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學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從日,F(xiàn)象中總結(jié)出聲音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設計出“無噪聲書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體會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題目,改進生活。
科學知識目標:能用自己的'話描述“樂音”和“噪聲”。能舉例說明噪聲的危害和減少噪聲的方法。能舉例說明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預備:搜集有關聲音作用、噪聲危害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進: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給我們傳來很多信息,幫助我們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動一:聲音能告訴我們什么?
1、觀察圖中的圖片,聲音告訴我們什么?
2、討論聲音還有什么用處?把自己知道的與同學交流。
3、什么樣的聲音令我們煩躁?
三、活動二:減少噪聲
1、組織學習科學在線
2、討論:噪聲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3、講解:噪聲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至公害,人們在減少噪聲危害方面想了很多辦法:路上圖標(禁止叫嗽叭);耳機內(nèi)放上厚厚的墊子;馬路兩旁種很多樹木。
講解:馬路兩旁的樹木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還可以降低噪聲的強度,這是由于濃密的樹葉有很強的吸音能力?茖W實驗證實:10米寬的樹帶能使噪聲減弱30%,20米寬的樹帶可以使噪聲減弱40%。
4、提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
五、拓展
設計一個“無噪聲書房”,用文字或圖表示出來。
設計前引導學生:設計前要考慮什么材料有利于減少噪聲?地墻壁、門窗、地面等應選擇什么材料?“無噪聲書房”對四周環(huán)境有什么要求?
五、總結(jié)全課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魚兒游呀游
二、活動目的:
1、認識魚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2、 學習部分和整體的配對。
3、認讀魚字。
4、幼兒喜歡集體游戲,體驗其中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各種各樣的魚、魚兒歌、大整塊的魚兒圖板和部分圖板。
四、活動過程:
。ㄒ )開始部分
師生互相問候,可采用視唱的形式。出示節(jié)奏卡,先與幼兒一起復習卡上生字并引出“魚”字。按節(jié)奏卡打出節(jié)奏。
(二 )中間部分
(1)和幼兒一起到自然角觀察魚,請幼兒一邊欣賞魚兒游泳的`姿態(tài),一邊描述魚兒的外形特征,觀察魚兒是怎樣睡覺、怎樣吃東西,吃啥東西,并模仿魚兒的游泳動作。
(2)出示大的魚兒圖板,和部分魚兒圖板,并學習配對。
。3)自編故事(邊講述邊操作)—有一條美麗的小河,藍藍的河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有光滑的鵝卵石、柔柔的水草,看,游來了一條漂亮的黃色魚兒,一條魚兒多孤單,它很寂寞。沒關系,這時又游來了一條紅色的魚兒,“你好!美麗的朋友。”“你好,咱們一起玩吧!”不多久,又有來了各種各樣五彩斑斕的魚兒,河水里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開心心的做了朋友。
(三)結(jié)束部分
“大家在一起是多開心快樂的一件事情,讓我們一起聽一段音樂吧!幼兒可以分組,按音樂做動作,做游戲。從而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老師,我愛您(幼兒園中班活動)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滾動各種物體,探究能滾動的物體的形狀特征。
2.嘗試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滾動的物體變得能滾動。
活動準備
1.玩具城(能滾動和不能滾動的玩具或物品若干)。
2.貼有能滾動或不能滾動標識的大筐各一個。
3.以小組為單位,給每組提供操作材料,進行不能滾動變滾動的嘗試。
4.幻燈片。
5.筆、紙、雙面膠、柜子、幼兒使用的桌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玩玩具,引出"滾動"。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小禮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歡。(把玩具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
師:請把小椅子下的禮物拿出來,玩一玩!(幼兒玩玩具)。
師:剛才你們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說出"滾動"。 幼:皮球可以拍。師:皮球除了可以拍還可以怎么玩呢?幼:還可以滾?師:你們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滾動的?)
二、圍繞"滾動和物體形狀的關系"討論交流。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能夠滾動的物體它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
總結(jié):原來這些能夠滾動的物體它的形狀都有圓形的一面所以能夠滾動。
三、幼兒設計標志
1、幼兒想象用什么標志表示"滾動"和"不滾動",為下個環(huán)節(jié)鋪墊。
師:其他的禮物就是不能滾動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老師設計標志,你們覺得"滾動"標志應該怎么來表示呢?(幼兒想象,說出好的標志馬上采用其想法,并畫下來。)
師:"不會滾動"的標志又應該怎么表示?(幼兒想象,教師畫下來。)
四、幼兒送玩具回家
1、送禮物回家
師:禮物要回家嘍!請小朋友將能夠滾動的禮物送到貼有滾動標識的筐子里,不能滾動的禮物送到貼有不能滾動標識的筐里。(教師檢查幼兒是否送錯,幼兒自己糾正。如:我覺得這件禮物有疑問?)
五、嘗試讓不能滾動的物體變得能滾動
1.明確任務(每組分別提供報紙、硬紙、橡皮泥、氣球、兩個半圓,可以滾動的器皿,雙面膠也帶去)。
師:剛才我們說到,滾動的物體都有圓形的一面,徐老師還提供了一些物品,我們看看它們能不能滾動?(幼兒回答:不能)
師:今天我們就要挑戰(zhàn)這個任務,把這些不能滾動的物體變得能滾動,請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進行嘗試,成功了舉手告訴我哦。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滾動嘗試
總結(jié):小朋友們都想出了好辦法,你們真棒!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運用了滾動。
六:結(jié)束:滾動樂園
出示幻燈片
師:哇,原來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運用到了滾動,現(xiàn)在讓我們回自己教室去找找,教室里有哪些物體也能滾動吧!
科學教案 篇4
科學概念: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過程與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lián)系起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養(yǎng)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尺子深處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變化能引起音高的變化。
【教學難點】能通過柱狀圖分析出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引起音高的變化。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把鋼尺、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鋼尺,如何使鋼尺發(fā)出聲音呢?請同學上來試試。
2.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他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會發(fā)生變化嗎?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長短與音高的關系。
1.假設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我們?nèi)绾蝸眚炞C這個實驗呢?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方案:
。1)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
(2)實驗前先進行預測,根據(jù)鋼尺伸出桌面的變化,音高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預測的理由是什么?
。3)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注意區(qū)分尺子敲擊桌面發(fā)出的聲音和尺子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表示)及時記錄下來。)
2.教師一邊講解實驗注意事項,一邊演示分組活動:
出示記錄表格新課 標第 一網(wǎng)
尺子伸出左面的長度(厘米)我想到的(預測)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變化順序
音 高振動的快慢音 高振動的快慢
3.整理數(shù)據(jù):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好“我們的觀察柱狀統(tǒng)計圖”的表格,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合法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guī)律嗎?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三、課后延伸
音量、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發(fā)生變化嗎?
教學后記:
本課是單元的難點,引領學生探究時,確實是障礙重重。首先,尺子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較輕,學生的習慣還是沒過關,做不到安安靜靜地做實驗,給聽音帶來了不便,第一個實驗中,撥尺子的方法也是必須注意的細節(jié),一定要用一只手用力地在桌子邊緣處按住尺子,防止撥動時尺子敲打桌面發(fā)聲,干擾實驗。其次,部分學生觀察能力的限制使探究活動一再走入低谷,聽出用力不同,尺子發(fā)出的聲音強弱不同后,再問:“兩次實驗中尺子的振動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沒有人能答得上來,再重復實驗,也只有少數(shù)學生注意到“振動的距離”不同,此時乘機讓學生用手的動作模仿了一下,給出了振幅的概念,覺得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注意到這一不同,進行了第三次實驗觀察,這才堪堪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再后面,就更加舉步維艱了,首先,用四個杯子聽音,有一部分對音樂不敏感的學生根本聽不出來,為強化學生對音高的感知力,我覺得可以用一種樂器先來讓學生聽聽高低不同的音,效果也許會好一些(我在四年級只有一個班級,這階是沒法試了),然后,橡皮筋拉得不同長的音高音低,也有許多聽不出的,同樣的,用眼睛,也沒有幾個學生能看出橡皮筋振動地有快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結(jié)論得出,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學生有太多的不確定
教學后記:
按書中的材料,只能得出不同的物體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這樣的概念,要再細化,比較難(本來說預期他們了解金屬傳播能力最強的)。而且鋁箔紙棒,做起來很難,要特地去買材料,我把這個材料改成鉛絲了。
土電話是非常好玩的一個實驗內(nèi)容,我把教材里的線加長,加長到30米,讓學生對著話筒輕輕說話,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聽筒里能聽到!這比在教室里進行實驗要好得多,因為在教室里,本來就能聽到互相的說話聲嘛,還要電話干嘛!好玩之余,學生也對固體傳聲能力比空氣強得多有了很深的印象。
材的這一個認識還不夠,所以在課堂中也沒有讓學生來證明,只是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無意之間有了一個手握正在振動的音叉而使得聲音停止的一個發(fā)現(xiàn),學生也正好利用這一個發(fā)現(xiàn)證實了物體的振動會產(chǎn)生聲音,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就消失。
思考一: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里的活動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沒有讓每組學生都有實驗的機會。)學生在教師的演示實驗中思考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思考二: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發(fā) 現(xiàn)
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jié)果,并對結(jié)果作簡單的分析。
4.分組實驗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1)如何使橡皮筋發(fā)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
。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呢?
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fā)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fā)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
四、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發(fā)生變化嗎?
5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對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進行完整的實驗研究。
2、能從研究結(jié)果中發(fā)現(xiàn)新的研究問題。
3、能通過研究找出對種子進行分類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規(guī)范、美觀的.種子標本盒。
二、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制訂較規(guī)范的實驗方案。
難點:同重點。
三、課前準備
豆種、布、等配套實驗材料。
四、教學課時:2 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開始到撰寫實驗方案部分。第二課時,完成交流及總結(jié)部分。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種子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萌發(fā)?
(二)指導學生探究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
1、讓學生展開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的結(jié)果。
3、學生分小組觀察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種子。
4、學生進行猜想。
5、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1) 學生制訂實驗方案。
。2) 學生交流各自的實驗方案。
。3) 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
。4) 歸納小結(jié)。
6、讓學生提出還想研究的問題。
7、讓學生閱讀 “科學在線”的內(nèi)容。
(三)指導學生制作種子標本。
六、板書設計
1、小苗的誕生
適當?shù)乃?/p>
適當?shù)臍鉁?/p>
陽光
2、 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一、 教學目標
1、能與其他同學共同研究三種土壤的主要差別。
2、能正確使用實驗法研究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從而推測出三種土壤的保
水能力。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有些變化比較明顯,有些變化不太明顯。
植物變化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芽、生長、開花、結(jié)果等方面。
植物變化是生命體特征之一。
過程與方法:
能用測量方法比較葉大小,能用數(shù)據(jù)記錄植物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夠關注周圍植物變化,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變化記錄表。
【教學重點】觀察記錄描述植物變化。
【教學難點】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變化記錄表。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把尺子,4張不同大小葉片,記錄表。
教師準備:一些樹木四季變化圖片,帶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學過程】
一、怎樣觀察植物變化
我們知道,春暖花開季節(jié),許多植物很快地進入生長期,發(fā)芽、長大、開花結(jié)果。秋天里,從開學到現(xiàn)在,好幾個星期過去了,校園里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可結(jié)合第2課課外作業(yè)及學生精彩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探究欲。)
討論:我們可以觀察植物哪些變化?我們怎樣觀察?
首先得測量樹干是否變粗了,我們得在樹干同一高度連續(xù)測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級孩子尚未接觸過平均值數(shù)學解法);過一個階段再同樣測量進行記錄。能不能看出樹干變化呢?
數(shù)數(shù)每天有多少落葉。菊花花苞長得怎么樣了?
狗尾草會枯死嗎?樟樹果實又是怎樣變化呢?
二、觀察葉生長變化
可以測量一條樹枝上最大葉子、最小葉子和中間大小葉子長度或?qū)挾,并做好記錄,看一個階段后它們分別有什么變化?還可以觀察樹葉其他變化。
從一棵樹樹葉大小不同、軟硬不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從一片樹葉顏色變化過程中,我們又知道了什么?
三、實地觀察記錄植物莖、葉
1、活動:根據(jù)討論結(jié)果,我們分小組按計劃到校園內(nèi)進行觀察,記錄下第一手資料。(活動時間約15分鐘)
2、交流:匯報我們觀察數(shù)據(jù),思考這些數(shù)據(jù)能說明什么問題?
落葉數(shù)量說明什么問題?一條樹枝上有大小不同樹葉,說明什么問題?如果以后測量得到數(shù)據(jù)變化很大,說明什么?如果變化不大,又怎樣理解?
四、記錄一種植物變化情況
我們還可以同時觀察田野、路邊和家里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就這樣一直觀察你所選擇那棵樹或草,觀察它們在秋冬季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把觀察結(jié)果記錄在表中,你能做到嗎?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3.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認識到不同物質(zhì)、同質(zhì)不同色的物質(zhì)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是做好水和油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油、水、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火柴、石棉網(wǎng)、三腳架、彩色筆或墨汁等。
【學案】
《4吸熱和散熱》學案
一.我看書:看書,熟悉課的內(nèi)容。
二.我思考: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找兩個同樣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側(cè)挖一個小圓孔,再剪同樣大小的一個紙板和一個金屬板,如書24頁圖示,準備實驗用。
2.觀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熱板的顏色,想一想為什么是黑色的?
3.你注意過住沙漠地區(qū)人的服裝有什么特色嗎?什么會這樣?
四.我總結(jié):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jīng)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做實驗記錄,并畫出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曲線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冷熱變化會導致物體形狀和體積發(fā)生變化。
2.今天我們來研究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現(xiàn)象,好嗎?
(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出示問題也是導入的一個方法,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熱的現(xiàn)象和有關問題有了一些了解。)
二.學習新課
。ㄒ唬┭芯克陀偷奈鼰岷蜕嵝阅
1.質(zhì)疑:我們都知道,給物體加熱,物體的溫度會升高;停止加熱,物體的溫度會降低。那么,如果我們同時給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熱,它們溫度升高的速度會一樣嗎?如果同時停止加熱,它們的降溫速度會一樣嗎?
2.學生預測。
3.實驗一:我們怎樣設計實驗證明?實驗中應注意什么?
。1)學生設計實驗。(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2)師生共同實驗,做好實驗記錄。
①同時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1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
加熱時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谕V辜訜岷螅扛粢环昼姕y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測量6分鐘。
停止加熱后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蹖W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畫出曲線圖。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jié):通過這組對比實驗,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熱和散熱的規(guī)律嗎?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jié)果。
(5)小結(jié):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將溫速度比水快。也就是說,不同物質(zhì)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ǘ┭芯考埌搴徒饘倨奈鼰岷蜕嵝阅
1.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猜測:
3.按步驟做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1)把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再把它們拿回陰涼處,8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jié):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jié)果
。5)小結(jié):這個實驗在次說明金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紙快。也就是說,不同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三.總結(jié)
1.通過油和水、紙板和金屬板的吸熱和散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jié)論?
2.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優(yōu)于液體。
四.作業(yè)
1.完成實驗記錄。
2.調(diào)查:詢問家長,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是否一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2.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通常由于液體。
2.那么通知不同顏色的相同物質(zhì)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否相同?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探究。
二.探究不同顏色、同種物質(zhì)的吸熱與散熱性能
1.提問:不同顏色的同種物質(zhì)吸熱、散熱的性能一樣嗎?
2.學生猜測,提出自己的觀點。
3.提問:怎樣設計實驗證明?
4.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
5.學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6.學生分組實驗。
7.學生匯報數(shù)據(jù),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8.師生共同總結(jié):同一物質(zhì),深色升溫快,降溫也快;淺色升溫慢,降溫也慢。
三.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吸熱、散熱現(xiàn)象
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證明: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不一樣的;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zhì)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也是不一樣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吸熱、哪些地方要散熱?人們是怎樣做的?
2.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3.觀察教材中的插圖,思考這些現(xiàn)象與物體的吸熱、散熱性能有什么關系?
4.學生討論交流。
5.小結(jié):冰箱后面的散熱板漆成黑色是因為深色物體的散熱性能更好;沙漠地區(qū)的人們常穿的白色長袍吸熱性能差,而且寬大的長袍中可形成氣體對流,因此會使人感覺涼爽;海水和沙的吸熱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溫快,海水升溫慢,所以水中涼快,而沙灘溫度高。
四.學生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杯
1.談話:我們通過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zhì)、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zh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你們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嗎?我們要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的保溫杯效果最好。
2.學生討論,設計圖紙,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3.展示交流,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4.評一評:哪個實驗小組設計的保溫杯好?
五.總結(jié)
1.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水快,同種物質(zhì),顏色深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顏色淺的快。
2.不同物質(zhì)、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zh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六.作業(yè)
1.能解釋生活中的利用吸熱和散熱原理的現(xiàn)象。
2.完成實驗記錄。
板書設計:
4、吸熱和散熱
油 快 快
水 慢 慢
不同的物質(zhì)吸熱和散熱的速度不同。
物質(zhì)吸熱快散熱也快,吸熱慢散熱也慢。
深色快快
淺色慢慢
科學教案 篇8
階段一、螞蟻在什么地方
目標:
認識螞蟻生活的環(huán)境
過程:
1、猜想討論:螞蟻會生活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做猜想記錄。,
2、室外尋找螞蟻洞,引導幼兒記錄在記錄紙上。
3、討論“螞蟻喜歡在哪些地方跑來跑去,它們在干什么展示自己的尋找結(jié)果,一起總結(jié)螞蟻生活的地方,螞蟻的活動、工作。
階段二、猜想螞蟻吃什么
目標:
能用自身的經(jīng)驗進行猜想,大膽提出螞蟻吃什么的設想。
準備:
猜想記錄表,驗證記錄表各一張。;
1、討論:人們都喜歡吃什么,你喜歡吃什么?
2、猜想:螞蟻喜歡吃什么,你為什么這么認為?把幼兒的猜想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3、提問:你怎么知道它吃或不吃這些東西呢?與幼兒討論驗證的辦法,總結(jié)幼兒方法。記錄下自己的所要驗證的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去收集材料。
4、階段三、螞蟻吃什么
目標:
了解螞蟻的食性、知道螞蟻的習慣。
準備:
收集的各種食物。如;鹽、糖、餅干等
過程:
1將幼兒帶來的餅干、糖、等食物分別撒在發(fā)現(xiàn)的`螞蟻洞旁。
2、觀察哪里的螞蟻多那里螞蟻少?哪里沒有螞蟻。
5、記錄螞蟻喜歡吃的東西,在猜想圖上為它們做行標記,不吃的畫上生氣的娃娃臉,愛吃的記錄笑臉。
6、觀螞蟻
目標:認識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外形特征、和習慣。了解螞蟻傳遞信息的獨特方式、認識螞蟻的食性、理解害蟲、益蟲、的區(qū)別,了解昆蟲的種類和生活方式,懂得保護益蟲,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并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zhì)是液體。
4、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認識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水是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進一步認識水是怎樣的液體。
教具:
1號抽屜:每組各一杯可樂、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
2號抽屜:培養(yǎng)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礦泉水
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課題 板書:水
二、用感官觀察水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比一比,哪一組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最多?
2、學生實驗,師巡視。
3、匯報觀察結(jié)果。師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
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1、剛才同學們運用鼻、舌、眼睛、耳朵、手發(fā)現(xiàn)了水是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沒有顏色的。請大家拿出1號抽屜中的1號杯,與水比較一下。水是怎樣的。
2、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4、你們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東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點,你是怎么解釋呢?拿出1號抽屜的玻璃,比較一下。
5、學生討論、交流。
6、學生做水流動實驗。
7、水與玻璃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說(硬或軟,形狀上有區(qū)別)
師:玻璃是什么形狀?(學生說長方形)
師:那么水的形狀又是怎樣的呢?
8、學生實驗、討論、匯報。
9、小結(jié)。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10、總給什么叫液體。
四、區(qū)分各種各樣的液體
1、你是如何判斷它們是液體的?大家試試看
2、學生實驗
3、出示: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區(qū)分杯子中的液體?
4、學生上臺,并說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地聞或者嘗。
6、學生說,師小結(jié)。
五、總結(jié)。
板書:
水
看 沒有氣味 沒有顏色 沒有味道 透明
聞 水平面 氣泡 放大 變彎 溶解 沉浮 重量
嘗 會流動 沒有固定形狀——液體
摸
聽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從日,F(xiàn)象中總結(jié)出聲音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設計出“無噪聲書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體會合作的愉快。
愿意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改進生活。
科學知識目標:
能用自己的'話描述“樂音”和“噪聲”。
能舉例說明噪聲的危害和減少噪聲的方法。能舉例說明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聲音作用、噪聲危害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給我們傳來很多信息,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世界。
二、活動一:聲音能告訴我們什么?
1、觀察圖中的圖片,聲音告訴我們什么?
2、討論聲音還有什么用處?把自己知道的與同學交流。
3、什么樣的聲音令我們煩躁?
三、活動二:減少噪聲。
1、組織學習科學在線
2、討論:噪聲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3、講解:噪聲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大公害,人們在減少噪聲危害方面想了許多辦法:路上圖標(禁止鳴嗽叭);耳機內(nèi)放上厚厚的墊子;馬路兩旁種許多樹木。
講解:馬路兩旁的樹木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還可以降低噪聲的強度,這是因為濃密的樹葉有很強的吸音能力?茖W實驗證明:10米寬的樹帶能使噪聲減弱30%,20米寬的樹帶可以使噪聲減弱40%。
4、提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
四、拓展。
設計一個“無噪聲書房”,用文字或圖表示出來。
設計前引導學生:設計前要考慮什么材料有利于減少噪聲?地墻壁、門窗、地面等應選擇什么材料?“無噪聲書房”對周圍環(huán)境有什么要求?
五、總結(jié)全課。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02-22
幼師科學教案02-19
實用的科學教案03-27
精品科學教案03-03
有關科學教案03-15
學生科學教案03-22
火科學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