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小語古詩“藏情”藝術例談
詩歌的“藏情”藝術,歷來為我國古代的詩家詞人所推崇。唐司空圖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北宋梅堯臣說:“含不盡之意,見意于言外”。凡此種種,都說明詩詞的寫作十分講究“藏情”藝術,意在言外,伏采潛發(fā),余味曲包。小學語文課本共入選唐、宋、清三個朝代的古詩48首。這些詩作,許多都巧妙地體現(xiàn)了詩作者的“藏情”藝術,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小語古詩“藏情”藝術的方式主要有:
1.藏情于景
即借助對景物的描寫,將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透露出來。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表面上看,這首詩只是客觀地再現(xiàn)自然景物,但“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語》)。詩人寫冬雪之景,抒“獨釣”之情,情與景緊密結合,融情入景,從而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詩人當時被貶謫后那種孤寂抑郁,憤憤不平的情懷,已深深地隱藏并滲透在大雪嚴寒、天地靜寂的景物描繪之中。透過雪景,我們不難體驗出詩人隱藏于冰雪嚴寒之中的那種不畏艱險、不怕挫折的進取精神和忠于理想,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這是古詩中最典型的“藏情”方式。
2.藏情于比
這里的“比”有兩層意思,一是比喻的比,一是比較的比。先看藏情于比喻中的例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比娝木,三句運用比喻,特別是最后一句,用具體無生命的“剪刀”來比喻那雖看不見,卻能感覺到的“春風”,從而告訴人們:大自然是以藝術為師的。它正如人們裁剪衣服那樣在給柳樹創(chuàng)造美麗的“細葉”。這一形象生動的.比喻,蘊含著詩人向往春天的情思,同時也非常含蓄地贊美了“裁剪”春天的勞動者。再看藏情于比較中的例子,即通過兩種不同事物的對比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鼻皟删鋵憚趧尤嗣,后兩句寫封建統(tǒng)治階級。勞動人民“陶盡門前土”,理應“居大廈”,但是他們所居之屋卻“無片瓦”;封建統(tǒng)治階級“十指不沾泥”理應“無片瓦”,但是他們卻公然“居大廈”。這一鮮明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評擊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表達了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3.藏情于事
即只客觀地敘述或描寫某一件事,不作任何評價,詩人之情蘊藏于敘事之中。例如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睆脑婎}看,這首詩既寫了人,又寫了事,人與事相互聯(lián)系。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小孩釣魚的姿勢和河邊的景色,后兩句描述了小孩釣魚時專心致志的.神態(tài)。全詩抓住小孩釣魚時表現(xiàn)出的某些特點,用客觀平實的語言,在描述中將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兒童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蘊含著詩人的一種喜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詩人童心未泯的天性,寫得很有情趣。
4.藏情于人
[1] [2]
【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小語古詩“藏情”藝術例談】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題例談04-30
例談多元解讀04-27
品 名 著 ,懂 真 情05-01
例談生物科技小論文的選題及資料收集04-29
草下藏七刀(打一字)04-30
數學建模教學例談04-29
病句辨析技巧例談04-30
科學活動記錄例談04-30
成語中的異讀例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