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福利视频,亚洲激情专区,免费看a网站,aa毛片,亚洲色图激情小说,亚洲一级毛片,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時間:2023-04-30 00:08:3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通用10篇)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巴西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歷程,分析現(xiàn)在工農(nóng)業(yè)特征,進一步理解當今世界的發(fā)展中國家建立健全獨立經(jīng)濟體系的必要性。

  2、分析亞馬孫雨林現(xiàn)狀和遭受破壞的原因,找到保護森林的相應措施,幫助學生樹立保護意識。

  3、通過巴西遷都事例的學習,認識到當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及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巴西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歷程,分析現(xiàn)在工農(nóng)業(yè)特征

  難點:認識熱帶雨林的生態(tài)作用,找到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

  教學過程

  巴西面積85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國,人口2億,也是世界第五大國。同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一樣,有著豐厚的自然資源,還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那么,巴西的經(jīng)濟發(fā)展如何呢?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節(jié)巴西

  二、新課講解:

  (一)、發(fā)展中的工農(nóng)業(yè)

  1、農(nóng)業(yè):

 。1)、地形氣候:

  出示PPT,總結(jié)巴西的地形氣候特點:

  兩大地形區(qū):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

  相對應的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出示PPT,介紹亞馬孫平原:

  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

  總結(jié):

  地形和氣候都有利于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2)農(nóng)業(yè)發(fā)展

  出示含動畫的PPT,學生了解巴西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出示PPT,總結(jié)巴西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耕地面積廣大,約有可耕地3、7億公頃;豐富的水資源。

  盛產(chǎn)咖啡、甘蔗、柑橘、木材、天然橡膠

  巴西農(nóng)作物大量出口(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3)、咖啡王國

  出示咖啡生產(chǎn)的PPT,總結(jié):

  咖啡王國”——巴西是世界上最大咖啡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chǎn)量占世界總產(chǎn)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Х仁前臀鲊窠(jīng)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2、工礦業(yè):

  出示PPT,學生了解巴西自然資源的豐富。礦產(chǎn)口出口量很大。

  學生從書中找出描述工業(yè)發(fā)展的語句,總結(jié):

  自巴西獨立來,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現(xiàn)已建立了部門齊全、生產(chǎn)技術水平較高的工業(yè)體系,其中鋼鐵、汽車、飛機制造業(yè)等工業(yè)都居南美洲首位。

  指出,巴西是南美洲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國家,是近年來世界經(jīng)濟增長快速的國家之一。但是,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和俄羅斯、中國、印度、南非,合稱“金磚國家”。(特點是經(jīng)濟增長快)。

  3、巴西利亞

  出示PPT,認識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處。該城市以飛機狀的大膽設計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

  雖然是首都,但不是最大城市。最大城市是里約熱內(nèi)盧。指出,2016年奧運會,在里約熱內(nèi)盧舉行。

  活動:

  P86頁活動。

 。ǘ、熱帶雨林的開發(fā)和保護:

  1、亞馬孫河:

  出示PPT,學生認識亞馬孫河

  世界第二長河,流向大西洋。流量是尼羅河的100倍,是世界第一大河。

  討論: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是什么?

  結(jié)論:

  亞馬孫河發(fā)源于安第斯山脈,流經(jīng)赤道地區(qū),赤道地區(qū)是全年多雨區(qū),流域內(nèi)全年降水豐富,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干流水量極大。亞馬孫河的河面相當寬廣,流域以內(nèi)平原廣闊,流域面積大,洪水季節(jié)流量極大,河口地區(qū)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稱。

  2、熱帶雨林:

  亞馬孫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在亞馬孫流域也分布著地球上最廣的熱帶雨林。

  亞馬孫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為什么呢?

  出示PPT,學生理解:

  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氣中補充氧氣。據(jù)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所產(chǎn)生的氧氣,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以上。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熱帶雨林,除了提供氧氣,還有什么作用呢?學生看書總結(jié):

  3、熱帶雨林遭受破壞:

  巴西熱帶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廣大的熱帶雨林,它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森林儲量占森林總儲量的30%以上,植物種類和鳥類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還有2000多種淡水魚,是人類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寶庫。可惜的是,這個寶庫目前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這個“地球之肺”功能正在減弱,這是怎么回事呢?請看下一個話題——雨林危機

  n原始農(nóng)業(yè):印第安人,原始的種植方法,砍倒樹木,開墾荒地。不斷的遷移,破壞雨林,但人口少,破壞較小。

  n開辟牧場,發(fā)展畜牧業(yè),使得越來越多的雨林消失。

  n發(fā)展礦業(yè):巴西熱帶雨林中公路旁的鋁礬土加工廠正冒著滾滾濃煙。

  n開辟農(nóng)場,種植大豆,向國外出口,獲取高額的經(jīng)濟利益。

  總結(jié):

  非法采伐是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

  在亞馬遜地區(qū),農(nóng)業(yè)開墾也吞噬著珍貴的原始森林。由于國際市場對大豆和牛肉需求的增長,這片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正在逐漸被大片的大豆種植園和牧場所替代。大豆種植者唆使農(nóng)民砍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然后大規(guī)模種植單一物種的大豆。這些大豆成熟后,又被運往歐洲等地區(qū)作為雞、豬等養(yǎng)殖場的飼料。最后,這些動物的肉品被供應快餐店作為食物的原料。

  同樣,牧場的過度開墾也是亞馬遜地區(qū)雨林破壞的重要原因。這些大型的牧場也在蠶食著大面積的原始熱帶雨林。

  總的來說,是人極端追求經(jīng)濟利益,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結(jié)果。在這一點上,我們也需要吸取教訓,調(diào)整心態(tài)。追求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融合。

  熱帶雨林遭到嚴重的破壞。

  熱帶雨林的生態(tài)意義,遠大于經(jīng)濟利益。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我們不能放棄,轉(zhuǎn)身追求其它。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世界海陸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陸分布的概況。

  2、區(qū)分大陸、島嶼、大洲三個概念,掌握七大洲的名稱、面積大小、地理分布及各洲的分界線。

  3、區(qū)分海、洋、海峽三個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名稱、面積大小、分布及各大洋的特征。

  二、能力目標

  1、要求學生將復雜的地圖用幾何簡圖勾勒出來,培養(yǎng)學生處理知識化難易的能力。

  2、通過展開“大洋自述的演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及豐富的想像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認識地球的海陸分布,體驗到人類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從中領悟愛護地球的思想。

  2、通過繪制簡圖、拼圖活動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七大洲與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分布概況。

  教學難點

  1、查找各洲之間的分界線。

  2、理解赤道穿過的大洲與大陸。

  教學準備

  地球儀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地球儀)同學們看到一個什么物體在轉(zhuǎn)動?(地球)你發(fā)現(xiàn)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顏色?(藍色的海洋)本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分布。

  二、課前熱身

  師:原蘇聯(lián)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嘆地說:“人類把地球的名字取錯了,應該叫‘水球’!蹦隳芙忉屵@個說法嗎?

  生: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自學本節(jié)內(nèi)容。

  (2)出示地球外貌圖后講述:我們通過觀察地球外貌圖得知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我們能用一個形容海洋與陸地的面積比嗎?(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如果用百分比形容海陸面積比各占多少?(海洋71%,陸地占29%)

  2、四邊互動

  互動1:

  (1)地球上的陸地被系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無數(shù)小塊,其中面積較大的塊叫什么?(大陸)

  (2)面積較小的地塊叫什么?(島嶼)

  (3)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什么?(大洲)

  (4)全球共分為幾個大洲?(七個大洲)

  互動2: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哪兩個大放的大陸連成一塊?把它們合稱什么?(亞、歐兩洲大陸連成一整塊,合稱為亞歐大陸。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魘一塊大陸。)

  互動3:

  誰能上前來拿著大陸的輪廓模型按面積大小排隊?(通過排隊活動讓學生掌握七大洲面積大小順序。) 互動4:

  提示:出示七大洲分布圖,每四個人為一小組,講座七大洲的分布特征。

  引導:呈南北對稱分布的大洲有哪些?(歐洲與非洲;亞洲與大洋洲;北美洲與南美洲)赤道穿過的大洲與大陸分別有哪些?(前者有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后者有非洲、南美洲)緯度最高的大洲有哪些?(南極洲)

  明確:使學生初步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下,有助于準確識記各洲的位置。

  互動5:

  提示:要求學生四個人為一小組,全作繪制七大洲的幾何簡圖,然后選幾名代表將自己繪制的簡圖展示給其他同學看,檢查是否正確。再要求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然后要求學生將七大洲名稱填入簡圖中,最后教師提示正確的填法。

  明確:讓學生學會將復雜地圖化難為易,準確識記大洲的分布。

  互動6:

  提示:要求學生結(jié)合圖2-23,圖2-45,圖2-25,查閱各洲的分界線。

  明確:亞歐:烏拉爾山脈、烏接爾河、大高加索山脈;亞非: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互動7:

  師:你們發(fā)現(xiàn)大洲與大洲之間除了以運河、山脈等作為分界線外,還以什么為分界線?(海洋) 師: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峽?地球上有幾大洋?

  明確:洋又稱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在2000米以上,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海的`面積比大洋要小得多,海峽是溝通兩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地球上的大洋 共分為四大洋。

  互動8:

  提示:學生說出四大洋的名稱,并在地圖上指出四大洋所在的位置。

  將全班同學生分成四大組,鈄每大組的學生分別改名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然后分組合作進行“自述”的演講活動。

  點撥:太平洋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大西洋“S”形,第二大洋;印度洋屬第三大洋;北冰洋最小最淺,緯度也最高。

  互動9:

  提示:每大組選一名代表領走自己所屬的輪廓模型,并按面積大小排隊。學生排隊后再按順序?qū)⒆约旱拿Q寫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把大洋名稱填入勾勒的幾何圖中。

  明確:讓學生掌握大洋的面積大小順序并準確訓記相應的位置。

  四、達標反饋

  選十一名同學分別拿一張模型,拼成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分布圖

  五、歸納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地理分布、各大洲的分界及各大洋的特征。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3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本節(jié)課是前兩節(jié)氣溫和降水知識的概括綜合,也是前兩節(jié)知識的延伸與深化,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加強環(huán)境教育。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了解“氣候”的概念并能區(qū)別“氣候”和“天氣”,世界上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氣候?qū)ιa(chǎn)和生活的影響。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說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學會收集有關氣候的數(shù)據(jù),運用圖片、地圖、填表、觀察、比較、歸納總結(jié)、探究的方法獲取知識。利用率達100%。

  3、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觀察圖片地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探討,學會與老師合作、學生合作,能舉例說明氣候?qū)θ祟惿a(chǎn)和生活的影響;勇蔬_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以及對氣候災害預防和減災。討論活躍熱烈又有序,提出問題、探究意識積極性高。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認與引導:認識氣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加強環(huán)境意識的教育。認同率100%。

  (教學目標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慮本課教學的思路,有利于課堂教學評估,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各教學目標之間是協(xié)同和合為一體的。)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對氣候影響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不容易準確分析各類型的氣候特征及分布。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探究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錄像: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教師:

 。1)同學們是否去過或看到過這些地方?你能從畫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氣候?

 。2)同學們通過觀察,你們對氣候是如何理解的?

  (3)誰能描述我們南通的氣候特點嗎?

 、日l能知道氣候與天氣有什么不同?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探究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學生: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教師:設疑世界上有多少種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圍,比較各地的氣溫和降水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圖表。

  學生:邊歸納總結(jié)邊填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chuàng)設學生發(fā)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jié),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探究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像:觀看資料:(1)氣溫、降水量圖;(2)實例。

  教師:提問,比較各地氣候有何特點?說明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總結(jié)。

  教師:最后歸納,氣候受地形、緯度、海陸等因素的影響。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fā)問,然后小組討論匯報,歸納總結(jié)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動四: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1、學生:從舉例、自身體驗出發(fā),氣候?qū)Σ煌胤饺藗兊纳、生產(chǎn)的影響。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思考活動題。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實例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世界氣候的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2)海陸位置(3)地形等

  氣候?qū)θ祟惢顒拥挠绊?/p>

  (1)生產(chǎn)活動(2)生活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判斷表示天氣還是氣候:

  狂風暴雨( )晴空萬里( )

  四季如春( )春光明媚( )

  填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海南終年如夏,南通四季分明。( )

  (2)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

 。3)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

  探討: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樣做?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學生姓名(略)

  八、反思與點評記錄

  本堂課不是傳統(tǒng)的45分鐘的上課,而是有上課前準備活動。學生為了上好這堂課要收集的有關氣候問題的資料來作為自己的觀點。課后還有相關知識的開放題。

  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的深層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這堂課的教學不落俗套,是教學方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教師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2、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學難點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

  2、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教學方法

  活動探索式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這一稱呼是否正確呢?

  活動一:

  下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半球,平分幾次之后,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過渡并提出問題:所以,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的星球應叫什么?(水球),我們的先人為何叫地球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nèi)討論。

  小結(jié):

  由于古人缺少對地球面貌的整體認識,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所以才稱作“地球”,既然已經(jīng)叫了那么長時間地球了,也沒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對于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這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我們要有所把握,絕不能習慣成自然。

  活動二: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按自轉(zhuǎn)方向撥轉(zhuǎn)地球儀,閉上眼睛,用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咱們看看每次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復幾次取平均值)

  小結(jié)并提出問題:

  通過上圖,我們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jié)論,它們是均勻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有何不同?(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活動三:

  1、出示各大洲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

  2、請每小組同學選派代表逐一介紹其名稱、由來,面積排序,并用磁釘釘在底圖相應的位置上,同時說出相應位置的四大洋名稱及面積排序。

  訓練:

  通過觀察地球儀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相連的大洲及其分界線(亞-非)

  2、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

  3、被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北美、亞洲)

  4、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個洲圍繞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熱帶,又有溫帶,還有寒帶的大洲是?(亞洲、北美洲)

  7、練習一筆畫世界

  8、在世界簡圖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稱

  9、《同步訓練》練習題

  總結(jié):地球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它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請同學們舉例說明陸地和海洋對我們?nèi)祟惖纳嬗泻我饬x?作為地球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你覺得應該怎樣去做呢?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讓學生了解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

  2.了解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zhì)的形成原因。

  3.讓學生理解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讓學生認識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和人為原因,并認識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與資源開發(fā)的辦法與經(jīng)驗。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2.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后果。進一步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教學重點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2.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成因。

  教學難點

  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zhì)的形成原因。

  教學方法

  導學法、談話法、講述法相結(jié)合。

  教具準備

  1.有關課本插圖和圖像資料或多媒體教學軟件。

  2.掛圖或投影片——黃土高原的位置,中國水土流失分布圖。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有960萬k㎡的陸地面積。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景觀不同。下面我們看一段電視片斷(播放黃土高原的電視片)看一看這是什么地形區(qū),主要地貌有哪些?(黃土高原地貌有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引出新課。

  板書: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qū)——黃土高原

  [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黃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qū),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然后教師可根據(jù)有關資料把黃土高原給學生簡單介紹。

  板書:一、世界的黃土堆積區(qū)

  承轉(zhuǎn)過渡: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山西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甘肅省。在這片廣闊的區(qū)域內(nèi)黃土的厚度一般超過100米。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別的地方?jīng)]有?請同學看課本第57頁活動2題,分組討論,尋找答案。學生分析討論后教師通過提問來了解情況,然后幫助學生歸納總結(jié)。

  關于黃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黃土是從哪里來的呢?科學家曾經(jīng)提出過很多假說:有“風成說”“水成說”“風水雨相說”。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zhì)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其證據(jù)是:

  1.“黃土的厚度均勻”說明黃土是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流水沖來的。

  2.“從西北向東南顆粒越來越細”說明帶來黃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3.“黃土高原黃土的礦物質(zhì)成分與堆積地方的基巖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與中亞、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礦物成分相同。”說明黃土不是本地產(chǎn)生,有可能是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

  4.“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說明黃土不是當?shù)貛r石風化逐漸形成的,而是外來的。

  板書:黃土高原黃土物質(zhì)的來源——“風成說”

  承轉(zhuǎn)過渡:同學們,我們從電視片和課本插圖“黃土高原景觀”中可知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是黃土高原地區(qū)典型的地貌,三種不同的類型同時也顯示了黃土地區(qū)被流水侵蝕的不同程度。(教師可把三種地貌給學生簡要介紹)為什么會這樣呢?下面我們來學習:

  板書: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書)

  首先讓學生讀圖“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進行歸納總結(jié)。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zhì)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流速越快,對地面物質(zhì)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黃土丘陵區(qū),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達30°,坡長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長。每年每公頃流失25噸~100噸,甚至225噸以上。

 、诮涤。產(chǎn)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chǎn)生地表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黃土高原地區(qū)降水集中在7、某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劇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質(zhì)組成。黃土高原幾乎為黃土所覆蓋,黃土多為風積物,土體疏松、多孔隙,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干燥時較堅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蝕后易崩解,抗蝕力很低。

 、苤脖弧__到一定郁閉度的牧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強。

  為了使學生對這個問題認識的更清,可讓學生閱讀圖“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在讀圖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以下三點:①三個實驗中植被狀況差異;②燒杯內(nèi)水量多少;③燒杯內(nèi)沙土的情況。從而得出:植被覆蓋率越高,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就越強,水土流失狀況相對就不會特別嚴重。

  2.人為因素

  讓學生閱讀圖的對話,分組討論認識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

  這段對話表面上看起來是矛盾的。因為男孩的意思是“千溝萬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卻認為“水土流失造成千溝萬壑”。實際上這兩個孩子的話都有道理,只是所處的時間平面不同,女孩站在歷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則是針對目前狀況來講的,同時這也說明了黃土高原已經(jīng)形成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性循環(huán),這也同時說明人類在這個循環(huán)當中始終起到了“引發(fā)”和“加劇”作用。具體有哪些讓學生回答,教師幫助他們總結(jié)。

 、贇Я、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wěn)定的地形。同時,將大量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轉(zhuǎn)過渡:同學們,我國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米。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同學們閱讀圖,找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的分布,并根據(jù)圖上信息,分析這些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導學生確定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除了黃土高原外,還包括哪些地區(qū),請學生描述。

  第二,讓學生從地形、地勢著手,看一看這類地區(qū)分布在哪些地形區(qū)內(nèi),又在第幾級階梯上。

  第三,讓學生看等降水量線,觀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其降水量分布情況。

  最后歸納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一般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地形一般為山區(qū),地表坡度較大。

  [課堂小結(jié)]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物質(zhì)的來源有很多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支持。因黃土多為風積物,遇水侵潤后易崩解、抗蝕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黃土高原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嚴重,會帶來什么后果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反饋練習]

  1.填空

  (1)黃土高原東起、西至、南連、北抵。跨越、 、 、等省區(qū)。

  (2)黃土高原黃土物質(zhì)是由作用形成的。

  2.選擇題

  (1)關于黃土高原敘述正確的是( )

  A.黃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廣泛的地區(qū)

  B.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泛的地區(qū)

  C.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

  D.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許多山間小盆地

  (2)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

  A.黃土坡B.黃土塬C.黃土峁D.黃土梁

  3.簡答題

  簡述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1)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山西、陜西、寧夏、甘肅。(2)風力

  2.(1)BC (2)BCD

  3.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人為因素:毀林開荒破壞了植被,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qū)——黃土高原

  一、世界的黃土堆積區(qū)

  1.位置和范圍: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晉、陜、寧、甘等四省區(qū)。

  2.黃土物質(zhì)成因:“風成說”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zhì)組成)、植被等。

  2.人為因素

 、贇Я、毀草開荒破壞了植被;

 、陂_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

  活動與探究

  結(jié)合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xiāng)是否有水土流失現(xiàn)象,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決方法。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zhì)之一。

 。壑R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注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游)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說明一到兩種現(xiàn)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jīng)緯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nèi)容詳略的關系。

  2.在經(jīng)緯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tài)。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么是圖例?

  指導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說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shù)字,又稱注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盡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fā),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游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制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制的平面圖,點撥后說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jié)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diào)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guī)范準確,特別是注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閱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么樣的地圖?

  2.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huán)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閱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說明。

  點撥

  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情況后點撥。

 、偃祟惖纳a(chǎn)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布圖、農(nóng)作物分布圖、工業(yè)區(qū)或工業(yè)城市分布圖、鐵路、公路分布圖、旅游景點分布圖、商業(yè)中心分布圖、政區(qū)圖、軍事地圖等。

 、诟鶕(jù)地圖的內(nèi)容,通?梢詣澐譃槠胀ǖ貓D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jīng)濟一般特征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jù)專門用途著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xiàn)象的地圖。

 、垭S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制中的廣泛應用,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涌現(xiàn),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xiàn)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jù)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后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jié)合,養(yǎng)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倏春椭浮趫D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谧x和寫——生疏地名反復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巯牒驼f——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后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說話”,把“啞圖”變?yōu)椤盎顖D”。

 、茏兒彤嫛兪侵冈诘貓D上獲取的信息,要善于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著畫、默著畫、反著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xiàn)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xiàn)象)、繁化簡、圖配文、創(chuàng)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里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地圖,為什么?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

  根據(jù)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nèi)容,強調(diào)養(yǎng)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作業(yè)布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jié)合現(xiàn)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區(qū)的氣候差異地;

  2、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qū);

  3、了解影響氣候的幾個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學習重難點:

  1、世界主要氣候的類型及分布。

  2、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學法指導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個別指導重點點拔。

  導學過程:

  1、請同學們結(jié)合前兩節(jié)學習的知識,能說出來“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

  2、天氣的特點是什么?氣候的特點是什么?

  3、課本p57的A、B、C三幅圖是描述哪些地區(qū)的氣候的?

  4、其中A、B兩幅圖中,都有“一年到頭”這幾個字,同學們想一想,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還是一般而言呢?

  5、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天,常用到氣溫、降水、風、云、霧等要素。從圖3.22的談論中看,人們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一般只注意哪兩個要素?你們能用一句話概括當?shù)氐臍夂蛱攸c嗎?

  6、在前兩節(jié)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世界上氣溫和降水的地區(qū)差異很大,同學們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區(qū)溫度高,哪些地區(qū)溫度低?哪些地區(qū)降水量多,哪些地區(qū)降水量少?

  7、課本p58,看圖3.23能說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氣候類型。

  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哪些影響?

  達標檢測:

  1、課本p58活動題2。

  2、課本p59—60活動題1、2、3、4。

  3、課本p61—62活動題2、3、4。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我采用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方法,得出影響氣侯的主要因素,由淺入深,易化難點。

  2、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來有困難,通過小組間的互助學習加深理解。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重點)

  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經(jīng)線、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jīng)線、緯線、兩極和赤道。

  3、使學生知道經(jīng)度、緯度的確定方法(難點),記住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重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讀圖分析和啟發(fā)式談話法、電化教學法。

  ○教學時間:

  約分鐘。

  ○教具:

  地球儀、經(jīng)緯儀、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若干(學生每人或兩人一個)

  ○教學過程

  第一章地球(板書)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板書)

  導入語:宋代文學家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地球”。但是,作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對地球還知之甚少。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地球的“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們就先來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況,首先學習“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ò鍟

  1、地球是什么形狀的?(看地球衛(wèi)星照片和圖1、2地球的大小示意圖后回答)

  地球形狀是:球體。

  2、地球的球心、極半徑、赤道半徑和周長在哪里?

  答:[結(jié)合經(jīng)緯儀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從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叫作地球半徑。其中,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半徑,叫極半徑;從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點的半徑,叫赤道半徑。地球的周長叫赤道。赤道正好處在北極和南極的中間。

  3、赤道半徑和極半徑相差多少千米?[看課本圖中注釋的具體數(shù)字回答]

  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兩者相差21千米?梢姷厍蚴且粋兩極稍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但由于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的時候,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人們?nèi)园训厍蚩醋髡蝮w。)

  4、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地球表面積分別是多少?

  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5、課堂練習:現(xiàn)在請大家在筆記本上把表示地心、兩極、赤道和極半徑、赤道半徑的圖畫出來。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板書)

  1、什么是地球儀?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儀。

  2、[出示地球儀]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由哪幾部分組成?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球體、地軸組成的

  3、地球儀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還有經(jīng)線、緯線、南北極。

  4、地球儀是圍繞什么轉(zhuǎn)動的?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地球儀是繞地軸轉(zhuǎn)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讓學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到南極和北極,并指示給旁邊的同學,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確。)

 。1)教師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zhuǎn),讓地球儀自西向東(即自左向右)作逆時針轉(zhuǎn)動。告訴學生面對地球儀如何識別東、西、南、北4個方向。

 。2)(做一做)先后請幾位學生上臺演示地球自轉(zhuǎn),并在地球儀上指出東、西、南、北4個方向。

 。3)只知道東西南北,還無法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利用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網(wǎng)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知道排號和座號才能找到座位一樣。經(jīng)緯網(wǎng)是由緯線與經(jīng)線構成的。

  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軸?(沒有,是假想的)

  6、課堂練習:

  (1)地球是自西向東繞地軸運動的。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三、緯線和緯度(板書)

  [引入]地球儀上有許多縱橫交織的線,你知道哪些是經(jīng)線,哪些是緯線嗎?現(xiàn)在我們來識別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線和緯線。

  1、什么是緯線?(讓學生在課本上找出緯線的定義,并讀出來。)

  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與經(jīng)線垂直相交,并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

 。ㄗ寣W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出緯線指示給同學,請對方判斷正確與否。)

  2、緯線是什么形狀?是半圓,還是圓圈?圓圈。

  3、緯線指示什么方向?是東西方向,還是南北方向?東西方向。

  4、所有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義)是什么?(結(jié)合經(jīng)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在兩極的中間,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它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6、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結(jié)合經(jīng)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緯線長度逐漸縮短,到兩極縮成一個點。

  7、緯線有哪些特點?(展示經(jīng)緯儀,學生觀察回答)

  緯線的特點:圓圈、長度不等、指示東西方向。

  8、在地球儀上大家可以畫出多少條緯線?人們是怎樣區(qū)別每一條緯線的?

  [邊指示邊講解]在地球儀上可以畫出無數(shù)條緯線。為了區(qū)別每一條緯線,人們給緯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shù),即緯度。(這就好像給每條緯線都起了名字,我們就能區(qū)別它們了。)

  [多媒體展示圖片]“緯線與緯度示意圖”。

  9、哪條緯線是零度緯線?南北半球是如何劃分的?

  人們把赤道定為零度緯線,它把地球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10、緯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極點。

  11、赤道南北兩側(cè)的緯線在名稱上有什么不同?他們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

  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字母“N”來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字母“S”來表示。

  [板書] 北緯——N,南緯——S

  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緯20度和南緯20度可分別表示為:20°N,20°S 。

  13、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shù)分別向北、向南排列,它們的度數(shù)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北緯度越向北度數(shù)越大;南緯度越向南度數(shù)越大。(多媒體圖示變化規(guī)律)

  14、人們通常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分成低緯、中緯和高緯三部分。其中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板書:低緯、中緯和高緯] [多媒體展示] “低、中、高緯度示意圖”。

  課堂練習:讓學生將課本、練習冊或教師給出的練習紙(多媒體課件更好)中的緯線緯度指讀或標注出來。

  [示例題]請問北京(40°N)處于什么緯度帶?中緯度。

  [示例題] 中國和南極洲分別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中國在北半球;南極洲在南半球。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道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

  2、在地圖上正確辨別方向;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根據(jù)比例尺,量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能夠根據(jù)地圖的圖幅大小、所示范圍大小,正確選取比例尺。

  3、了解地圖的制作原理和地圖的分類;實例引導讀圖嘗試,學會判定生活中地圖上的方向。

  4、體驗演示判定方向的快樂;領略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大小、內(nèi)容詳略的關系。

  教學方法

  以學案為載體,實行小組教學形式,實施零距離課堂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水平,設置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四四方方一張紙,世界各地都容納,有山不能爬,有水它不流。”—引出“地圖”!暗貓D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之一。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繪制地圖的一般方法

  1、自主學習:

  讀圖1—7和圖1—8,思考:

  (1)、是不是圖中那所學校象圖中的那樣?畫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要用一張象校園那么大的白紙來畫嗎?

  (2)、把校園中的事物象畫美術作品那樣真實地畫在紙上嗎?

 。3)、如何讓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學樓?哪里是運動場?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ū壤撸,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

  同的地物(圖例),并用文字、數(shù)字標明(注記)。

  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縮小,并用_______畫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為一幅地圖。

  鳥瞰圖—平面圖—地圖

  學習任務(二)地圖的分類

  1、自主學習:讀第7頁第一段,思考:地圖都有哪些種類?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肥城市各年齡段人口統(tǒng)計圖》、《山東省河流分布圖》各屬于哪一類

  地圖?

  一般來講,閱讀地圖時,應先看圖名,知道地圖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接下來是看圖例,了解地圖內(nèi)容的表達方式怎樣;閱讀地圖內(nèi)容時,應該是先整體,后局部,先綜合,后要素。盡量多地發(fā)掘地圖內(nèi)容,達到“圖”盡其用的'目的。

  盡管地圖的種類多種多樣,內(nèi)容不一,但每幅地圖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地理事物后,用符號、文字來表達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圖必須具備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學習任務(三)方向判定

  1、自主學習:讀課本第7頁,思考下列問題

 。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圖上的方向:

 、倨胀ǖ貓D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側(cè)“米”字形示意圖中標出。

  ②指向標地圖中如何判定方向?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A·

  B·

  右圖中A點在B點的_______方向。

  指向標地圖中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箭頭前方為北,后方為南;箭頭左方為西,右方為東。

  正北方

  通過實踐明確方法:

  1、扭身子不如扭圖

  2、指向標太小可放大

  3、為求精確可平移指向標

  學習任務(四)比例尺

  1、自主學習:請大家自主學習第8、9頁,完成下列問題

 。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可以用、和三種形式表示。三種表示方式的轉(zhuǎn)換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______________

 。3)如何比較比例尺的大。浚ㄓ煞质酱笮〉谋容^規(guī)則,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較規(guī)則)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內(nèi)容的關系:

  北京市地圖

  中國地圖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圍大小

  表示內(nèi)容詳略

 。1)兩幅圖的比例尺哪個大?哪個。

 。2)兩幅圖表示的范圍哪個大?哪個?

 。3)兩幅圖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圖詳細?哪幅圖簡單?

  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nèi)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nèi)容就越

  分母

  比例尺

  表示實際范圍

  內(nèi)容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簡略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詳細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醫(yī)院在學校的______方向。

 。2)小明從水電站步行到學校,速度為每分鐘50米,則大約分鐘可以到達。

  解析:(1)首先要看地圖上有無指向標。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根據(jù)指向標所指的

  北方確定方向,把指向標平移到學校,可判定醫(y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

 。2)先量得水電站到學校的圖上距離為2cm,代入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實地距離=2/1﹕20000=40000cm),即400m,用距離/速度(400/50=8)即得出時間。

  答案:(1)東南方(2)8分鐘

  2、下列四幅圖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解析:一般說來,在地圖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的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故D符合題意。

  3、完成教材10頁活動題1、2、3、4、5。

  充分用好圖中的比例尺數(shù)據(jù),并可提供沒有比例尺但圖幅大小相同但范圍明顯不同的兩幅地圖來對比,以深化認識。

  通過減0后明確1厘米代表的實地范圍,以乘法口算即可。

  四、總結(jié)梳理歸納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學會看地圖,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們要學會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記住并應用比例尺定義、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轉(zhuǎn)化、大小等,初步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工具”的觀念,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

  五、鞏固練習,達標檢測:

  能力訓練P7基礎鞏固:2、3、4、5綜合運用1、2、4、5

  六、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學地理

  一、學會看地圖

 。ㄒ唬┑貓D的制作與分類

  1、制作2、分類

 。ǘ┑貓D的三要素:

  1、方向: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地圖:根據(jù)指向標定方向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1)表示方法: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2)比例尺大小與內(nèi)容簡略的關系

  這節(jié)課重點在比例尺,與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密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稍一粗心就會做錯,所以這節(jié)課重在理解,讓學生自己動腦得出結(jié)論。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概況,知道國界線的劃分情況。

  2、了解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劃分情況,掌握主要的發(fā)達國家。

  3、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世界主要的國際組織

  學習重點

  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主要內(nèi)容

  1、國家和地區(qū)。

  提問: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小的國家?最大俄羅斯,最小梵蒂岡。據(jù)圖找出世界面積前六位的國家,記住他們所在的大洲,首都和輪廓特征。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印度。找出人口占前十位的國家,找出所在的大洲,看看哪一個洲的人口最多。

  最大的地區(qū):格陵蘭島。

  政治制度: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補充:國界線的'劃分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有的依據(jù)山脈、河流、海洋,經(jīng)緯線等自然情況劃分,有的根據(jù)語言、民族、總結(jié)等社會經(jīng)濟情況劃分。如美國和加拿大,智利和秘魯?shù)。世界各國無論大小,貧富,一律平等。

  2、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劃分標準: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發(fā)達國家:北半球的北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

  發(fā)展中國家:北半球的南部,南半球:中國,印度。

  強調(diào):南北對話就是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對話,北代表發(fā)達國家,南表示發(fā)展中國家。近年來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迅速,如亞洲的韓國,印度的計算機軟件產(chǎn)業(yè)等。這一課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要掌握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所在的大洲和位置,輪廓等特征。

  3、國際合作。

  讀課本,明確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fā)展中國家需要:資金,技術,人才。

  發(fā)達國家需要:資源,勞動力,土地。

  世界主要的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世界貿(mào)易組織、歐盟、奧林匹克運動會等。

  聯(lián)合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總部在美國的紐約。五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

  補充:掌握世界主要組織的英文縮寫,標志,主要職能等。

  總結(jié):本章主要講述了國際合作和發(fā)展的知識,重點是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合作,要掌握世界主要的國際組織,如聯(lián)合國,奧林匹克等。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2-04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01-05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5篇02-15

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6-01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設計:澳大利亞08-26

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教案(精選10篇)09-06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04-09

七年級地理教案10-27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