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孟子的成語故事13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孟子的成語故事13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孟母三遷
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zhàn)國時代,諸侯王國都采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zhàn)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游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zhàn)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zhàn)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zhàn)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zhàn)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 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xiàn)在大王的廚房里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么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么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jù)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后乎”這句話,后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人,
4、一暴十寒
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zhí)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qū)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于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到什么東西呢?
5、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么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泵夏(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么要發(fā)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yè),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xiàn)在荒廢了學業(yè),就不免于做 的勞役,而且難于避免禍患!泵献勇牶髧樍艘惶,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6、仁者無敵
梁惠王說:“晉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這一代,東面戰(zhàn)敗于齊國,長子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受辱于楚國。我對此感到恥辱,愿意替死者來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樣才能辦到呢?”
孟子答道:“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能稱王天下。大王如能對民眾施行仁政、減省刑罰、薄斂賦稅、深耕土壤、清除雜草;青壯年在空閑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這些來事奉父兄,出外用這些來事奉尊長,就能使他們拿著木棒來打擊秦楚的堅甲利兵了。那些國家侵奪民眾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農田來養(yǎng)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凍受餓,兄弟妻兒離散。那些國家虐害自己的民眾,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大王對抗?所以說仁者是無敵的,希望大王不要猶豫!
7、何謂大勇
北宮黝培養(yǎng)勇氣,肌膚被刺而不退縮,眼睛被刺而不逃避,即使有一根毫毛被他人傷害也覺得猶如在大庭廣眾上遭到鞭打一樣;他既不受挫于卑賤的匹夫,也不受挫于大國的君主,把刺殺大國的君主看作如同刺殺卑賤匹夫一般;他不畏懼諸侯,受到辱罵必定回罵。
孟施舍培養(yǎng)勇氣,據(jù)他自己所說:把無法戰(zhàn)勝的對象看作能戰(zhàn)勝一樣。如果先估量敵方然后才前進思慮勝敗然后交鋒,必定會畏懼敵軍的眾多。我怎能夠一定戰(zhàn)勝呢?不過是無所畏懼罷了。
孟施舍像曾子,北宮黝像子夏。這兩個人的勇氣,不知哪個更好些,但孟施舍的做法較為簡要。從前曾子對孟襄說:你崇尚勇嗎?我曾經聽夫子說過大勇:反躬自問,正義不在我,即使是卑賤的匹夫我也不去侮辱;反躬自問正義在我,即使是千軍萬馬我也不退縮。”
8、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請問什么叫做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比較難說。它作為氣,最廣大、最剛強,用正義來培養(yǎng)它而不加損害,就會充盈于天地之間。它作為氣,與義和道相匹配,沒有它們,它就沒有力量了。
它是義在內心積累起來所產生的,不是義由外入內而取得的,如果行為使內心感到愧疚,它就沒有力量了。
9、專心致志
戰(zhàn)國時期,齊宣王曾聘孟子為客卿,而孟子不愿輔佐齊王,推辭而去,別人認為是孟子嫌齊王不聰明而不愿意輔佐他,孟子便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兩個人慕名來請弈秋教他們下棋。其中一個人認真學棋、練棋;而另一個人呢,上課時雖然好像也在聽講,可是他腦子里總想著天上會有大雁要飛過來,想著怎樣拿弓箭去射它,想著烤肉的味道會有多么鮮美。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這樣一起學了很長時間,雖然他們兩人拜同一個老師,每天一起學習,可學的效果卻大不一樣,一個成了棋壇高手,一個卻沒學到什么本事。
孟子接著問:“你們認為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他不夠專心致志罷了。齊王也是這樣啊,他不能認真地、專心地聽從我的意見,我的思想對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愿輔佐他,辭別他離開齊國的呀!
成語“專心致志”由此而來,形容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10、天吏無敵
尊崇賢達任用能人,讓杰出的人來治理國家,那么天下的士人都會高興,愿意在這樣的朝廷里任職;市場上的貨不收稅,滯銷的貨物依法予以征購,那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愿意在這樣的`市場做買賣;關卡只進行稽查而不征收稅金銀,那天下的行旅都會高興,愿意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耕種者只須助耕公田而不必交納租稅,那天下的農夫都會高興,愿意在這樣的田地上耕種;居民不必交納苛捐和服徭役,那天下的民眾都會高興,愿意遷到這樣的地方來居住。
如果誰真的能實行這五項,那么鄰國的民眾就像父母那樣尊重他,要人們帶領子女去攻擊他們的父母,這樣事情自有民人以來還沒有成功過。
要是這樣就能無敵于天下,無敵于天下的人就是天吏,如此而不能稱王天下的還從未有過!
11、明察秋毫
孟子說:“假如有個人向大王稟告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笸鯐嘈胚@話嗎?”宣王說:“不會!
12、緣木求魚
孟子說:“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君臨中原、安撫四周的民族。(不過,)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xiàn)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
宣王說:“像這么嚴重嗎?”
孟子說:“只怕比這還嚴重呢!上樹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實現(xiàn)您的心愿,費盡心力去做了,到頭來必定有災禍!
13、孟子休妻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與母親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里,叉開腿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
孟母說:“什么原因?”
孟子說:“她叉開腿蹲在地上!
孟母問:“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抖Y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里誰在里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里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抖Y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泵献勇犃嗣夏傅慕虒Ш,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14、斷機教子
孟子一開始對學習非常有興趣,可時間長了就開始厭煩了,常常逃學。被孟母發(fā)現(xiàn)后特別生氣,當著孟子的面拿起剪刀將織布機上的經線全部剪斷,并道:我織布供你讀書不易,這織布機上的布全部都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xiàn)今割斷后無法再織。而學問亦是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的,你的學習與我織布是同樣的道理,你常常逃學如何可以成為有用之材呢”?
這就是著名的“斷機教子”傳說。后來再經過孟母三遷、斷機以教的事,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與啟發(fā),至此以后勤奮學習,最終成為我國歷史上眾所皆知的儒學大師。
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
人物生平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后人杜撰),戰(zhàn)國中期魯國鄒人(今山東鄒城人),距離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不遠。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yè)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孫)的門人。學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xiàn)統(tǒng)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將其發(fā)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圣”。
【孟子的成語故事13個】相關文章:
孟子的名言01-01
孟子名言01-01
孟子的名言名句01-01
孟子勵志名言01-01
關于孟子名言01-01
有關孟子的名言名句01-01
孟子關于讀書的名言01-01
孟子關于學習的名言01-01
關于孟子名言集錦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