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科學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很多動物都要產(chǎn)卵,卵有相似的構造,卵可以發(fā)育成動物。
2、卵孵化成動物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
3、像青蛙、雞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過程與方法:
1、用圖片與實物相結合的方法觀察研究動物卵的結構特點。
2、觀察青蛙卵孵化的過程;用查閱資料的辦法了解小雞孵化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樂于探究動物繁殖奧秘的興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和延續(xù)性。
【教學重點】觀察動物卵的構造。
【教學難點】經(jīng)歷一個飼養(yǎng)動物、觀察孵化的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各種動物的卵,不同孵化階段的雞蛋。放在透明水槽內(nèi)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組:一個新鮮雞蛋和縱切開的半個熟雞蛋,鯽魚卵,蠶卵,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jié),許多動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種動物的卵。板書課題:動物的卵
二、探究過程
1、觀察動物的卵
(1)出示各種各樣的卵: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組觀察雞蛋、鯽魚卵、蠶卵:有什么發(fā)現(xiàn)?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3)觀察雞蛋外形:
畫一個雞蛋;
用放大鏡觀察雞蛋外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表面很粗糙;外殼有很多小孔;殼很脆容易破。
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氣。
。4)觀察雞蛋的內(nèi)部
觀察:
打在盤中的雞蛋:蛋清﹙蛋白﹚、蛋黃、胚﹙蛋黃上的小白點﹚、殼。
縱切開的半個熟雞蛋。
匯報:雞蛋里面有一頭是空的;蛋殼上有膜。指出蛋白、蛋黃、氣室。
推測:它們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給養(yǎng)料和水分;蛋黃提供營養(yǎng);胚能發(fā)育成小雞;氣室提供氧氣;蛋殼有保護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觀察指導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嗎?
。2)討論觀察方法,設計觀察記錄表。
(3)學習飼養(yǎng)方法及注意事項。透明水槽。水草。
3、小雞的孵化
。1)觀察不同發(fā)育階段的雞蛋,認識雞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雞孵化的條件:種蛋、溫度、濕度、通風等。
(3)小雞孵化的時間:大約3個星期。
三、小結
像青蛙、雞、蠶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yè):
發(fā)放青蛙卵
五、板書設計
動物的卵
蛋白、蛋黃、氣室、胚、殼、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小雞孵化的條件:種蛋、溫度、濕度、通風
時間:大約3個星期。
教學后記:
7、動物的繁殖活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動物通過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有的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卵生和胎生是動物產(chǎn)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動物的'繁殖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點,都要受精。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圖片,情景再現(xiàn),了解更多動物的繁殖活動并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新生命的可貴,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胎生動物的繁殖方式。
【教學難點】卵生和胎生的比較總結。
【教學準備】
演示:動物的繁殖活動視頻資料,
分組:記錄紙,純牛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回顧:卵的構造。卵生動物。
板書課題:動物的繁殖活動
二、探究過程
1、卵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自讀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與動物繁殖有什么共同點?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并與子房里的胚珠結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實和種子。
動物和植物一樣,動物也分為雄性和雌性,當雄性動物的精子與雌性動物的卵相結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開始孕育了。
。3)動物的哪些活動是在為繁殖做準備呢?
筑巢,發(fā)情,洄游,交尾,產(chǎn)卵,孵化等。
(4)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靠產(chǎn)卵繁殖的?
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節(jié)肢類、軟體類各舉一種。
2、胎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 胎生與胎生動物。
自讀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
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2)哺乳。
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yǎng)小動物。
回憶動物哺乳的情景。觀看動物哺乳的視頻。
觀察純牛奶。說說哺乳對新生命成長的優(yōu)勢。
(3)交流。
(4)小結:人也是胎生的。
3、總結動物產(chǎn)生新生命的幾種方式。
(1) 列表(小組活動)。動物名稱,繁殖方式。
(2) 匯報交流。
(3) 介紹其它繁殖方式:動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術。閱讀P39—40資料庫。
三、小結
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兩種。
卵生動物通過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胎生動物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
四、質疑與討論
。1)教師質疑: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哪一種后代的成活率高?為什么?
(2)學生質疑。
(3)討論。
五、板書設計
7、動物的繁殖活動
﹙產(chǎn)卵孵化﹚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動物繁殖
克隆技術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蝸牛的特點體現(xiàn)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 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nèi)以躲避危險等。
3、 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 經(jīng)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 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 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yǎng)蝸牛,做好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tài)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
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tài)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學準備】
1、 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yǎng)槽。
2、 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
1、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huán)境上的特點。
2、 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1、 組織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的身體結構特點。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1、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蝸牛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并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ū蛔ⅲ河^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最好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完成)
四、飼養(yǎng)蝸牛
1、 教師介紹飼養(yǎng)蝸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 學生飼養(yǎng)、觀察蝸牛并記錄發(fā)現(xiàn)和產(chǎn)生的新問題。
3、 關注:飼養(yǎng)過程中是否堅持觀察、記錄。
4、 設計意圖:在飼養(yǎng)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蝸牛的信息。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也隨著進入了《冬天的故事》這一主題活動。孩子們對人和動物怎樣過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樹木是怎樣過冬的還知之甚少,因此我設計了《樹木過冬》這一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簡單了解落葉樹和常綠樹,及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簡單了解落葉樹和常綠樹。
2、了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3、懂得要愛護樹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了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認識柳樹、楊樹、松樹等幾種常見的樹。
物質準備:幻燈片、故事錄音、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趣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
師:誰知道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師:那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么過冬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樹木過冬》的故事,小朋友要仔細聽,故事里都講了哪些樹,它們是怎么過冬的?
二、欣賞故事
(一)邊出示幻燈片邊分段欣賞故事邊提問:
1、欣賞第一段故事,提問:
、判“淄迷谌バ∷墒蠹易隹偷穆飞峡吹搅耸裁礃洌
。2)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jié)就落葉的樹叫什么樹?
。4)小結: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jié)就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小白兔都著急了,他還要到小松鼠家去做客呢。我們看看它走到哪里了。(繼續(xù)放幻燈片和錄音)
2、欣賞第二段故事
。1)小白兔又來到哪里?
。2)小白兔來到了松樹林中又看到了什么樹?
。3)松樹在過冬的時候落葉嗎?
(4)像松樹這樣不落葉的樹叫什么樹?
。ǘ┰偻暾蕾p一遍故事,使幼兒加深印象。
師: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樹木過冬》。那為什么到了秋冬季節(jié)落葉樹就要落葉,而常綠樹卻不落葉呢?讓我們再仔細聽一遍故事。
(再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提問:
。1)像柳樹、楊樹這樣的落葉樹為什么到了秋冬季節(jié)就要落葉?
。2)為什么像松樹這樣的常綠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因為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外面包著一層像蠟一樣的東西,水分不容易散發(fā)掉,所以,松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3)常綠樹是一直都不落葉嗎?它們是怎樣落葉的?
三、小結
師: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情?
師:除了柳樹和楊樹外,你還知道什么樹是落葉樹?
師:我們小朋友還有好多不認識的樹,不知道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然后再來和老師和小朋友交流,好嗎?
情感教育:
師:冬天天氣又冷又干燥,我們的大樹朋友的樹枝很容易折斷,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大樹朋友呢?
幼:我們應該保護大樹,不折樹枝。
四、游戲:
師交待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自己選擇扮落葉樹或常綠樹的樹葉寶寶,我們一起隨音樂翩翩起舞,音樂停止時落葉樹的樹葉寶寶飄落。扮常綠樹停止搖擺,但不落葉。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以“冬天來了,我們是怎樣過冬的?”“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樣過冬的嗎?”自然地導入主題,然后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分段欣賞故事,并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故事,使幼兒初步了解了落葉樹和常綠樹,以及樹木不同的過冬方式。從整體上看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在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我在活動中采用了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欣賞故事的方法,沒有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我想如果采用邊出示幻燈片教師便聲情并茂地講故事的方法,也許會更吸引孩子,活動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2、在活動中提出的有些問題有些難,比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白兔是怎樣問柳樹公公的?柳樹公公又是怎樣說的?”因為故事中柳樹公公說的話很長,幼兒很難聽兩邊故事就能復述,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有一名幼兒能較好地復述出了柳樹公公的話。這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沒有充分地考慮幼兒的能力。
3、在活動中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沒有要求幼兒說完整話,這不利于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4、在活動中沒有面向全體幼兒,只是對舉手的幼兒給予的較多的關注,忽略了沒有舉手的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活動中來。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向其他的教師學習,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科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要求是:按照自定標準為食物分類,用圖表統(tǒng)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及其來源,懂得營養(yǎng)全面、合理的重要性。關心飲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本節(jié)課內(nèi)容屬于營養(yǎng)衛(wèi)生知識體系;在教材中的應該歸屬于生理健康的范疇,內(nèi)容相對孤立,在本單元中,是基礎性內(nèi)容,只有掌握了食物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才能為后面怎樣搭配食物和食物的消化、食物的安全做好鋪墊。
2.本節(jié)核心內(nèi)容是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及其作用和來源的,學習的好,能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學情分析
1.在學習之前,學生對于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多少都通過其他渠道了解過一些,但都是零散的、模糊的。通過考試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對于各種營養(yǎng)在身體中的作用容易混淆,在教學中應該注意。
2.本課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各種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告訴學生鑒定營養(yǎng)成分的科學方法,學生把帶來的食物一一進行鑒定同時進行記錄,做完實驗后在一起交流總結,形成各種食物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基本認識。
3.教學中學生知識方面沒有大的`障礙,但在實驗中能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對各種食物依次進行有效地鑒定,并同時記錄需要有效地組織和科學的指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按照自定標準為食物分類。
2.用圖表統(tǒng)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及其來源,懂得營養(yǎng)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心飲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各種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
難點:按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給食物分類
科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的第3課。課文大體由四個版塊的內(nèi)容組成:第一版塊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從而認識生活中的斜面、發(fā)現(xiàn)斜面可以省力;第二版塊的內(nèi)容教學是引導學生“探究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關系”,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進行科學探究技能培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三版塊的內(nèi)容教學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認識斜坡的變形螺旋;第四版塊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斜坡及螺旋在生產(chǎn)生活的應用,逐步使學生樹立“學科學”是為了更好的“用科學”的思想。
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他們看見過推車、搬糧食、運貨物,而且學生也有過在“斜坡”上向上推車很省力的生活體驗。生活中對于“斜坡”的感性認識,為課堂教學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結合教材內(nèi)容、學生的認知體驗,教學中,教師所要關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這些知識點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親歷“探究斜坡坡度大小與拉力關系”的全過程。另外,學生對斜面的變形螺旋較陌生,而且學生在認識“直線斜面”到“螺旋”有一個思維的跳躍,所以“如何引導學生很好的認識螺旋”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關系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觀察記錄等。
2.能夠搜集數(shù)據(jù)并發(fā)現(xiàn)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變化的規(guī)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知道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變化的規(guī)律。
2.知道斜面的變形螺旋及其作用。
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科學研究有興趣,體驗和感受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科學。
2.體驗到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的樂趣。
3.關注身邊的簡單機械的應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斜面坡度大小與拉力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認識斜面的變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斜面。
1、圖片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麻煩,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個麻煩,要搬自行車上臺階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決辦法嗎?
2、學生交流解決方法。(預設:可以把臺階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鋪成斜坡……)
3、隨機出示示意圖,介紹斜坡的坡度。
4、激發(fā)研究興趣:大家想的這種辦法到底好不好呢?
二、體驗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1、引導活動:這是一輛小車,垂直提升小車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車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測量一下呢?
2、學生討論實驗做法:
。1)用測力計垂直提起小車,讀出讀數(shù)。測力計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檢查指針是否在“0”位,讀數(shù)時眼睛要平視指針
。2)搭建斜坡,用測力計拉起小車,讀出讀數(shù)。用測力計在斜坡上拉小車的時候還要注意什么呢?(測力計要與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勻等)
3、學生分組體驗活動:垂直提升小車與搭建斜坡提升小車
4、小組匯報實驗結果、課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5、觀察實驗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交流發(fā)現(xiàn):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組斜坡省力不一樣。
三、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再次創(chuàng)設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現(xiàn)在有三個不同坡度的斜坡,1號、2號、3號,但是他不知道選擇用哪一個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車推上去?
2、討論:如果讓你來選,你會選擇哪一個斜坡?為什么?
3、學生提出各種猜想:
預設一:學生提出不同猜想。
(1)選擇3號,3號坡度小,推起來省力;
。2)選擇1號,1號坡度雖然大,但距離很短。如果從省力的角度考慮,你會選擇哪種?
。3)選擇1號,1號坡度大,推起來省力
。ㄔ趯W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相機引導歸納, )
預設二:學生提出“選擇3號,3號坡度小,推起來省力”一種猜想。
4、引導探究,討論做法:要知道哪種猜想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5、學生課內(nèi)討論,交流實驗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嗎?
。2)不同坡度會造了,那我們在每一種坡度上實驗時應該測幾次?
(3)實驗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在這里要引導學生在這里認識到在做實驗的時候,動手實驗很重要,但觀察、記錄也同等重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6、學生分組開展課內(nèi)探究實踐活動。
。ń處熝惨,提示定時記錄,填寫記錄表。)
7、組織匯報,課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交流并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W生課內(nèi)匯報各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教師隨機匯總,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果。)
8、解疑:你們猜猜小明最后選了哪一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動畫)看來,斜坡確實是個好辦法。
四、聯(lián)系實際,認識斜面變形。
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問題:現(xiàn)在有高、低兩條公路(距離較遠),你有辦法讓兩條公路的車輛在這一段互相流通起來嗎?
2、學生交流辦法:搭建斜坡。
3、提出更難的問題:現(xiàn)有這兩條公路距離很近,你還有辦法讓兩條公路的車輛互相流通起來嗎?你還有辦法讓兩條公路上的車輛還像剛才一樣省力互相流通起來嗎?
4、引導觀察:將直線斜坡引橋變成了什么形狀?
5、小結:像這種變形斜坡叫螺旋。這種螺旋引橋在哪里可以見到呢?
6、出示圖片:這些圖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
五、課內(nèi)小結,延伸課外: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了哪些收獲?
2、指導課外探究: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我們可以開展更深入的觀察、記錄,看一看,你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嗎?
。2)不同坡度會造了,那我們在每一種坡度上實驗時應該測幾次?
(3)實驗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在這里要引導學生在這里認識到在做實驗的時候,動手實驗很重要,但觀察、記錄也同等重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6、學生分組開展課內(nèi)探究實踐活動。
。ń處熝惨暎崾径〞r記錄,填寫記錄表。)
7、組織匯報,課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交流并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W生課內(nèi)匯報各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教師隨機匯總,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果。)
8、解疑:你們猜猜小明最后選了哪一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動畫)看來,斜坡確實是個好辦法。
六、聯(lián)系實際,認識斜面變形。
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問題:現(xiàn)在有高、低兩條公路(距離較遠),你有辦法讓兩條公路的車輛在這一段互相流通起來嗎?
2、學生交流辦法:搭建斜坡。
3、提出更難的問題:現(xiàn)有這兩條公路距離很近,你還有辦法讓兩條公路的車輛互相流通起來嗎?你還有辦法讓兩條公路上的車輛還像剛才一樣省力互相流通起來嗎?
4、引導觀察:將直線斜坡引橋變成了什么形狀?
5、小結:像這種變形斜坡叫螺旋。這種螺旋引橋在哪里可以見到呢?
6、出示圖片:這些圖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
七、課內(nèi)小結,延伸課外: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了哪些收獲?
2、指導課外探究: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我們可以開展更深入的觀察、記錄,看一看,你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6
科學活動:
什麼東西能導電
本活動有三個目標:
1、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
2、了解電的用途,以及安全用電常識。
3、對科學小制作感興趣。
一、活動思路:
電是小朋友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也是小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朋友對電腦、電視、電冰箱、電燈……等非常熟悉,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提到,我們在活動區(qū)中投放了電線和小燈泡等材料,當小朋友自己通過連接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時顯得特別高興,有些小朋友能在游戲的時候會向我提出:“為什么小燈泡能亮起來?”這樣的問題,于是我設計了一個科學實驗活動,通過兩個實驗來完成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以及安全用電常識等目標。
二、課堂實錄:
第一個實驗是:什么東西能導電?我請請小朋友來玩“會發(fā)光的小燈泡”這個游戲,不過這次的材料和活動區(qū)使用的材料有點不同:不光有銅絲、鐵絲,還有塑料線、毛線、紙繩,
請小朋友自己試驗一下,哪種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并把你的試驗結果計下來。小朋友聽到我的這個要求,小朋友馬上行動起來,每個小朋友拿了一張記錄紙做起實驗來,那認真勁還真象一個小科學家,有的小朋友還問我:“老師,為什么還有毛線呢?”實驗后小朋友得出結論: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所以小燈泡就能亮起來,塑料、毛線、紙等東西不能導電。我們平時見到的電線都是用金屬類的材料來做的。
接下來是第二個實驗:那根電線能導電?請小朋友拿一根電線,看看它們能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
這時小朋友選擇的電線可不是一樣的了,有兩邊露出銅線的、有一邊露出銅線的、有兩邊都沒有銅線的,經(jīng)過小朋友自己的操作,有的小朋友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有的小朋友選擇的電線就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于是我就針對這一現(xiàn)象請小朋友進行討論:為什么有的電線也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呢?并
得出結論:電線的外面包了一層塑料的外衣,塑料是不導電的,有的電線把兩邊的塑料去掉了露出了里面的鐵絲,所以就能導電,小燈泡才能發(fā)光,有的電線兩邊的塑料沒有去掉,塑料是不導電的,所以小燈泡就不會發(fā)光了。緊接著我又進行提問引出討論:為什么要用塑料把鐵絲包住呢?電既然是很危險的,為什么人們還要去使用它?經(jīng)過了一些實際操作和討論,小朋友們對于電的特性已經(jīng)有了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了解電的用途,以及安全用電常識。對科學小制作感興趣。
一些了解,然后我拿出為小朋友準備的一些材料請小朋友來當“小小工程師”,用電線、電池做一個小手電筒,孩子們可高興了,三五成群的組成一組,一邊制作一邊爭論,因為別的小朋友沒有采納小紐紐的建議,小紐紐還著急的直跺腳呢。當曾輝那組的小朋友先制作出小手電筒時,他們高興的拍起了手慶祝自己的成功。
三、課后自評:
為了使小朋友能更加直觀的了解電的特性,我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不同的實驗材料。實驗一的目的是讓小朋友知道電線是由什么材料作成的,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不同的材料,有能導電的,還有不能導電的,目的就是請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試一試什么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從而能夠感受到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不是金屬類的材料不能導電的道理。所使用的記錄紙將每種線的實物貼在了表格中,小朋友一目了然,在實驗的時候也便于記錄,小朋友只要畫出和就可以了,降低了難度。
實驗二的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驗證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我為幼兒準備了三種不同的電線,一種是剝掉塑料皮的,一種是沒有剝掉塑料外皮的,另外一種是只有一邊剝掉塑料皮的.。
這個實驗是通過小朋友自己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經(jīng)過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才得出的結論,進一步驗證了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的材料不能導電的道理,而且知道了電線只有在剝掉外皮的情況下才是導電的。為了使小朋友對電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設計了討論:“為什么要用塑料把銅絲鐵絲包住?”和“電既然很危險,為什么人們還要去用它?”通過小朋友的發(fā)言,使小朋友明確電是很危險的,用塑料把銅絲、鐵絲包起來,電就不會漏出來就不會對人們產(chǎn)生危險,但即使這樣小朋友平時也不要隨便去摸電線、電源插座。電對人們的用處是很大的,只要合理的利用它是不會有危險的。知道金屬類的材料能導電,塑料、紙、毛線等材料不導電。了解電的用途,以及安全用電常識。對科學小制作感興趣。
經(jīng)過了以上幾個步驟以后,小朋友對于電的一些特性已經(jīng)有所了解,在活動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小制作的活動為小朋友準備了電線、電燈泡、小開關、膠帶、電路圖等材料,請小朋友自己來制作一個小手電筒,從而提高小朋友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興趣很濃且情緒高漲,積極的進行實驗操作,討論的時候也能積極發(fā)言,所以教師在知道教育目標、內(nèi)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興趣點,在準備教育活動的時候也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幼兒的操作活動、操作材料,既要緊貼教育內(nèi)容,又不能難度太大,否則幼兒就會失去興趣。這就是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一點點藝術。
科學教案 篇7
“科學怪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8/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還有一個多音字“當”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結合讀句子體會“也”字的用法。
3.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4.了解英國化學家開文迪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科學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能說出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
3.看到課題,使你有哪些問題想問?
4.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詞
1.讀通課文,討論“科學怪人”是誰?
2.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沤柚匆糇x準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劃出有關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茦顺鲎匀欢涡蛱枺鸲巫x順句子,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⑴出示生詞黑板,重點指出“紐、當”的讀音。
、茖W生描紅。
⑶再指讀課文,正音。
三、理清課文段落結構
1.課文那幾段寫了科學怪人怪在哪里?
2.頭尾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3.課文的結構是什么?
四、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科學怪人怪在什么地方?
2.能說出科學怪人為什么怪?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又認識了一位科學家,他的名字叫——,我們這次學習的課文就是向我們介紹他很有趣的的一面。
二、精讀課文
1.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開文迪許的.“怪”?默讀1-6節(jié)。
2.討論,讓學生概括地說一說,依次板書,講解3、4、5節(jié),每一節(jié)開始都用最簡潔的句子把這節(jié)的意思概括出來了,這叫做總起句。齊讀這個總起句。
3.具體分析2-5段
、诺诙(jié)略講,指導朗讀。
、浦缸x第三節(jié),“怪”在那里?
、侵缸x2、3節(jié),初始“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特別”比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從而讓學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更自然。
、戎缸x第4節(jié)開文迪許珍愛圖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訓練朗讀、說話。
出示“他自己——也要辦理以下手續(xù)”同樣講清“也”字作用。
、傻5節(jié)寫得很生動,讓學生讀中體會開文迪許的怪。
4.綜合分析1-6節(jié)。
、诺1節(jié)與2-5節(jié)是什么關系?第6節(jié)由于它們是什么關系?
、谱プ 鞍炎约旱囊磺卸极I給了科學!边@句話的理解,體會開文迪許與其說是“科學怪人”,不如說是“科學巨匠”。
三、課堂練習
你還知道那些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能選這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2、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交流;珍愛生命;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難點】
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點,關注個人保健。
【教學準備】
準備自己不同年齡段的照片
課前觀察不同年齡段的人的身體特征,并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
在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提出問題——人的身體從小到大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小到大身體、心理、語言行為等方面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猜想假設
學生根據(jù)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制定方案
分小組制定探究方案
4、實施探究
A、探究人的一生身體發(fā)展變化特征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了一些“人從小到大身體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有的同學還準備了上學以來的體檢表。下面請你們小組內(nèi)交流搜集的資料,看看能從資料中發(fā)現(xiàn)什么。
(2)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3)除了身高和體重有變化之外,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方面的變化嗎?
美麗青春痘、說話的聲音變粗、喉結突出……
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人的身體的變化得特點。那么你認為人從小到老身體變化最明顯的階段有哪些?
人出生后,身體逐漸長大,直到長成健壯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體又會逐漸的衰老,直到死亡。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一般來說,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發(fā)育期(從出生到20歲)、成熟期(20道40歲)、漸衰期(40到60歲)和衰老期(60歲以后)等4個發(fā)展階段。生長、發(fā)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
人的身體特征發(fā)育比較緩慢,相鄰的兩個階段身體特征沒有明顯的界限。人的各個發(fā)展階段時間比較長短因人而異。
B、探究青春期身體變化特征
同學們已經(jīng)查閱了自己的體檢表,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你感覺到什么?如果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制成表格或圖形,研究起來就會更明顯。你想用怎樣的方式研究呢?(統(tǒng)計表、條形碼統(tǒng)計圖生、折線圖)
請同學們先繪制圖表,然后再觀察圖表,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請寫在下面:
(1)圖表
。2)發(fā)現(xiàn)
青少年在10~20歲時,身高體重增長較快,這個階段稱為青春期。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青春期是由兒童發(fā)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人的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等都增長的很快,而且還有人會長出青春痘,男同學長喉結、長胡子等特征。
C、青春期的衛(wèi)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關系到以后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給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我們在青春期應該注意什么?(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心理咨詢)寫出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
5、展示交流
展示探究結果,全班交流。
6、拓展創(chuàng)新
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收集資料,了解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的人的外形特征?梢詫懗鲅芯繄蟾嬖谌嘟涣,也可以出一期專題研究。
7、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了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了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反展特點,注重個人保健。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4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