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觀后感(通用19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歸來》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歸來》觀后感 1
由王加賓執(zhí)導,章申、黃薇領銜主演,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的獻禮電影《歸來1997》,7月1日晚將在CCTV6黃金檔首播。享有“總裁專業(yè)戶”、“時尚老爹”美譽的實力派演員章申,在片中飾演香港富商陳柏明。
兩部影片連播,獻禮香港回歸20載
隨著七月一日的臨近,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迎接香港回歸20周年。作為一名入行幾十年的文藝工作者,章申用自己的專長來講述新的香江故事。他領銜主演了《歸來1997》、《新港故事》兩部電影,通過影片帶觀眾重溫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時的歷史性時刻,展現(xiàn)了香港回歸20年的蛻變與成長!澳芤赃@樣的方式,為紀念香港回歸20年做些事兒,我感到非常榮幸!闭律晏寡。
“霸道總裁”回歸家庭變“大孝子”
電影《歸來1997》講述香港回歸之前,即將移民的港商陳柏明為了卻母親的心愿,帶著成見回到大陸尋找47年前只身前往內(nèi)地至今音信全無的.生身父親。在尋找生父的過程中,陳柏明逐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最終放棄移民的打算,決心報效祖國的故事。片中,章申飾演的陳柏明人設雖然還是“霸道總裁”,但這次講的是總裁家里的故事!瓣惏孛魇莻大孝子,他決定移民就是希望給母親換個環(huán)境,讓她不再睹物思人,更好的安度晚年!
《歸來》觀后感 2
日日夜夜盼他歸來,可你卻不知他一直在你身邊。你在盼望他的歸來,也在忘記他歸來的痕跡。
你說你忘了,因為頭上的創(chuàng)傷和你心底的傷痕,你不想再記起那個混亂的年代和那些更加混亂的人。你恨他們,所以對你來說忘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可你真的忘得掉嗎?
如果真能忘掉,為何就不愿原諒你深愛的,卻奪走你所愛的女兒呢?每當?shù)さ淼侥闵砼缘臅r候,你都不愿直視她。也從不愿接受她對你的歉意。你只是冷冷的說“我不會原諒你的,丹丹,不會的'”為何你連自己的女兒都不愿接受?我想,是因為你對那個男人愛的深沉。
可你真的愛他嗎?
如果真的愛他,為何你只記得奪你所愛的女兒,卻再也記不起你的深愛的人?是失億的緣故嗎?還是你被他傷的太深?陸陸續(xù)續(xù)地再想到那些痛的記憶,就使你忘記,連他都也被忘記。
可你真的愿意忘記他嗎?
為何你想要忘記,卻仍記得他歸來的日期?5號,你重復的念著,期盼著,你說“5號我愛人就回來了,我得去接他!泵總月的5號,也都能見到你孤獨的身影。你獨自舉著牌子,在寒風中佇立。然后10年,20年過去了,你的身影已不再挺拔,你的臉上已爬滿了皺紋,但唯有你期盼的目光,一如往常。
可這畢竟不是時光列車,你已等不到那個過去的他。
但不意味這,他已不在了。相反,他一直就在那里。難道你就看不出那個送你去火車站的同志眼里的無奈嗎?難道你就聽不去那個念信的同志聲里的悲哀嗎?可你卻從未發(fā)現(xiàn),也從未想起,那個陌生的同志的熟悉的臉和那段難忘的回憶。
這就是《歸來》故事,一段望歸不歸,已歸忘歸的半生思念。
《歸來》觀后感 3
12月4日下午3點30分,《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西藏首映典禮在拉薩橫店院線巨幕影城(藏游壇城店)舉行。該電影時長94分鐘,講述了石天林老人為了追憶參與修建紅旗渠的難忘歲月,決定帶孫子騎行重走紅旗渠的故事。
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是根據(jù)王獻青小說《大國工匠》改編,由河南帝星影業(yè)有限公司出品、著名演員白志迪等主演。電影中,祖孫二人重走紅旗渠之路,一老一少代表著光榮與傳承,用一個尋找的.故事,回溯歷史和先烈,在有趣的故事中寓教于樂,教導年輕人繼承先輩的遺志,弘揚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位于河南安陽林州市,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稱之為“人工天河”。
林州籍西藏企業(yè)家、本部電影西藏推薦人王愛軍告訴記者,《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是首部表現(xiàn)最美奮斗者——紅旗渠建設者的電影,該電影將于12月6日在全國公映。“希望屆時有更多朋友前來觀看這部電影,真正了解紅旗渠,感悟紅旗渠精神。那么何為紅旗渠精神呢?那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
觀眾高應云說:“影片非常震撼,主題曲的基調和歌詞也令人感動。前陣子我還去了現(xiàn)場,紅旗渠還在發(fā)揮著作用。這部影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精神財富,希望年輕人多去看看這部電影,傳承好、傳播好紅旗渠精神!
《歸來》觀后感 4
一首悲壯的情詩,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陸焉識是不幸的,他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一生飽受摧殘,但在那個混亂而顛倒的時代,陸焉識的不幸只是成千上萬的眾多的無以計數(shù)的不幸者之一,猶如大海之滴、巨沙之粒,微小而不足為奇,普遍而風聲鶴唳。來自女兒毫不猶豫的揭露便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黑白顛倒,搬弄是非,這便是那個時代。比起自殺的大衛(wèi),陸焉識又何其幸運?至少他還活了下來,平反恢復了名譽,得以回家與妻子女兒團聚。過去的時代不堪回首,誰對誰錯都難以定論。不管是陸焉識還是馮婉瑜,鞏素珍還是大衛(wèi),陸丹丹還是方師傅的妻子,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受害者,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陸丹丹可以不認自己的父親并向工宣隊隊長告密,并不是她丟失了良心,而是在那個混亂的喪盡天良的時代里,為了眼前的利益,說白了是為了生存,父女親情早已消失殆盡,思想里只能裝著一種變異和荒謬的政治信念,服從政治命令便是一個人明哲保身的最佳途徑。而親情和愛情,就變得無足輕重甚至是可有可無了。通過電影,我們更能逼真地了解到那個時代人性病態(tài)的點點滴滴。
但命運總是殘酷的。當他回到家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失憶了。陸焉識雖然已經(jīng)回到了家,卻終究不能與深愛的妻子馮婉瑜團聚。他們像兩個世界的人,馮婉瑜卻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年年歲歲矢志不渝地等待著那個永遠也沒有歸期的人?墒顷懷勺R就在她的身邊,在漫天風雪中舉著自己的'名字與她一起等待她想象中的人的歸來。
這部電影就像一杯清淳而略帶苦澀的茶,散發(fā)出的是溫暖人心的甘甜,細細品茗之下,卻是能輕易撥動人心靈深處脆弱的情感和欲哭無淚的沉痛和哀傷。
《歸來》觀后感 5
認識這本書是通過電影《歸來》。
相同的是,在電影中和在書中都控制不住的哭起來,
不同的是,書中所述的故事遠比電影殘酷的多,讀的過程中記不清哭過幾次。讀完后腦海中一直回響一句話,“這是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但是真的存在過,切切實實的存在過”。
印象比較深的幾次落淚是陸焉識看到銀幕上的女兒時,梁葫蘆死時,陸焉識越獄在遠處看著家人時,鄧指去世時,和全書最后一句“他把他的衣服帶走了,還帶走了我祖母馮婉喻的骨灰”。
梁葫蘆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人物,他不羈卻渴望愛,他天不怕地不怕卻打心里渴望被保護,他滿懷仇恨卻把自己全部的溫暖傾注于弟弟妹妹。矛盾是因為他的`本心與他真實生存的環(huán)境不適合,他瞞著自己、騙過生活,他像極了很多人,本命如草芥卻依舊不屈,活成了自己的王。
最后他為了保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將老幾供出來時,我出乎自己意料的非常理解他,這是一個人該有的樣子。
馮婉瑜實在太善良,你可以在外花天酒地,但這不影響我愛你,當年的一見鐘情對她來說,是一見鐘此一生。她可以為了孩子忍辱活著,卻可以為了陸焉識放下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善良溫婉。看到寫離婚協(xié)議書時,我心里能夠感受到婉瑜心中的糾結與無措,在外人和孩子們看來這個婚姻名存實亡,孩子們也巴不得爸爸和媽媽趕緊斷干凈了,但是對婉瑜來說,那是何等重要的念想。最后含淚寫下名字,那就斷了吧,讓焉識存在在我心里吧。
對陸焉識來說最大的遺憾不是滿腔才華無處施展,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樣,“我就在你面前,你焉能識我”。
《歸來》觀后感 6
由王加賓執(zhí)導,章申、黃薇領銜主演的電影《歸來1997》正在廣州熱拍,享有“總裁專業(yè)戶”美譽的著名演員章申,在片中飾演香港富商陳柏明。
“霸道總裁”改走親情路線
說到章申近年的影視形象,大家都會想到一個共同的名字——霸道總裁,從《愛的創(chuàng)可貼》中的唐百栢、《浮沉》中的何乘風,到《青瓷》中的胡海洋、《尋找愛的冒險》中的唐鴻遠,再到前段時間大熱的《守護麗人》中的黃志高,每個人物都被章申塑造的惟妙惟肖,“總裁專業(yè)戶”也成了他的又一個代名詞!瓣惏孛鞯娜嗽O雖然還是成功商人、霸道總裁,但主要是講他家庭部分,特別是對母親的孝順,這一點是之前的角色沒有的',也是我一直渴望在作品中呈現(xiàn)的!闭律晏寡。
章申為心儀的角色“豁出去”
電影《歸來1997》講述香港回歸之前,章申飾演的港商陳柏明受母親之托,帶著成見回到大陸尋找47年前只身前往內(nèi)地至今音信全無的生身父親。在尋找生父的過程中,陳柏明逐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最終放棄移民海外的打算,決心報效祖國的故事。作為當下熒屏最搶手的“時尚老爹”扮演者,章申在接到這部戲的同時,還接到另外幾部大制作、高片酬作品邀約,但為了出演《歸來1997》他都推掉了!坝龅揭粋期待已久的角色,對演員來講是最大的幸運,也希望通過這個角色讓觀眾看到我更深層、多面的表演!
《歸來》觀后感 7
晚上打開電視找好看的電影,可是多數(shù)都需要購買VIP會員,我打開了不需要用會員的《歸來》,看了后真的少有這種電影的畫面了,讓我感覺我真的是在看電影,是灰黑色的電影視覺感,張藝謀的電影多注重色彩,鞏俐的演技也不在話下,細細觀影,故事感人,可以說扎心了。
老婦人那么愛自己的丈夫,一種暖心的`等待,她因為有病,丈夫回來了卻不認識他,用各種方式詮釋對丈夫的思念,鞏俐飾演的馮婉瑜的眼睛里飽含淚水,仿佛丈夫這個角色種在了她的心里,F(xiàn)在有太多愛情片,有的確實感人,有的卻讓我覺得不真實,而我從這部電影里看到了屬于那個年代的真摯,毫無雜念,父母輩的愛情。
曾經(jīng)我因為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感動過,同樣是女的愛男子的感情,表達得更可歌可泣些。《歸來》其實,其實我們這個年代這樣的感情少見了是嗎?
《歸來》觀后感 8
世界上最偉大的歸程是從特洛伊到伊薩卡,從此以降,置身于該譜系的作家都是滿懷焦慮地書寫自己的回鄉(xiāng)。這首歸來之歌啊,唱了千年又千年,即使在消解了所有古典主義的現(xiàn)代,他的余音尤在繞梁。在尤利西斯里,在日瓦戈醫(yī)生里,甚至在指環(huán)王里,回家,回家,回家。這是許諾,奧德修斯航向的是恢復,在民間的故事中,正義事業(yè)的目的即在于恢復屬于過的理想秩序。未來存在于對過的回憶。最令人傷感的不是歸程中的艱險和對忘記歸程的擔憂,而是歸以后。奧德修斯不認識他的故園,他悲愴的慟哭直到神明出面擔保,他的家人認不出眼前的乞丐,他們懷著對奧德修斯最深沉執(zhí)著的思念直到那些證據(jù)一一閃現(xiàn)。由此可見,在回歸這件事上,遺忘是最大的敵人,有關恢復的允諾則是理所當然。
《歸來》像一次令人心碎的戲擬。
音信全無的遠行的丈夫,堅持拒絕的家中的妻子,獨自發(fā)展出一條有關成長的線索的孩子。還有遺忘,還有恢復身份的努力,還有復仇的企圖。因此,《歸來》是如此傷感,因為他獨獨缺少了恢復的許諾。這個世界沒有神明了。不認識,就是不認識,擺出這么多證據(jù),每一樣都閃爍著過黃金年代幸福的反光,可是沒有用處。他回不了家。塵埃落定后,不是故園的`重建,不是身份的恢復,不是舊時代秩序的復興,而是殘山剩水,孤臣孽子。哪怕用最甜蜜的愛情小心翼翼的包裹住破敗的現(xiàn)實也毫無用處,傷口就在那里,無法愈合。
如果這不是批判,那是什么?是一個小資產(chǎn)階級的無聊的感傷嗎?一個知識分子空虛的懷舊嗎?是又如何,大大方方的承認又如何。我竟不知道,知識分子傳記類何時從藝術世界的頂峰被踢下來了。我更不知道,什么時候知識分子就不需要戀愛了。我還不知道,藝術中的愛情什么時候一定要合乎邏輯合乎現(xiàn)實,屈就生活瑣屑了。這就是批判,這是神話的童話的美的批判。是什么打破了自古以來的應許?而未來,本應該被好好保護在記憶中的未來,如今逃逸了哪里?是不是這些舊時代舊家園的人,在被剝奪了記憶以后,注定會和他們失而復得的焦土一起,沉沒在喧囂的時代洪流之中?那這歸來所謂何故!沒有了記憶,也就沒有了關系性,沒有了此刻,沒有了未來。
那在苦難面前,省略了旅程的導演歌頌的是什么?當然是愛,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克制,堅貞和理性。是古典的人道主義。反復出現(xiàn)的陽光,是導演的善意,象征和解,象征希望。支持人物走到最后白雪落下的寂靜時刻的,正是他們自己的品格和來自導演的善意。雖然被破壞的無法修復,新的更難建立,但人的內(nèi)核還未嘗消磨殆盡。美在這絕望中未被遺棄。而美,按斯丹達爾的說法,不正是希望的許諾嗎?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忽然覺得自己實在是過度解讀,也許,整部電影不過是在說一種中國古典詩歌的情緒——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歸來》觀后感 9
去影院看完張藝謀的新作《歸來》,出來時眼睛都濕潤了。近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里,這部電影數(shù)次戳中我的淚點,令我情不自禁潸然淚下。極少有電影能讓我流淚,而這部《歸來》竟然弄哭了我,且讓我哭了好幾次。
觀看之前就聽聞該作是一枚催淚彈,同時是一部票房口碑雙贏之作。有票房證明看的人多,看哭了的人也多。在張藝謀的作品列表中很少有雙贏的作品,起碼《歸來》之前的'沒有。老謀子以往的作品,早期有口碑,能奪國際大獎,后期大制作,票房高但是口碑跌入谷底。《英雄》以來的作品,張藝謀拍得很空洞,不是說內(nèi)容空洞,而是總體給人一種過分堆砌,如同寫文章的人過于追求華麗的辭藻。以古代散文風格來做個對比,早期的口碑之作是先秦時期的佳作,雖然長短錯落卻內(nèi)容樸實厚重。而后期則如同漢代的駢體文,艷麗而空洞。
經(jīng)歷了第二個時期后,張藝謀可謂是身心疲倦。第一個時期雖然累,但得到大眾和專業(yè)電影人的贊譽,且屢獲國內(nèi)外大獎,精神上是很愉悅的。第二個時期,錢是賺了不少,但是聲望不及從前了,多了許多罵名。《歸來》是張藝謀另起爐灶后的第一部作品,就風格而言,老成質樸。該作在拍攝技巧上爐火純青,不再追求奪目的色彩,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而是返璞歸真,簡約自然。
說了這么多優(yōu)點,也不得不提該作的缺點。電影在角色上最大的缺陷莫過于男主角陸焉識。陸焉識是一個勞改犯,飽經(jīng)坎坷受盡折磨不說,還要遭到女兒的背叛。種種遭遇加在一起,最起碼會讓人竭嘶底里一次吧。但是男主角從來沒有發(fā)過脾氣,從來沒有情感上極盡壓抑后的爆發(fā)。在影片中,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老好人,這是最不合情理,也不符合人性的地方。這種臉譜化的角色是影片最大的敗筆。其次,老謀子刻意回避文革的苦難,使影片喪失了厚重感。《活著》、《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些張藝謀的得意之作,無一不是描寫人在遭到苦難時的悲劇。這些佳作之所以蜚聲海內(nèi)外,是它們達到了深刻厚重的境界。
老謀子作品是挑對了,只是劇本改寫的不好,刪去了復雜的人性,厚重的苦難,只留下純粹執(zhí)著的愛情。這個至死不渝的愛情確實很感人,那么多人哭了就是最好的佐證,然而僅僅讓人哭是不夠的,起碼不夠深刻。
《歸來》觀后感 10
觀看《歸來》之后,讓我感觸良多陸焉識與妻子馮婉喻在那個年代受到了那么多的阻撓、無理打擊、拆散,讓人深痛不已,也許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活在惶恐、極端、瘋狂的社會背景下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與無奈。其中一部分挺過來了,不屈不撓守護這自己心中那份親情、愛情、友情,也有的人隨波逐流成為那個背景下的奴隸。
在開始的時候與家人音訊全無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在一次農(nóng)場遷徙中逃跑回家,在這個時候組織上把他的妻子女兒叫來,讓她們不許見面甚至舉報自己的丈夫和父親,要求她們表態(tài);此時女兒毫不猶豫的說:他跟我沒關系。馮宛瑜卻以沉默對待,組織上威脅她們要為女兒的前途著想,讓馮宛瑜無奈的只能說明白。這時多么殘酷的社會,此時馮宛瑜的心理更多的.是無奈和與丈夫見面的渴望。
在這個背景,對懷抱芭蕾舞夢想的女兒丹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女兒不想他們見面,甚至阻止、舉報他們相見的地點。因為組織上的人說了只要你立功就讓她當主角,她為了這個拋棄了親情與母親對父親那份愛?吹竭@里我只能說女兒的選擇既是自私的也是無奈的,我們有能要求她做什么呢?
在見面那天陸焉識在橋底下還忘用雨水把臉草草的擦一下,他想干干凈凈的見妻子,孰不知他的行蹤已經(jīng)暴露。當倆個人見面了相互向對方跑著,只是想近距離的看上一眼,無情的組織又出現(xiàn)了撕碎了他們的這一點點奢望,組織的人撕扯著、毆打著把他倆分開,馮宛瑜看著自己的丈夫被組織無情的帶走,倆人只能呼喊著對方的名字。因此夫妻二人從近在咫尺又再一次的變成相隔天涯。
文革結束后,陸焉識終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早已放棄芭蕾的夢想成了一名工廠女工,在女兒的帶領下回到妻子的家,而妻子卻認為思念而不認識自己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問了醫(yī)生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病,醫(yī)生告訴他只能靠她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唐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那就是陪著自己的妻子在5號那天一次一次的去車站接自己。
陸焉識和馮宛瑜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是可憐的,但是他倆的愛情是堅貞不渝的,做到了不移不易不離不棄,他們的女兒是悲哀的,但是我們不能譴責她,換成了你,你也許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
《歸來》觀后感 11
實在沒有時間去電影院,只能等半年后在網(wǎng)上看電影。對張藝謀的導演,總是喜憂參半,過去的《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非常不錯,再后來的《英雄》《滿城遍地黃金甲》又那么媚俗。不禁哀嘆世道把人都變壞了。
看過原著,對嚴歌苓的作品我一直都喜歡,沒有著意去買她的書。但是刊登在《收獲》《十月》里的都沒落下。她的視角比較獨特,比如《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還有有名的《金陵十三釵》。很多作家都是本色寫手,而嚴歌苓寫歷史,寫傳奇,寫各種女人的`命運,非常了不起!《陸犯焉識》好像是以她的祖父輩為藍本,描寫的一個人的一生。小說很長,而電影《歸來》完全簡化了,只取了最后一個篇章。看完之后,很感動,很為張藝謀叫好!
張藝謀不愧是學過繪畫,深諳色彩給人的視覺沖擊。整個片子都是凝重的灰暗的色彩,給人壓抑之感。老舊的宿舍房子,老式的火車站,老式的天橋,打公共電話的小窗戶,沒有夸張沒有修飾的當年風貌,給人親切感。在壓抑的色彩中,穿插著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片段,或演出,或排練,結束時臺上臺下一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對于我們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是涌上心頭的感慨。
陳道明和鞏俐飾演的中年夫妻,演技非常地棒!盡管化的妝一點也不漂亮瀟灑,但是貫穿始終的溫情,讓觀眾的心,置身在親情至愛的漩渦里起伏。馮婉喻讀摘掉右派帽子的通知,陸焉識修鋼琴、讀信,這些情節(jié)你不會掉淚,但是心很痛。那些苦難的年代,貧窮的年代,每個人受的苦,在當時并不覺得,只是很多年回憶起來,才覺得苦,怎么那么苦!記得小時候,有個叫培根的鄰家姐姐,她的父親是自殺的,家里空空如也,有一天她在廚房用菜鍋燒水,里面放了些豆豉,告訴我準備煮面條,豆豉燒的水很鮮,好吃。不知為什么這個畫面一直留在我腦子里,現(xiàn)在想起來心也好痛,但是當時她也沒覺得自己多苦。
劇情不復雜,也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馮婉喻的病一天重似一天,陸焉識就陪著他,在大雪天去火車站接她的愛人,雪無聲地落在地下,四周那么安靜,在幽咽的《漁光曲》中,想起一本書名:愛是不能忘記的!
《歸來》觀后感 12
看完《歸來》,我的心將要被揉碎。我感受的了真正的愛,那個愛,愛的長久,愛的深沉,愛的無私。
看完這部電影,看著是一個愛靜悲劇,實際上對于陸焉識而言,他已經(jīng)得到了真正的愛。
茫茫的大雪中,火車站口,始終如一的舉著自己名字的陸焉識,和永遠等待著5號到來的馮婉喻,這之中既充斥莫大的傷感,也顯現(xiàn)出巨大的歡喜。這一幅悲喜交加的畫面,不時搖動這我的心。
馮婉喻端著水餃,坐在這個念信的.同志旁邊。她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也不會知道,他就是那個彈琴者,他就是那個車夫,他就是那個去了西方的陸焉識。
這部電影也充滿了喜悅,馮婉喻和女兒的關系,在念信的同志的幫助下,和好了。女兒,和父親的關系也變得好之又好,女兒知道了,他不是一個畏罪潛逃的階級分子,不是從小就給他帶來煩惱的無情的人,不是在她長大后還跟他帶來家庭分裂的人,他是自己父親,是愛她的父親。
當愛轉化成一生的眷戀與責任,當轟轟烈烈轉化成細水長流,這才是愛的開始。
《歸來》觀后感 13
沖著陳道明和鞏俐這兩位老戲骨,昨天看了《歸來》。
之前看到《南方周末》對張藝謀和陳道明的專訪,對于他們所表露出的歷史觀甚是困惑,因為滿篇是“和解”與“愈合”,似乎立志要在“傷痕”之后,重新打造關于那個年代的敘述模式,主題卻是“忘記”和“和解”。在我看來,這只是簡單的“活著”——恰如老謀子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無法公映的電影所講述的麻木狀態(tài),于是想當然的對老謀子的“歸來”不抱太大希望。然而,看過電影后,我卻讀出了更多的東西。
有朋友和我討論說,相比小說,影片的故事太過簡單,失了很多內(nèi)涵的表達,并且對影片后半部分漫長而又平淡的講述甚是不滿。但在我看來,他們似乎歪打正著地拍出了意外的厚重感和濃重的批判性。是的,《歸來》相對于小說《陸犯焉識》的刪繁就簡,其實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廣度。
在接受采訪時,張藝謀說:“一個人對一個人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矢志不渝的歸來,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絕不是簡單的溫情化可以解釋的,恰巧是在這個等待、期待和歸來當中,暗流涌動一個大時代的痕跡。“暗流涌動”四個字特別好說,特別難做到。我相信它不是簡單的庸俗化的溫情,它其實是更高層次的復雜!
這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離別和歸來,是人類共通的母題。這個謎母在《詩經(jīng)》里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在荷馬史詩里是奧德賽;在唐朝是“舉頭見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在宋代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在美國是《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戀戀筆記本》……越是簡單的母題,越具有全球性,也越難拍出新意。應該說,老謀子這一份答卷,在合格線以上。
當離別充滿荒謬和無奈時,歸來無疑是對漫長等待的最好回饋。然而,由于馮婉瑜的'失憶,陸焉識的歸來又漫長到令人絕望,這是兩個向度的絕望——月復一月火車站接愛人的婉瑜,和日復一日想盡辦法喚醒妻子記憶的焉識。影片最后,他們在雪地中站成大大的驚嘆號,一個在等待著永遠等不到的他,一個在陪伴著永遠喚不醒的她。
焉識捱過了反右,卻失了知識分子的一部分精神。他與生活和解,生活卻與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焉識的眼角抽動中,在他的欲語還休中,在他面對好友自殺消息的木訥中,我們都親見了一個知識分子靈魂的垮塌,和一個典型中國人的附生——經(jīng)歷了這么多,焉識只想活著,活著就好。他沒有了憤怒,也沒有了怨恨,更失了反思的勇氣,這些對活著而言,都太過沉重,因此他選擇與生活和解。然而,婉瑜的失憶,似乎是對焉識對慘痛記憶所采取的“淡忘”的態(tài)度的反諷。電影中一個細節(jié)似可佐證我的看法:焉識給婉瑜讀自己的信,讀著讀著,一聲長嘆。是啊,怎么可能淡忘,又如何能好了傷疤。張藝謀說:“我們不要再憶苦思甜,我們不要再控訴,再苦大仇深,讓它用內(nèi)斂的方式,暗流涌動的方式,甚至內(nèi)傷的方式,沉淀那個苦難!笔前,傷害已經(jīng)造成,無論再怎么愈合,也無法抹留在心中的印記,這個內(nèi)傷,不僅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更是國家的。
這么一個簡單的母題,放在了那樣一個沉重的背景之中。暗流涌動,老謀子說的對,確實是暗流涌動。這是關于建國后那段歷史的一次元敘事嘗試,是在解構的時代一次建構的努力,是在追求多樣化和個體敘事的思潮中一次宏大敘述的逆襲,是在后現(xiàn)代的當下一次現(xiàn)代性的回潮。
評判它的好壞,關鍵還在于觀者自己的闡釋。就我來說,我從中看到了太多太多,除了演員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看到了老謀子轉型的艱難,更看到了電影審查鐵屋中透露出的一絲光亮,衷心的贊一個。此外,還因為我一直對元敘事抱持肯定態(tài)度,而對后現(xiàn)代的種種主義抱持觀望。
說到這里,不得不再次重復一下羅蘭巴特語錄:作者已死。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歸來》,贊彈皆有道理,諸君自行判斷。
相對純理論性的辨析,其實我更喜歡文本細讀。當然,一方面是自己已經(jīng)離文藝理論太遠太遠,遠的幾乎忘掉了理論。另一方面,這部電影,太值得細讀了。
看完影片后,妻抱怨說旁邊的幾個姑娘一直嘰嘰喳喳,又想起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那個不到5歲的小女孩應該也沒消停過——但是,一向對環(huán)境挑剔到過分的我竟然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電影實在太抓人。
影片的開端堪稱經(jīng)典。在那個壓抑年代里,一個逃跑的右派對于家人來說,是滾燙的火,極度渴望卻不敢真正觸碰,日思夜想的陸焉識就在門外,可群集環(huán)伺的眼睛讓馮婉瑜選擇了默默地將他拒之門外。因為女兒丹丹的告發(fā),焉識和婉瑜第二天相約見面成為了一場悲劇,這也成為婉瑜記憶中念念不忘的一幕,并因此斷絕與女兒的來往,即使失憶了,也無法忘懷女兒對家庭的背叛。
焉識和婉瑜在天橋見面那一幕的爆發(fā)力驚人。兩個一直壓抑、隱忍的人同時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焉識眼看時間流逝,卻一直看不到赴約的婉瑜,萬般焦急下不顧自己逃亡者的身份,站在大庭廣眾之下高喊婉瑜的名字,宛如瀕死之人用盡最后的生命呼喊,這種奮不顧身,這種絕望掙扎,令人寒毛直豎。而婉瑜的那一聲“焉識,快走!”,也是毅然拋棄了個人得失,不啻于平地一聲驚雷起。在這一幕里,“愛別離”之苦催人淚下。即使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也應能被感染和觸動。
還有一處令我鼻酸的場景在影片后半段。焉識苦心營造出彈鋼琴一幕的舊日重現(xiàn),希望喚醒婉瑜的記憶。婉瑜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遲疑、遲疑、那么遲疑地伸出手,搭在焉識的肩上,兩個人都在顫抖,焉識緩緩轉過身來,和婉瑜擁抱在一起。這一刻的張力,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凝神注目,滿心是絕望之后的歡喜。然而舊日重現(xiàn)的一幕只維系了幾秒,婉瑜緩慢而堅定地推開焉識,一下打開他的手。陳道明那一刻的神情,落寞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痛楚,錐心刺骨卻又平靜如水。這一代人的傷痕,這一代知識分子“洗澡”后的精神狀態(tài),都被他演出來了。
影片中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還有許多,陳道明和鞏俐的演技無與倫比,對情感戲的調度拿捏得恰到好處,通篇在克制和壓抑中完成敘述,卻因為這克制和壓抑而更突顯出敘事的力量。對張藝謀的這次轉型,我要點個贊。
《歸來》觀后感 14
認識這本書是通過電影《歸來》。
相同的是,在電影中和在書中都控制不住的哭起來,
不同的是,書中所述的故事遠比電影殘酷的多,讀的過程中記不清哭過幾次。讀完后腦海中一直回響一句話,“這是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但是真的存在過,切切實實的存在過”。
印象比較深的幾次落淚是陸焉識看到銀幕上的女兒時,梁葫蘆死時,陸焉識越獄在遠處看著家人時,鄧指去世時,和全書最后一句“他把他的衣服帶走了,還帶走了我祖母馮婉喻的骨灰”。
梁葫蘆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人物,他不羈卻渴望愛,他天不怕地不怕卻打心里渴望被保護,他滿懷仇恨卻把自己全部的溫暖傾注于弟弟妹妹。矛盾是因為他的'本心與他真實生存的環(huán)境不適合,他瞞著自己、騙過生活,他像極了很多人,本命如草芥卻依舊不屈,活成了自己的王。
最后他為了保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將老幾供出來時,我出乎自己意料的非常理解他,這是一個人該有的樣子。
馮婉瑜實在太善良,你可以在外花天酒地,但這不影響我愛你,當年的一見鐘情對她來說,是一見鐘此一生。她可以為了孩子忍辱活著,卻可以為了陸焉識放下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善良溫婉。看到寫離婚協(xié)議書時,我心里能夠感受到婉瑜心中的糾結與無措,在外人和孩子們看來這個婚姻名存實亡,孩子們也巴不得爸爸和媽媽趕緊斷干凈了,但是對婉瑜來說,那是何等重要的念想。最后含淚寫下名字,那就斷了吧,讓焉識存在在我心里吧。
對陸焉識來說最大的遺憾不是滿腔才華無處施展,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樣,“我就在你面前,你焉能識我”。
《歸來》觀后感 15
咫尺天涯這個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距離很近,但是很難想見,就像在遙遠的天邊一樣!边@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并不少見,方方面面都體現(xiàn)出了這種情況,就拿情感方面來說吧。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小說、電視劇、電影中豆市場發(fā)生,或許許多人都已經(jīng)感到麻木了,但是萬事有果必有因,這些事情出現(xiàn)的背后的原因卻常常被人忽視
就說當今很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新白發(fā)魔女傳》。許多人對這部影視劇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吧。劇中的卓一航與練霓裳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兩人真心相愛卻屢遭變故,最終成為仇人,為愛所傷。但是回過頭來仔細想想,結果為何會是這樣?不就是因為人們的物質與愚昧一味的.認為練霓裳為魔女,而卓一航確實名門正派的弟子,自古以來,正邪兩道勢不兩立。最后兩人眾位能擺脫世俗的禁錮,為愛反目成仇,刀劍相交。但是如果當時人們只要有一丁點包容的信,或是把事情的真相調查明白,結局也許不會是如此不堪,那么這將是一段完美的愛情。在當今社會亦是如此,許多人由于家庭條件等各方面原因最后只能咫尺天涯。并且此類事件還不占少數(shù)。榮國人們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開明,把陳舊老套的世俗放開,也許這個世界便會光明一點。
咫尺天涯并不是什么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它只是這個社會預付的產(chǎn)物,是被世界所拋棄的產(chǎn)物。人們的思想如果能夠不被這些腐朽的文化所侵蝕,這個世界一定不會是如今的狀況。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文化發(fā)展應當推陳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讓先進優(yōu)秀的文化充斥在整個社會,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動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麗。
如果人們能夠做到這些,那便不會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雙棲,那也不會有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悲慘愛情,變更不會有那么多人為愛而傷。
眾你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讓人與人之間只是咫尺,不再天涯。
《歸來》觀后感 16
我是看過陸犯焉識這本小說的,所以必須程度上會不知不覺的就拿整個電影去和小說比較,雖然電影改編的主要部分只限于是在回來之后的故事。
不得不說,從文學策劃的角度這部電影是失敗的,選擇小說最終的家庭倫理部分作為電影改編是很尷尬的,即便最終的家庭倫理部分還是圍繞著主人公爭取自我感情來寫的。這本小說在我看來還是主要著重于兩個人感情的描述,從關系建立,出國,遷移,進監(jiān)獄,再次進監(jiān)獄,大西北,都是為了給活著回家這個最終的部分做支點和鋪墊。很多對于人物細節(jié)的描述更是為了讓最終的回歸加足油,給足張力。
讓讀者先了解兩者感情的緣由,態(tài)度,改變的過程和理由,最終才順理成章的促成中間的越獄和最終的回歸。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了前面的講解作為鋪墊才會有回歸的'理由,故事才有了張力。如果簡單的去掉前面的部分,后半段就變成了一個以爛的不能再爛的老梗作為鋪墊的xx之后的家庭倫理故事了。所以我認為簡單粗暴的只選擇后面的一小部分作為劇本,卻不知最終的回歸需要大費周章鋪墊設計,顯然就是個錯誤。
此刻盡量拋開小說來說說電影《歸來》的觀后感吧。
1、廢橋段太多,過多的去描述丹丹這個人物,可是在兩人情感關系之間又不表現(xiàn)丹丹的重要性,感覺是一個不上不下的人物,去掉不行,保留又有點剩余。
影片還簡單帶過了幾個類似女主人公以往為了救愛人焉識不擇手段卻只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情節(jié),此類橋段對于影片的故事性沒有什么作用,對于沒看過小說的觀眾來說是一筆帶過并且模糊,同時又滿足不了看過小說的觀眾,看似引子的橋段對于系列片類型的電影來說倒是不錯
2、人物細節(jié)簡單粗暴,盡管故事還是很吃力的講清楚了可是從開篇到結尾,對于人物細節(jié),主要是性格描述過于簡單,少了許多大片都有的對于人物深刻的剖析
3、淚點太硬,即便從電影故事的角度來說,開篇橋上兩人相見的情節(jié)過于生硬和商業(yè)化的來表現(xiàn)二者之間幾十年的感情過程。
這個當然是整體選擇上的失誤,所以導致了故事重點不能放在二者感情的建立過程上,但從影片整體來說又不能沒有這段來作為二者感情的鋪墊,即便是這樣簡單的鋪墊也好。因為沒有鋪墊,后邊影片重點講述的堅持就沒有了根基。
總之讓人感覺整體片子向往藝術但又擔憂商業(yè)導致感覺不三不四,商業(yè)上淚點生硬不足,藝術上又過于刻意。
《歸來》觀后感 17
跟電影《歸來》里一樣,一個人的力量在龐大時代中,被賦予一種什么意義,也許與此刻張藝謀的心境是不謀而合的。他曾提到,歸來的是一種平靜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也許,這種歸來是用他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角度,去講述一個大時代下的小故事,我相信我們也不一定時時刻刻都需要去直面什么歷史,但是也絕不代表著遺忘。沒說,也沒忘。
時代是所有人一起走過的,沒有誰能夠拍著胸脯說對此負責,見證、經(jīng)歷、反思,電影也許可以提供這個功能,但是,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不一定要堅定的站在普世價值觀上,不用那么尖銳,也可以少一些批判,至于影射現(xiàn)實云云,我相信,至少,觀眾在大銀幕前流的眼淚,已經(jīng)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不管是商業(yè)與藝術的平衡,還是用最流行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去做電影,在考慮這些因素之前,其實張藝謀的創(chuàng)作很“隨機”,取“歸來”之義,盡“悅己”之心。在市場為王的時代,把大數(shù)據(jù)、把互聯(lián)網(wǎng)暫且先放在一邊,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跟越來越年輕化的觀眾群體,并不存在本質的沖突。
《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陸焉識,從字面上解讀可能有幾層含義,一,有一位陸姓犯人,名叫焉識;二,有一位姓陸的犯人,你可認得?三,陸焉識語同“路焉識”,意為回家的路你可認得?一個家庭在動蕩離亂中所收到的創(chuàng)傷,在書名和主人公名字上可見一斑。
影片開場,陸焉識在火車站天橋下,等待多年未見的妻子,就在二人互相認出對方后,有人收到風聲來抓陸焉始,未相見又是離別。沒有多余的臺詞,沒做過多煽情處理,火車轟鳴,撕扯,分離。每一次歸來,都需要背負極大的代價,而且代價是越來越重,以至于最后演變成了一場荒誕戲劇。
動亂發(fā)生后被逮捕,被迫離開尚需照顧的家人,是父親背叛家庭;女兒為了自己的前途舉報陸焉識歸來的線索,是女兒背叛父親;多年后陸焉識歸來,婉瑜竟完全記不起焉識的容貌,是妻子背叛丈夫。這樣的關系絕不是由他們自由選擇,是被動的,同樣也是不可抗拒的,這樣荒誕的`情節(jié)由這個大背景下的社會環(huán)境勾勒,三組關系足以架構起這個時代的切面。
即使動亂過后,陸焉識恢復了正常的身份,但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以主人的身份在這個家庭中生活,只有陪伴,用各種方法陪在妻子身邊,冒充修琴師傅、念信人,甚至最后陪妻子去車站接那個永遠不會歸來的“陸焉識”,就這樣,用自己那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去彌補這個時代犯下的錯誤。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電影也被提煉成一封告白的情書。最終,一定會歸來,就像從未遠離。陸焉識用剩下的時光一直陪伴在妻子身邊,即使這樣的陪伴對妻子來說毫無意義。張藝謀也以自己獨特的姿態(tài)陪伴著中國電影,但是,這樣很有意義。
《歸來》觀后感 18
隨便扒拉的電影,文革,對多少家庭產(chǎn)生了深入骨髓的影響呢。一個是一輩子不得見,一輩子苦苦等。一個是日日見,卻無法觸摸,無法走近。最初還有抗爭,最后只能接受。一個人究竟能夠咽的下多少的委屈呢。
不過人又是多么脆弱,不止身體和感情,是說整個人,怎么環(huán)境就那么輕易的就可以那么充分的改變一個人呢,變成一個六親不認的人,變成一個沒有任何思辨能力的'人呢,變成一個被環(huán)境所脅迫的人,并且心安理得,甚至為之驕傲。
作為旁觀者可能說得出這些,真是天天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下,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呢?
《歸來》觀后感 19
讓我陪著你去接我,題目也許聽著有語法的錯誤,但人生就有如此時,縱是相視卻不相識。“我”是陸焉識,“你”是馮婉瑜,張藝謀最新力作《歸來》的男女主人公。
熱辣辣的夏季,昏昏然的午休,手機暴風追了兩部最熱情感大劇,《愛情啟示錄》和《幸福從天降》,開始看著熱鬧開心,慢慢覺得無聊生事,現(xiàn)代人的愛情好像不用考慮柴米油鹽,過日子像是演小品般地賣萌和夸張,恣意地張揚著物欲和情欲?戳岁惖烂骱挽柪餮莸摹稓w來》,文革灰色的背景,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演員細膩的表演,不僅為馮陸苦難中所等待的愛流淚傷懷。
面對時代的'大潮,小人物的命運就像一片樹葉,隨時會被狂風翻卷著不知飄落到何處。儒雅的大學教授會鋼琴,會法語,隨便一個右派的罪名就在一個磚廠監(jiān)禁勞改了17年。轉押途中逃出想見一見久別的妻女,妻子卻為了女兒的前途不敢開門,女兒為了自己的前途舉報了父親。女兒的情感被革委會的赤色教育而扭曲,夫妻的情感被革委會的威逼恫嚇而壓抑。
三年后文革結束了,平反昭雪的陸焉識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回家了,但是自己的妻子卻因為痛苦磨難以及三年前火車天橋的一摔患上了“心由性失憶”,有時候剛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不起來,所以根本不認識自己日夜掛念的丈夫。20年的等待,有多少思念多少凄苦,曾經(jīng)為了生存去求一個野蠻男人的幫助,曾經(jīng)一個門外一個門里卻強忍住淚水不敢開門互望一眼,曾經(jīng)一個天橋上頭一個天橋下頭呼喊著對方卻不能握住對方的手,如今愛人就站在對面卻為什么還是不能相認和擁抱呢?無論是舊照片、念書信、還是彈鋼琴,都沒有辦法喚回妻子失去的記憶,但是她唯一能不忘的是每個月的5號,去車站接自己的愛人,因為愛人的信里寫著他5號要到家。
鋼琴的音符好像喚起了婉瑜的回憶,輕輕的撫摸讓焉識顫抖和無聲淚流,誰不是流著眼淚盼望他們能夠相認,短暫的相擁后卻是繼續(xù)為愛人守護的排斥。哎,就這樣吧,讓我繼續(xù)做為你讀信的人,為你修鋼琴的人,繼續(xù)做你的鄰居,只要能天天陪著你看著你,知道不知道我到底是已經(jīng)不重要。春去秋來,秋去冬來,不管風霜雨雪,每月的5號,我都陪著你去車站接你的愛人陸焉識——我。
生活是殘酷的,生活里沒有能吻醒公主的故事,就讓我們的女主人公永遠在夢里期待著,讓我們的男主人公每時每刻看著愛人的臉,直到慢慢蒼老。
【《歸來》觀后感】相關文章:
歸來,歸來李商隱,歸來的意思,歸來賞析 -詩詞大全10-12
歸來曲,歸來曲侯善淵,歸來曲的意思,歸來曲賞析 -詩詞大全10-19
歸來曲,歸來曲侯善淵,歸來曲的意思,歸來曲賞析 -詩詞大全06-30
歸來曲,歸來曲侯善淵,歸來曲的意思,歸來曲賞析 -詩詞大全08-21
歸來曲,歸來曲侯善淵,歸來曲的意思,歸來曲賞析 -詩詞大全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