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及賞析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及賞析1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臺知遠近。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明妃留在兩眉愁,萬古春山顰不盡。
「賞析」
借詠史以抒懷,本是詩人家數(shù),昭君出塞,又是傳統(tǒng)的詩歌體裁。但元好問推陳出新,突破了體裁和題材本身的局限,拓寬和加深了同類作品的內(nèi)涵。
朔風驚沙,白雁掠霜,詞人面對荒涼蕭瑟的北地風光,俯仰千古,引入昭君出塞的歷史畫面!鞍籽恪痹谶@里,不僅點明了時令,而且渲染了情境。白雁一聲,報道了霜天的降臨,照君就是在這揪心的悲秋時節(jié)出塞的!芭媚c斷”兩句,是懸想昭君出塞的情景。后代傳說,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著思歸的曲調(diào),則更把昭君的形象詩意化了。“紫臺”,即紫宮,指長安宮廷。
詩人思想的深刻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下片,過片兩句說昭君當初寂寞宮中,無人過問,直到?jīng)Q定嫁給呼韓邪單于。“舊愛”句言昭君一向顧惜自己的美艷容顏!叭雽m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引自《后漢書·南匈奴列傳》)因此而致遠嫁匈奴,故翻自恨其有此“玉顏”也。元好問不像前代詩人或后世戲劇家那樣。停留在同情和怨憤的情調(diào),而是透過一層,把目光轉(zhuǎn)向那些沒有出塞、因而也不被后代詩人注意的千百宮女。言“深宮桃李”,自不只謂昭君一人,不妨理解為:廣大閉鎖深宮的女子,雖然艷如桃李,卻只能空自凋謝。年復(fù)一年,花開花落,她們只能伴隨著遲遲鐘鼓、耿耿星河,終此一生。她們并不比王昭君更幸福,而是同樣可悲。結(jié)尾兩句,詞人筆鋒又轉(zhuǎn)。從黛青的.遠山,想到昭君含愁蹙恨的雙眉;因為有了前兩句的鋪墊,昭君就成為當時及后代所有宮女的代表,“萬古春山顰不盡”,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也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xù)性。作者所指斥的不是一個漢元帝,他所同情的,也不是一個王昭君,他憑著詩人的直覺意識到,宮女的悲劇乃是封建專制王朝的一種社會病,后人復(fù)哀后人,此恨綿綿,有如萬古春山。
詞作的藝術(shù)成就,是得力于作者對歷史的宏觀把握和深刻透視。從表現(xiàn)來看,作者深廣的憂憤和沉重的悲涼,并不靠夸張的叫囂和慨嘆,而是借玉言桃李、青山眉黛這些詞的傳統(tǒng)意象表現(xiàn)出來的。瀏亮宛轉(zhuǎn)的音節(jié),卻能造成沉郁頓挫的氛圍;綺麗溫潤的字面,卻能傳達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可謂寓剛健于婀娜,變溫婉成悲涼。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及賞析2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臺知遠近。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明妃留在兩眉愁,萬古春山顰不盡。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風獵獵吹起陣陣風沙,白雁鳴叫,報道了霜天的降臨。王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著思歸的曲調(diào),回頭遠望著紫臺,一步一步地走遠。
昭君當初在寂寞宮中,無人過問,昔日曾那么珍惜自己的容貌,如今卻無比的悔恨?她那微微皺起的兩眉間含著無限的愁緒,似如重重疊疊的遠山。
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據(jù)云此名取自顧復(fù)詞中:“月照玉樓春漏促”句語意。又稱為《木蘭花》《轉(zhuǎn)調(diào)木蘭花》、《玉樓春令、《西湖曲》《呈纖手》《東鄰妙》《春曉曲》《惜春容》《夢相親》《歸風便》《歸朝觀令》《續(xù)漁歌》等。雙調(diào),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八字,下片四句。共五十六字。
獵獵:風聲。伊
紫臺:即紫宮,指漢都長安宮廷。
春山:喻眉。
顰:皺。
賞析
借詠史以抒懷,本是詩人家數(shù),昭君出塞,又是傳統(tǒng)的詩歌題材,如杜甫的《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王安石的《明妃曲》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但元好問不畏前賢,推陳出新,突破了體裁和題材本身的局限,拓寬和加深了同類作品的內(nèi)涵。
這首詞的上片寫塞外秋肅,昭君觸景生懷,回顧漢宮舊事,心潮難平;下片前兩句繼續(xù)抒寫昭君情懷,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xù)性。全詞音節(jié)瀏亮宛轉(zhuǎn),沉郁頓挫;字面綺麗溫潤,震撼人心,可謂寓剛健于婀娜,變溫婉成悲涼。
朔風驚沙,白雁掠霜,詞人面對荒涼蕭想的北地風光,俯仰千古,引人昭君出塞的歷史畫面!鞍籽恪痹谶@里,不僅點明了時令,而且渲染了情境,昭君就是在這揪心的悲秋時節(jié)去國出塞的.。“琵琶腸斷”二句,是懸想昭君出塞的情景。傳說謂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著思歸的曲調(diào),則更把昭君的形象詩意化了。“紫臺”,即紫宮,指長安宮廷。
過片二句說昭君當初寂寞宮中,無人過問。直到?jīng)Q定嫁給呼韓邪單于,臨行之時,“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后漢書·南匈奴列傳》)!芭f愛”句言昭君一向顧惜自己的美艷容顏,“人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后漢書·南匈奴列傳》),因此而致遠嫁匈奴,故翻自恨其有此“玉顏”也。元好問不像前代詩人或后世戲劇家那樣,停留在同情或怨憤的情調(diào),而是透過一層,把目光轉(zhuǎn)向那些沒有出塞、因而也不為后代詩人注意的千百宮女。
言“深宮桃李”,自不只謂昭君一人,不妨理解為:廣大的閉鎖深宮的女,雖然艷如桃李,卻只能空自凋謝。年復(fù)一年,花開花落,她們只能伴隨著遲遲鐘鼓、耿耿星河,終此一生。她們并不比王昭君更幸福,而是同樣可悲。正如《明妃曲》云:“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結(jié)尾兩句,詞人筆鋒又轉(zhuǎn)。從黛青的遠山,想到昭君含愁感恨的雙眉;因為有了前兩句的鋪墊,昭君就成為當時及后代所有言女的代表,“萬古春山顰不盡”,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也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xù)性。作者所指斥的不是--個漢元帝,他所同情的也不是一個王昭君,他憑著詞人的直覺意識到,宮女的悲劇乃是封建專制王朝的一種社會病,后人復(fù)哀后人,此恨綿綿,有如萬古春山。
這首詞寫作的具體時間不可確考,聯(lián)系當時整個時代背景來看,可以說它也反映了元好問內(nèi)心的愁苦。歲月流逝,風物依舊,離井懷鄉(xiāng)之情亦復(fù)相似。白雁驚心,青山含愁,不僅基于對昭君的同情,也是詞人心態(tài)的外化。故吊古與傷今,憐人與自傷,實不可分。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原文,翻譯,賞析12-18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原文賞析12-18
玉樓春·春景原文翻譯12-17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原文賞析12-18
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原文及賞析12-18
風原文及賞析12-17
送春原文及賞析12-18
春思原文及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