàn)的還不錯,學生也學到了我預期想讓他們學到的東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在練習題的表現(xiàn)形式上都是以文字出現(xiàn)的,顯得有些單一,如果有實物圖就更好了。其次是,一節(jié)課復習完后,應讓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遺憾,給學生一個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機會。由于時間關系就草草收兵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合理安排課堂時間,達到靈活調控課堂。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6
學情分析:本單元涉及三角形的特性、分類、內角和、三邊關系等知識。對于基本知識學生掌握的還行,缺乏的是:
1.梳理知識的方法與習慣;
2.綜合運用多個知識去解決問題;
3.畫出指定邊上的高。
基于此,我確定了以下復習目標。
復習目標:
1.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梳理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梳理知識的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數學的技能。
復習重點:明晰各類三角形的特征并會求出特殊三角形的某個角。
復習難點:畫出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
本節(jié)課課前我先讓學生個人整理本單元知識,通過學生的整理情況我發(fā)現(xiàn),除了幾個學生能從大到小、從概括到具體來整理外,很多學生的整理欠缺條理性,呈現(xiàn)為羽毛狀、碎片式的,這跟四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關,感性大于理性。
針對此狀,課堂上我從聊天開始:“在不同地點向別人介紹自己怎么說?如在北京、在小區(qū)內”學生輕松說出:在北京就說:“我是河南省洛陽的某某某”,“在小區(qū)內就說:“我是諸葛社區(qū)的某某某!
讓學生感知到在大范圍要從較大的地點介紹起,在較小的范圍就從較小的地點介紹起。由此引出梳理本章知識的方法,從大板塊有幾個開始。學生自然而然的說出,特性、分類、三邊關系、內角和四大板塊。
知識的梳理很重要,讓學生真正對知識理解了更重要。所以準備用幾組圖串起所有的知識點。我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向別人介紹來回顧“三角形的定義、組成、表示法、高”等知識;接著出示一組有編號形狀各異的三角形讓學生先分類,再介紹特殊的三角形,借此來回顧“采用不同的.分類標準會得到不同的分類結果。同時也鞏固了給三角形分類時,標準一定要明確!弊寣W生在活動中復習已學知識,他們興趣很高。在練習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學生闖關得星的方式,學生練起來格外認真。
不足之處:在畫三角形給定邊上的高時,沒有很好的利用課件去演示,給后進的學生以示范,今后還需要再投入點時間去關注他們;三角形內角和的應用--多邊形的內角和本節(jié)課沒有復習到。今后備課還需要再嚴謹一些,考慮的再周全一些。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7
一、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收集數據,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把數據分類、收集,掌握整理數據的方法。教學中努力用課標中新理念指導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全程參與學習活動——課前參與、課中體會、課后反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不足和今后在教學中應注意
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培養(yǎng)他們數學能力。只可惜本節(jié)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對學生的訓練還不夠,這是本節(jié)課很大的不足。
在以后的教學中,希望自己能吸取經驗,改善教學,多向其它老教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的改進。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8
一、學生體會成功
為了解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前學生設計了一張復習題,這張題卡既起到了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又達到了幫助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的目的。這里教師是要求學生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是把學生作為一個研究者來看待。這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也把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來對待,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
這是一節(jié)復習課。顧老師根據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和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把已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分類、整理、弄清它的來朧去脈,溝通其縱橫聯(lián)系,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讓學生去自我構建知識的網絡圖。先由學生自己對該部分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課堂上展示后再通過師生的共同評價修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整體性的認知框架,完善認知機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比只由教師講解學得主動、理解深刻。
三、溫故而知新
復習課的目的不僅是要使知識系統(tǒng)化,還要對所學知識有新的認識、提高。顧老師注重了知識間的聯(lián)系。把用字母表示數、方程的意義、解方程安排到一起復習,有助于學生對簡易方程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節(jié)課在數量關系的認識上正是想突破這點。在小學階段計數量關系往往只注重了數量關系間的相等關系,其實數量關系間的不等與相等是兩種親系。
這節(jié)課使我感受很深。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時,在明確復習課的`目的任務的前提下,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指導思想,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于課的始終,并將評價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融為一體。充分激發(fā)和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理想的復習效果。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9
本單元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最后一小節(jié)的“整理與復習”幫助學生整理,找出規(guī)律,進一步鞏固此類減法,這一節(jié)內容在全單元應該起到畫龍點睛作用,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整理大量算式并從中找到規(guī)律是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三項內容:第一,系統(tǒng)呈現(xiàn)“20以內退位減法表”,讓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36道題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初步感受到它們的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第二,引導學生找規(guī)律,使學生體驗到橫看、豎看算式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得數也是有規(guī)律的等。第三,對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讓所學的知識得到很好地應用。
第一部分:復習導入,揭示課題,口算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我采用的方法是開小火車,每人一道,直接說得數,因班級里孩子們的智力發(fā)展水平有差異,個別學生因緊張所以學過的“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都運用的不好,口算速度特別慢,另一方面教師的.水平有限,沒有激發(fā)起學生口算的積極性,練習的效果和目的沒有完全達到,以后教學設計有待改進。
第二部分:我重點放在對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規(guī)律探究上面,如何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我動了一番腦筋,20以內退位減法與進位加法,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需要從整體上去觀察、分析、比較20以內退位減法,對20以內退位減法能從整體把握,探尋規(guī)律,以提升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為以后學習做好準備。教材上的退位減法表是一個靜態(tài)的整理結果。所以在出現(xiàn)減法表時,我改變了課本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如何將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要一個創(chuàng)新突破的過程。設計時,我沒有將退位減法表填完整,而是讓學生去補充,然后是在一起來觀察這個表,再來鞏固這個表的排列規(guī)律。他們其實已經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又進行了一遍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不僅鞏固了算法,而且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方面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要多考慮到學生集體的參與性,盡量避免一對一的形式,創(chuàng)設機會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特別是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小同學,更應該有耐心,細致的講解,今后有待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第三部分: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社會經驗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谶@一認識,《數學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彼晕以谠O計練習時,從練習內容的選取到練習形式的呈現(xiàn)都給學生留下了充分思考的空間。通過練習,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人人有收獲。
整理和復習是我們平常教學中老師經常容易忽略的教學內容,因而今天的教學中我也是比較保守的完成教學,我覺得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在根據規(guī)律來補充表格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否可以設計得更開放?如果充分引導學生探究了部分算式的規(guī)律以后,是否可以讓他們自己根據規(guī)律去有創(chuàng)造性地排列出一個表格呢?總之,本課我關注的是學生的計算技能,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速度和正確率、在表格中找到規(guī)律便于計算速度。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0
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就知識而言,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如何使已學過的知識仍然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教師設計一些既讓學生有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又不是對已有知識進行簡單重復的活動。這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1)通過對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除法算式整理,掌握整理的方法,發(fā)現(xiàn)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除法算式間的規(guī)律。
(2)通過整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回顧知識的意識和初步的總結歸納能力,在活動中學會有序的思考。
。3)通過整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之間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有指導的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數學學習的本質就是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這節(jié)課從一開始探索整理方法時,就為學生打開了創(chuàng)造的大門,給予學生探究的機會,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表內乘法整理的經驗,探討整理的方法。在小組合作整理的時候,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同時,借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學生相互交流。
數學的價值在于應用。讓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經歷從“數學問題”到“生活問題”的變化過程,在實踐中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1
在知識整理環(huán)節(jié),學生分小組進行整理,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歸納出了分類整理的不同形式。有的小組采用了表格式;有的小組采用了花瓣式;有的采用了結構式,并把整個整理結果以平行四邊形的方式呈現(xiàn),其構思來源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這一已有的知識體驗;有的采用了盆景式,將數學知識的整理與美術相結合,呈現(xiàn)出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有一部分是我教學設計時并未預設到的。從學生的'成果呈現(xiàn)形式來看,這部分的小組合作是成功的。但另一方面,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交流方面還應當進一步提高收放自如、全面掌控課堂的能力,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費時也比較多,對后面的教學時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從奧運獎牌引出圓的相關知識后,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逐一完成相關的任務,緊貼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設計圖紙的注意事項,將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并在評價中再一次認識到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同時也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學生并予以個別指導,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出現(xiàn)問題并不可怕,只要及時改正就好。盡管有著這樣的意識,在組織學生進行錯例分析上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還應放手讓學生多說一說,出錯的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等等,以此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因為有平常練習的經驗,學生已知道周長相同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因些多數小組拿到棉線后將其圍成了首尾相連的閉合圖形——圖。之所以考慮18厘米長的棉線,是避免學生能用其將A4紙沿寬劃分為兩部分,突出本課探究的重點。在教學實踐中也證實了這一考慮是非常正確的,我巡視中發(fā)現(xiàn)就有一小組的學生試圖將紙沿寬劃分為兩部分,但長度不夠,最后將棉線拉直,以紙的兩邊為界圍出一個直角三角形,這一課堂生成已經達到我預設的效果:突破傳統(tǒng)思維,有效利用已有邊界,獲取更多面積。其相鄰小組受此啟發(fā),便出現(xiàn)了圍半圓及扇形的方案。整個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成功的。
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課前預設的美好場景在課堂上生成,但由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放松自我不充分,學生展示自我的欲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生成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對我而言,如何實施好理想的課堂預設到完美的教學生成的過程將是一段需要努力的路。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2
學習完《圓柱與圓錐》之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容易把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方法混淆;計算圓錐體積時忘乘三分之一;不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些問題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計算能力差、對計算公式運用不熟練等。針對此情況,我設計了《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一課。課前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收集、整理已學過的知識。課堂上,我力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回憶、聯(lián)想、整理、拓展等實踐活動,通過表格、框圖等形式幫助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把學過的知識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交流、討論、合作、練習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的能力。
反思本節(jié)課,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平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簡單的基礎知識的支撐,學生就很難在腦海里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就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
2、在上復習課時,可以將知識點的'復習貫穿在習題的訓練中,在習題訓練中再次提煉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將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不會出現(xiàn)知識點和解決問題脫節(jié)的情況。
3、練習設計是非常重要,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練習的內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空間。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3
第二單元的學習已至尾聲,這是本冊的一個教學重點,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在單元末,我引導學生們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了一個整理與復習。其目的在于:主要對整數加、減法筆算相關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總結和歸納的能力;通過解決應用問題,鞏固計算,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步驟;體會計算與實際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在借助教材的同時,我在課前加入了“整理”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靜靜地在腦海里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回憶,雖然這一方法用起來還不很成熟,但我希望他們能慢慢地掌握,體會整理的好處,讓自己在輕松而又安靜的環(huán)境下學會整理已學過的知識。在學生匯報知識點后,我運用提問、填空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回憶在筆算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加法中關于“進位并不忘加”,減法中“退位”等易錯的地方給學生和同桌提示,再次加深印象,更好地用于自己的'計算中,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后半部分的“考考你”我設計的是教材上的兩道應用問題,這類題目是我接手這學期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普遍存在的最弱點所在,于是每堂課的練習中,我就特別重視應用問題策略的引導,F(xiàn)在還處于初期,但能感受到的進步時:大部分學生學會了自己讀題,能分析條件解決問題,有了一定的自主思維習慣,書寫更規(guī)范了,從算式到單位名稱,到答題,都顯示出了我們之間的進步。只是這一過程將還很漫長,因為學生是存在差異的,理解能力與計算能力都大不相同,所以在今后的計算教學中,我仍要以應用問題為載體,重視應用問題的引導與講解。
整堂課下來,學生們聽得很認真,發(fā)言也很積極,看似較為枯燥的復習課有了效率,我和學生之間也越來越有默契了。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時,還有一題未處理完,但我心里卻明顯有欣慰與輕松。只是反思本節(jié)課,最為不足之處在于:
1、理論與實際運用的環(huán)節(jié)分得太開,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邊復習邊運用,這樣不僅解決了作業(yè)問題,也能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體會并理解算法;
2、過重地偏向算法的理論文字,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算法,有了一定的理論體系,我把過多的時間仍花在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導致還有一題未能完成。
3、看似學完的一單元,還得一節(jié)課用來處理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差異與問題,教學需要等待!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4
時間過得真快,六年級的孩子們馬上就要畢業(yè)了。為了讓他們在這最后的兩節(jié)課里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并對自己六年的學習做以回顧總結,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活動:
背唱歌曲。首先讓孩子們回顧以下這六年來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或樂曲,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且唱得最拿手的來復習唱一唱,然后背唱。在背唱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在此活動中,有的孩子背唱了一年級的第一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有的唱《兩只老虎》、《小燕子》、《賣報歌》等一、二年級學唱的歌曲;還有的背唱了聆聽歌曲《歡樂頌》、《兩顆小星星》、《守住一片陽光》等。有的獨唱,有的齊唱;有的模仿美聲、爵士通俗唱法;還有的拿腔作調,盡最大努力模仿童聲來演唱歌曲(好多孩子正處于變聲期)。形式多樣、精彩紛呈演唱,使得課堂變成了歌唱的音樂會。
音樂知識。我首先引導學生從認識的第一個音樂符號開始,分類復習鞏固。比如:裝飾音、音符形式、力度標記、休止符等,然后以書面形式進行測試。如:標記符號名稱;寫出學過的音符形式、節(jié)奏形式、拍號及其含義等。另外,通過聆聽不同樂器的音色來區(qū)分西洋樂曲中的弦樂器和管樂器,民族樂器中的'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及打擊樂器等。
通過以上形式,既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了解他們在這六年的時間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同時也為我以后的教學提供寶貴素材。
朝夕相處的六年就這樣過去了,祝愿他們未來的道路陽光燦爛、幸福健康!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5
今天上了這節(jié)復習課,總體感覺還可以,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設計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練習、拓展延伸等,而且由于比和比例是這學期的重點內容,在期中考試之前也是系統(tǒng)復習過的,所以本節(jié)課我出的練習題在難度上是有,特別是合作探究的兩道題:
1、學校要鋪地板,18平方米的房間需用方磚360塊,用同樣大小的方磚鋪地,30平方米的房間需要多少塊?(用比例解)
2、面粉廠5天磨出面粉400噸,照這樣計算,又生產了25天,一共生產了多少噸?(用比例解)
第一道題,很多學生順著我設下的陷阱跳了進去,把它寫成了反比例,這點可以看出學生還是在分析題意上有很大的足,急于下筆,缺乏思考,不能認真分析。第二題由于在以前的復習中也是重點強調的所以出錯率還是比較低的。
其次就是概念部分,在找出比、除法、分數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時。,很多學生竟不知道分數值這一個概念,有很多揣測的詞都出來了,什么分值、數值等,這說明學生在基本概念的掌握上還是缺乏準確性的。
最后就是拓展延伸,一座房屋的地面鋪方磚,用邊長為5分米的方磚需要2000塊,若改成邊長4分米的方磚需要多少塊?這個學生在合作探究見過這個類型的'題了,還是能正確的判斷是成反比例的,但是依然有程度較好的餓學生依然沒有跨過陷阱,用邊長去乘塊數了。
以上集中類型的題,是常見易錯題,每次講后學生都能掌握,但是只要隔幾天,就忘記了,我想學生還是不能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含義,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復習中我們要根據復習的策略和遺忘規(guī)律,及時復習,反復強調,這樣才能做到熟練掌握。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6
這節(jié)整理復習課我將兩個單元的內容合二為一,對乘法知識進行一次梳理,給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乘法知識體系,鞏固對乘法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應用。
1、講練結合,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復習練習課,內容學生都已經基本掌握,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想、自做、自講、自論。如紅花有8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6倍。黃花有多少朵?先是學生自己思考,獨立完成,然后上臺解答,自己講解方法,如有疑問可以自由進行交流,最后集體訂正。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講解,每個學生都是那么的認真、積極,似乎比老師問、講興趣更高。在沒有太大難度的練習題中,一直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學的主動、積極。就連學困生也很主動地進行參與。
2、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掌握了九九乘法口訣之后,讓學生進行解決簡單問題的練習。在練習中,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優(yōu)生帶差生的方式,既可以及時的糾正一些口訣不對的學生,還可以幫助學困生講解題意,這樣使學困生得到幫助,也使優(yōu)生得到了更多的鍛煉和發(fā)展的機會。在小組合作中,我還重點培養(yǎng)優(yōu)生的講題能力,引導優(yōu)生如何利用實踐操作幫助學困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決關于倍的知識和技能。從而為課堂節(jié)約了時間,使老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學困生。
由于本節(jié)課主要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一次整理復習,所以設計上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難度的題型,使得優(yōu)生有點浪費時間。在以后練習課中,不僅要考慮到學困生的能力,還要考慮到優(yōu)生的特點,使每個學生都有大的收獲。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7
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中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十分明顯。現(xiàn)簡要反思有以下幾點:
1、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本冊教材的一個基本點,是要建立探索性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本著《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在教法設計和課堂呈現(xiàn)方式上都作了大膽嘗試, 改變封閉、安靜的數學課堂為開放式的活動場所,讓學生離開課桌,走進游戲之中,給學生以全新的感覺。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人人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喜愛數學之感油然而生。并自主地整理加減法表,讓他們經歷了一個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學習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基本的計算,發(fā)展了學生的探索合作意識,使學生們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
2、教學內容安排活。 活用教材,把書本靜止的場景變?yōu)檎鎸嵉幕顒,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合作,形成師生、生生互動的局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既集中又民主。教師整理與復習的學習內容融于活動之中,從而為學生的探索學習和技能訓練創(chuàng)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的構建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鼓勵學生參與現(xiàn)實、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這節(jié)課中,所設計的各項活動,均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提供了表現(xiàn)的平臺,為學生的相互交流、表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了機會,使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8
這是第三次磨課,感覺自己進步很大,會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怎么結合。現(xiàn)在閉著眼睛都是想這句話該怎么表達,怎么說孩子喜歡聽,怎么說孩子能聽懂。這就是磨課帶來的收獲吧!現(xiàn)在我把自己第三次的教學設計和課堂進行一下反思。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始我出了一個謎語引起本課課題,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在認錢、換錢、購物這些過程中,均設了不同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無論哪一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利用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絲毫疲倦的感受。
二、注重學具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直觀體驗。
學生在換錢的活動中,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進行游戲,增強了課堂的'活躍性。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孩子們喜歡活動體驗和游戲體驗,喜歡好玩的課堂,我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在課堂上學生用手觸摸學具,用游戲感受開心氣氛,在玩的過程中就鞏固了所學知識。
三、數學思想在教學中有效的滲透
在換錢的過程中,我在向學生滲透著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這種思想的滲透對學生后續(xù)學習知識起著一定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蘊涵著許許多多的數學思想,這些數學思想的滲透對學生日后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讓這些數學思想成為學生數學思考的一種支撐。
當然,我的課還有很多缺點,比如說教師語言不夠規(guī)范,有時候有點隨意;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很單一,都是“你真棒!”“不錯!”這幾句評價語。而且在接下來的復習中,還要加強學生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總之感謝這次磨課活動,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我要更加打磨自己的課堂,讓自己有一節(jié)高質量的公開課!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19
數學知識的復習整理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頭腦里對已學過的相關內容(主要是所要整理的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進行重新編碼,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仡櫿(jié)課的教學,主要體現(xiàn)幾點:
1.注重孩子們整理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課的開始,我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看書、討論、交流等方式,自主對本單元內容精心整理,使學生們在回憶、歸納、整理中重建知識結構,即復習了知識內容,又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
2.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節(jié)數學的潤滑劑,同時也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前提。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調動一切非智力的因素,特別是復習課,學生面對的是已經的知識,容易失去興趣,覺得枯燥。在這節(jié)課中,我以“小試牛刀——“大顯身手——能力沖浪“為主線,采用“搶答、估算找錯、填空、解決問題、能力沖浪”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照顧到了不同的學生,達到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整理提升的目的。
3.注重對孩子進行適時的鼓勵.
在整節(jié)課中,面對不同孩子的表現(xiàn),對孩子們進行及時的鼓勵!皠e緊張,你能說好的”;“今天為了讓大家看清楚,你把字放大了,希望你作業(yè)本上的.字也放大一些,哪就更好了”;“這么細小的問題你都注意到了,我相信在計算中你一定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通過這樣的鼓勵,孩子們的信心在增加,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但是,在教學中葉存在著不足:第一由于時間的關系,某些題只能點到為止,如果能深入進去,學生的思維更開拓。二是仍有部分學生,特別是性格內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表現(xiàn)不夠。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20
整理與復習課在北師大小學數學每一冊教材中間和都有安排,它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回顧和整理,溫故知新、查漏補缺、建構網絡、深化提高的作用。本節(jié)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1、放手讓學生自助主整理,構建知識網絡。安排學生課前對所學“圓柱和圓錐”單元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課堂時間,另一方面可讓學生養(yǎng)成及時整理復習的良好習慣。
2、小組交流整理知識提高學生參與度在查漏補缺的同時可從中學習別人的好做法,提升自己的整理能力。
3、微課使用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皥A柱表面積和體積、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看課本回顧的基礎上,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微視頻)的.方式再現(xiàn)。對學生理解公式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4、在訓練中讓學生說想法、說理由、說思路,通過學生的說促進學生理解知識、提升能力。整理與復習離不了訓練,訓練是檢測,訓練是應用,訓練是鞏固,訓練是深化,訓練是提高。
整理與復習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再現(xiàn)”“整理”“應用” 從教學流程的角度看,“再現(xiàn)”是學生從腦中調動提取所要整理的知識,“整理”是對再現(xiàn)出來的知識進行歸類、辨析、整合等系統(tǒng)化處理,“應用”則是對整理結果的綜合運用。從思維的角度看,“再現(xiàn)”是分析檢索的過程,“整理”是比較、歸納的過程,“應用”是演繹、推理的過程。從學生學習的過程看,再現(xiàn)是“溫故”,整理是“知新”,應用是“實踐”。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21
學習完《圓柱與圓錐》之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容易把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方法混淆;計算圓錐體積時忘乘三分之一;不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些問題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計算能力差、對計算公式運用不熟練等。針對此情況,我設計了《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一課。課前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收集、整理已學過的知識。課堂上,我力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回憶、聯(lián)想、整理、拓展等實踐活動,通過表格、框圖等形式幫助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把學過的知識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交流、討論、合作、練習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的能力。
反思本節(jié)課,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平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簡單的基礎知識的支撐,學生就很難在腦海里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就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
2、在上復習課時,可以將知識點的復習貫穿在習題的'訓練中,在習題訓練中再次提煉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將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不會出現(xiàn)知識點和解決問題脫節(jié)的情況。
3、練習設計是非常重要,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練習的內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空間。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22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比例的整理和復習”,下面就本節(jié)課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關于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比和比例這部分內容的概念較多,知識點比較復雜,而且這些知識點之間都有聯(lián)系。因此,在一個課時之內完成所有的復習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本課屬于復習環(huán)節(jié)的第一課時,即知識點的復習與再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上,我采用的方法是通過讓學生任意說出一個比,來練習求比值的方法,再說出另外一個與它相等的比引出比例的意義,盡可能做到將零散的知識點貫穿成線,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有序地聯(lián)想,最終形成知識網絡。
2、在學生回顧知識點的過程中,我采用講練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回顧一部分知識,再安排相應的練習,使知識逐漸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內化的目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正、反比例的復習,通過正反比例的意義和顯著特征,幫助學生更好的'比較判斷正反比例。最后安排適當拓展,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正反比例的情況,使學生徹底掌握所學知識,突破知識重難點,做到層層反饋。訓練,達到鞏固提高效果。用少量的練習,舉一反三。
總體來看,我設計的本堂課比較扎實,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主動的情感。當然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教學設計方面不夠精致和創(chuàng)新,練習的密度稍顯不足,時間分配也不夠合理。我會在今后的復習課教學中多學習、多用心,爭取上好每一節(jié)復習課。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篇23
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復習,發(fā)現(xiàn)學生對比和比例這部分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所以跟學生們一起對這部分知識重新進行了梳理。
1、我先讓學生回憶所學過的這部分知識,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動腦的方式來活躍他們的思維,然后用思維導圖的形勢呈現(xiàn)這部分知識。這樣做使學生對知識有了整體的把握,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2、關于知識點的溝通。比和比例的概念性知識點有很多,而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聯(lián)系。要在一、二節(jié)課內復習完所有的概念,并要求學生記住運用,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上,采取用聯(lián)想方法,從一個知識點出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想,把有關知識點串聯(lián)成線。由出示比,引出比的概念和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由引出一般比,到化簡比,最簡整數比;由求比值和化簡比,引出比例概念,再引出正比例、反比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有序聯(lián)想,勾通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
3、在復習課中,練習設計要根據平時教學反饋情況而定,具有針對性。判斷成正反比例關系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在解題中出錯率高的地方。通過學生討論正反比例異同和一組習題進行訓練,達到鞏固提高效果。用少量有代表性的練習,舉一反三突破知識重難點,起到層層反饋實效。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11-01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精選16篇)08-22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精選23篇)09-23
《圓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08-01
《方程的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精選6篇)11-25
《圓柱與圓錐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10-31
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集合15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