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電話的發(fā)明
電話的發(fā)明 篇1
我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發(fā)明家,甚至連外星人也知道我這個發(fā)明家。我?guī)缀趺刻於及l(fā)明一樣東西,這不,今天又發(fā)明了一部小巧的電話。
這個電話呀,它可神奇了,賣電話只要五元錢,另外還增一個電腦指揮機,你只要把電腦指揮機握在手里(電腦指揮機很小),在心里默默念一遍把電話變大或變小,這個電話就會隨著你心里想的話變大或變小。
現(xiàn)在,每一個客戶都擁有了這部電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都沒有電視機,這是因為這部電話隨著變大成了一部和電視一樣大的'電話,上面有一個按鈕,你一按它,它就變成了電視機。
它的最大功能就是能變成一臺無所不能的電腦,它沒有輻射性,人呆好幾個小時都沒問題。通過電腦可以看到你想要去的地方,然后再按一下電腦最左邊的按鈕,就能立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電腦就會變成鞋子,如果你想要到另一個景點,不用擔心,它會帶你很快地去那個地方,如果你想欣賞風景,它就會慢慢地走,一直到你欣賞完。如果你打盹了,而又不想離開電腦,它會趕走睡覺細胞,讓你痛痛快快地玩。如果你生病了,按最右邊的按鈕,它就會自動給你治療,最長時間一時辰,最短時間一分鐘。如果你想寫作文,閉上眼睛念你想寫的作文,就 K了!如果你心情煩惱,它會給你講笑話,把你逗笑。如果還不行,它就會放出笑話短片,還不行的話,它會了解你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然后放出那個節(jié)目,后面還有一連串的攻擊呢,保準你會破涕為笑、云開見日。
它還有許多功能呢,想知道的話,就來我家看我的發(fā)明吧!
電話的發(fā)明 篇2
今天,我讀完了《電話的發(fā)明》,它對我的印象最深刻。
這個故事介紹了貝爾聰明好學的精神。貝爾喜歡做科學實驗。在一次實驗中,貝爾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電流接通或斷開時,螺旋線圈會發(fā)出噪音。這一偶然的發(fā)現(xiàn),讓貝爾產(chǎn)生了一個設想:也許可以用電流來傳送人的聲音!經(jīng)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終于做好了一臺電話機。為了檢驗通話效果,貝爾守著導線的一端,一位女士則把導線的.另一端拉到屋外,對著異線連接的那臺機器大聲叫喊,可是,貝爾那邊一點反應都沒有。他的實驗失敗了。貝爾一點放棄的念想都沒有,他繼續(xù)找問題出在哪里,繼續(xù)找新的發(fā)現(xiàn)。功夫不負有心人,貝爾已經(jīng)重新改造了電話。他再次找人試驗,結(jié)果成功了。貝爾高興地跳了起來。這是歷史是第一次通話。
想想我,我一遇到困難就后退。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作業(yè),做英語的時候有道題不會,就空在那兒,做其它作業(yè)了。
沒有什么事是解決不了的,只要動動腦筋就行。
電話的發(fā)明 篇3
教材簡析: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電話的發(fā)明》一課。這是一篇記敘性的科普課文。它完整地記敘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經(jīng)過,告訴我們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對象分析:
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是積極的知識探索者、建構(gòu)者,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愛動手、動腦,思考問題比較積極。通過課堂交流達到知識互補,進行學習交流,從而達到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貝爾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閱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而艱苦的。
5、說一說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貝爾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2、在學文中體會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實物,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么電話是怎么發(fā)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fā)明》。
2、教師出示有關(guān)閱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diào)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fā)展、結(jié)果把發(fā)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chǎn)生發(fā)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fā)展:具體寫貝爾經(jīng)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結(jié)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電話是貝爾在1876年成功發(fā)明的。他是怎么發(fā)明電話的呢?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說一說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4、說說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發(fā)明在于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自于生活,源于人類大膽的幻想。)
。ǘw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zhí)著。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2、從這幾件事情中,你覺得發(fā)明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
3、引導學生從關(guān)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例如:“經(jīng)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于做好了一臺電話樣機”
。1)引導抓關(guān)鍵詞語,說說自己的體會。
。2)鼓勵想像,說說他們兩年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感情朗讀。
四、總結(jié)全文
1、指名反饋: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2、指名反饋:從發(fā)明的過程中你覺得貝爾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自由發(fā)言:堅持不懈、熱愛科學、大膽想像、敢于實驗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說說電話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便利?
2、集體交流、反饋。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移動電話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從而鼓勵學生不斷地努力,爭取科學上的再進步。
教學反思: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根據(jù)具體的句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電話的發(fā)明 篇4
我看了世界上下五千年,看到了《貝爾發(fā)明電話》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寫了,貝爾知道了用電流強度模擬出聲音的變化就可以用電流傳遞語音,便準備創(chuàng)造一個電話。
1875年5月,貝爾和沃特森研制出兩臺粗糙的樣機。這兩臺樣機是在一個圓筒底部蒙上一張薄膜,薄膜中央垂直連接一根炭桿,插在硫酸液里。這樣,人對著它講話時,薄膜受到振動,炭桿與硫酸接觸的地方電阻發(fā)生變化,隨之電流也發(fā)生變化;接收時,因電流變化,也就產(chǎn)生變化的'聲波。由此實現(xiàn)了聲音的傳送。
可是,經(jīng)過驗證,這兩臺樣機還是不能通話。試驗失敗。
一天夜晚,貝爾站在窗前,鎖眉沉思。忽然,從遠處傳來了悠揚的吉他聲。那聲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極了!
貝爾聽到后,覺得應該制作一個音箱,提高聲音的靈敏度。
1875年6月2日,他們又對帶音箱的樣機進行試驗。貝爾在實驗室里,沃特森在隔著幾個房間的另一頭。貝爾一面在調(diào)整機器,一面對著送話器呼喚起來。
忽然,貝爾在操作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
“我聽到了,我聽到了。”沃特森高興地從那一頭沖過來。他顧不上看貝爾受傷的地方,把貝爾緊緊擁抱住。貝爾此時也忘了疼痛,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我們要處處留意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識!
五年級:水晶之愛
電話的發(fā)明 篇5
公眾曾就世界上第一部電話機究竟是誰發(fā)明的進行激烈的爭論。一部分人認為,眾所周知,從一開始,電話的發(fā)明者就是蘇格蘭人亞歷山大·格雷翰姆·貝爾;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電話機的發(fā)明者另有其人,但是他們卻苦于拿不出證據(jù)。如今這場爭論終于可以因為一個50歲的老者的出現(xiàn)而平息,這名老者就是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館長,他提供的證據(jù)可以有力地證明,電話機的.確不是貝爾發(fā)明的。然而,貝爾為何被確認為電話機的發(fā)明者呢?這其中有一段鮮為人知的隱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德國人就在一部非常原始的電話機上試驗成功,而這要比貝爾的發(fā)明整整早13年,這部德國人發(fā)明的原始電話機之所以沒有公布于世,一名商人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僅如此,這名商人還向公眾保證,蘇格蘭人貝爾被稱為“現(xiàn)代通訊之父”是毫無疑問的。
而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館長約翰·利芬發(fā)現(xiàn)的多達400頁的從未公布于世的文件表明,貝爾1947年所做的電話機發(fā)明試驗實際上是以一個名叫菲利普·萊斯(1834至1874)的德國人早在1863年就發(fā)明的電話機為基礎。
當時,英國標準電話電纜公司(STC)的工程師發(fā)現(xiàn),萊斯1863年發(fā)明的電話機雖然聲音微弱,但是卻已經(jīng)能夠傳遞語音,而且語音的接收者也能產(chǎn)生出高質(zhì)量的語音,只不過是效率比較低。然而,英國標準電話電纜公司的總裁弗蘭克·吉爾卻下令對萊斯的發(fā)明予以保密。
那時候,英國標準電話電纜公司正試圖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贏得一場生意,美國的這家公司正是從貝爾公司演化而來的。弗蘭克覺得,他所在公司的工程師們的這個驚人發(fā)現(xiàn)會對公司帶來不良影響,進而破壞與美國公司的這場生意。于是這份文件就被冠以“機密”字樣被封存起來,直到幾個星期前被利芬館長發(fā)現(xiàn),這個被隱藏了大約半個世紀的秘密才被公之于眾。
電話的發(fā)明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5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貝爾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課文
教學方法:談話、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我們我們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聯(lián)系的發(fā)生有很多種,你覺得最普遍的是哪種?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電話的發(fā)明。
3、板書課題:《電話的發(fā)明》(學生齊讀兩遍)
二、新授。
1、初讀課文。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4)出示生詞,同桌讀,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nóng)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fā)、器配、拆掉、硫酸
2、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指名接讀課文,并指名評價。
(2)①齊讀第1自然段。
、诮榻B亞歷山大·貝爾
。3)在小組中學習:
、僦该幼x課文2——8自然段。
、谠谛〗M中接讀2——8自然段,討論: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壑该f說。
、荦R讀2——8自然段。
3、齊讀課文。
①自由說說: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后,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便利?
②指名說說。
三、布置作業(yè):
正確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通訊
熱愛科學
電話的發(fā)明
勇于探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書寫11個字,并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guī)
2、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學重難點:
1、書寫“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11個字。
2、抄寫詞語。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型:寫字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電話的發(fā)明》。
2、出示11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偶、沃、舍、艱、檢、效、導、端、另、應、悅、啟、配、拆、硫
3、出示生詞,男、女同學接讀。
偶然、肥沃、農(nóng)舍、艱苦、檢驗、效果、導線、
一端、另一端、反應、悅耳、啟發(fā)、器配、拆掉、硫酸
二、新課:
1、出示要寫生字,學生認讀。
偶、艱、檢、效、導、另、悅、啟、配、拆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生字。
。2)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3)書寫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偶然、檢驗、悅耳、啟發(fā)、欣喜若狂、()
*抄寫詞語。
(5)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最快、最好的'作業(yè),評選出來。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四、板書設計:
1、通訊
電話的發(fā)明
五、教學后記:
電話的發(fā)明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貝爾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電話進入人們的生活后,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3.在閱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的。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了解“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教學難點〗
了解電話的發(fā)明過程,感悟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
〖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上幾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了古時候人們傳遞訊息的方式。現(xiàn)在人們又用什么來傳遞信息呢?
生(七嘴八舌):郵件、傳真、電報、傳呼機、電話、手機……
當學生講到電話時,師隨即在黑板上畫了一臺電話。
師:今天咱們有幸請到“電話先生”來咱們課堂上作客,歡迎嗎?
。▽W生鼓掌)
師走到一生面前(微笑):老師聽出來了,你的巴掌拍得最響,我得采訪采訪你。
生1:我很感謝電話先生,他讓我和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經(jīng)常聯(lián)系。
師:嗯,電話先生用他的神奇魔力,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距離,讓親人的心靠得更近。電話還給大家?guī)瓦^哪些忙?
生2:有一次,我忘記抄作業(yè)了,我打電話向同學詢問就知道了,不用親自跑去,電話真方便!
生3: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我只要打個電話,“德克士”的阿姨就會把香噴噴的外賣送到家里。
師:是呀,電話叔叔還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生:出現(xiàn)火災時我們可以拿起電話撥119,家有病人需要急救還可打95950。
師:危難時候電話叔叔還能化險為夷,搶救生命的本領(lǐng),真了不起!
你有問題想問問它嗎?
生:我想知道是誰發(fā)明了你?
生:我想知道發(fā)明你的.科學家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他為什么能發(fā)明你?
師俯身向電話“傾聽”后說:電話先生說大家提出的都不是難題,希望你們自己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W生自由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師:能解決剛才自己提出的問題嗎?
生:我知道了電話的發(fā)明人是亞歷山大?貝爾。
師:那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舉手的學生不足10人)
師不露聲色地說:先不急,在大家做介紹之前,能先給我一個機會,說說我所了解的貝爾嗎?
生:好!
師根據(jù)課前收集、準備的資料向?qū)W生介紹:亞歷山大?貝爾是英國人。他從小就好動腦筋,15歲時,他大膽改良了水推磨,22歲時,他為有殘疾的人發(fā)明了助聽器,而發(fā)明電話的時候他還不到30歲……他的一生獲得了三十項發(fā)明專利!
。犃死蠋煹慕榻B,學生們唏噓不已)
師趁熱打鐵地說:“你們還想進一步了解這位了不起的發(fā)明家嗎?”
生(異口同聲):想!
師:讓我們再到課文中去尋找發(fā)明家貝爾留下的足跡。
。▽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并且開始拿起筆作勾畫和簡單批注、和合作伙伴討論交流,師巡視了解學情。)
生自由起來匯報:
生1:我認為貝爾是個喜歡鉆研、勇于探索的人。
師:說說你的見解。
生1:我是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就看出來的。實驗過程中的一個小現(xiàn)象也能引起他的關(guān)注,接著還進行了大膽設想和親身實踐。真了不起!
師:是呀,一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都能使他產(chǎn)生那么大膽而新奇的設想。真和他那喜歡鉆研、樂于探索的個性分不開。(隨即寫下――偶然發(fā)現(xiàn)、大膽設想)
生2: 我認為貝爾是個堅持不懈的人。
師: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生2:他光設計一臺電話樣機就用了兩年的時間。這樣的耐心是我們常人所不具備的。
生3:而且在這兩年中他和他的伙伴還經(jīng)歷了許多次的失敗,他都沒有放棄,所以我覺得貝爾還是個不言放棄的人。
師:你們說得真好,遇到困難,他不放棄;面對失敗,他不退縮。反復的研究讓他向成功又邁進了一步。(相機板書――反復實驗)
生4:我覺得貝爾還是個嚴謹、認真的人,通過這幾句我感受到了:為了檢驗通話效果,貝爾守著電話的一端……樣機做好了,他還要親自測試效果,真是一絲不茍呀!
生5:對!讀第五自然段我也看出來了,樣機實驗不成功他還研究新方法改裝電話機呢。
師:嗯,從他身上我們看見了一位科學家應該具備的刻苦鉆研的精神。(板書――刻苦鉆研)
生6:我感覺到貝爾很有科學獻身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你看,實驗過程中,他被硫酸燙傷,多痛呀!可當他知道實驗成功時就什么都給忘了。
師:你想得非常充分。
生7:我還想說:貝爾,你真是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因為:從此,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多么大的便利呀!我們真要謝謝你。
師:說得太棒了!現(xiàn)在,你們知道第一臺電話是怎么研究和發(fā)明出來的了嗎?
生:知道!
師:給你的同桌介紹介紹,好嗎?
。ㄉ鶕(jù)師板書:偶然發(fā)現(xiàn)――大膽設想――反復研究――刻苦鉆研――取得成功。組織語言,進行介紹。)
。ǔ鍪矩悹栂瘢
師:雖然這位了不起的發(fā)明家已經(jīng)遠離了我們,可他的一件件偉大發(fā)明已經(jīng)走進我們的生活,離我們很近很近……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他說吧,拿起手邊的“電話”,把你想說的告訴他好嗎?(生用手模擬電話,自我表達。)
電話的發(fā)明 篇8
在教學《電話的發(fā)明》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后提問,一名學生站起來問:第二幅插圖,哪一個是亞歷山大貝爾,哪一個是電器技師沃特森?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顯然,學生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太沒價值了。
然而,我停了一下,笑著對全班同學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呀,哪個是貝爾呢?”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舉手。這時,我繼續(xù)說道:“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依據(jù)來!睂W生一個個提起筆邊讀邊批畫,有的還小聲議論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只只小手陸續(xù)舉起。答案出來了:同學們一致認為那個發(fā)色較深,穿著咖啡色背心的是貝爾,另外一個是沃特森。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沒有像學生那樣一笑了之,更沒有說出“這還用問嗎”“你應該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之類的話來,而是首先鼓勵那位學生,然后加以正確引導。這不僅讓那個提問的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給全班學生提供了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由此我想,教師只有善待每個學生的提問,學生才敢提問。一個學生如果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太簡單、太沒有價值而遭到老師、同學的嘲笑就會不敢問,也就談不上愛問,更談不上會問了。學生由于敢問、愛問,問得多了就會發(fā)展到會問。有了教師的鼓勵,學生才敢問、愛問;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才會問。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中,怎樣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提問水平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呢?促使我不斷地探索,反思。
因為,每個孩子受遺傳、外界環(huán)境、后天教育等的影響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孩子,認真對待每個孩子的問題。
電話的發(fā)明 篇9
我認為最偉大的發(fā)明就是電話,電話是貝爾發(fā)明的,而且是在一場巧合中成功的呢!
電話能讓在遠處的家人、朋友能在短時間內(nèi)收到對方的訊息,如果很急的時候也非常方便!以前的'飛鴿傳信都要在好幾天、好幾個月前就要寄出了,所以非常不方便!再來才有了電話,但因為時代的進步,有了手機,但是以前的手機很巨大又很重,它叫“黑金鋼”,不過對以前人來說它可是很稀奇的!為什么呢?因為以前人都要在家或著是在公共電話亭中投幣使用電話,而且以前電話都有線,就手機沒線,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呢!跟著時代的進步電話和手機的素質(zhì)都越來越好了!現(xiàn)在大多是智能型手機了!現(xiàn)在的手機變得輕薄、屏幕又大,而且現(xiàn)在還有許多可以傳遞訊息的工具喲,使用非常方便!
電話是一種非常便利的工具,他可以隨時隨地在短時間內(nèi)告訴別人訊息,如果發(fā)生任何事情還可以告知家人,電話真是便利無窮啊!
電話的發(fā)明 篇10
電報發(fā)明以后,自然有許多人想到,能不能用電流傳遞聲音呢?但在技術(shù)上這比傳遞電報信號要困難得多。傳遞電報基本上是一個電的過程,發(fā)送和接收的都是電碼,也就是長短不同的電脈沖;而傳遞聲音則需要聲電轉(zhuǎn)換和電聲轉(zhuǎn)換過程,發(fā)送時先要將聲音轉(zhuǎn)換成連續(xù)的電信號,接收時還要再將電信號還原為聲音。
最早進行用電傳聲實驗的是法國科學家布素爾。1854年巴黎博覽會期間,布素爾用一根導線將遠在兩地的兩塊容易顫動的薄板連接起來,并通以電流。這時,他在一塊薄板的近側(cè)發(fā)聲,使聲浪振動薄板,薄板的振動又使導線上的電流斷斷續(xù)續(xù)地傳到遠處的另一塊薄板上,這塊薄板就會得到同樣的振動而發(fā)聲。他的實驗雖沒有完全成功,卻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并向我們揭示了用電傳聲的基本原理。聲音的本質(zhì)是空氣的振動,用電傳聲就是要把這種空氣的振動轉(zhuǎn)變成電流或電壓的變化,再通過電線傳送出去,接收時再把電流或電壓的變化轉(zhuǎn)變回和發(fā)送時同樣的空氣的振動,發(fā)出聲音。
1860年,德國科學家李斯仿照人耳的結(jié)構(gòu)成功地制作了一套送話裝置,并且用它發(fā)送了一段音樂。這套送話裝置在美國紐約展出時,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guān)注。李斯教授把他的裝置命名為Telephone,英語中電話一詞由此而來。
但這種電話機還很不完善,由于送話器產(chǎn)生的電流是不連續(xù)的,所以傳過來的聲音也就斷斷續(xù)續(xù),聽不清楚。盡管如此,李斯的嘗試仍然是電話發(fā)明史上跨時代的重要一步,為后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我們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市仍可以看到一座為表彰李斯對于電話發(fā)明做出的杰出貢獻而建立的紀念碑。
在李斯之后,電學領(lǐng)域涌現(xiàn)了兩個杰出的發(fā)明家,一個叫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另一個叫伊利沙·格雷。這兩個生活在同一時代的發(fā)明家并不相識,他們各自獨立地發(fā)明了電話機,并為發(fā)明權(quán)的歸屬問題打了十幾年的官司。
貝爾1847年出生在英國北部城市愛丁堡。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從事聾啞兒童的教育工作,所以對聲學很有研究。受他們的影響,貝爾從小就迷戀上了語音學。貝爾23歲那一年,全家移居到了加拿大,以后又移居到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定居。在這里貝爾繼承了父業(yè),在波士頓大學里擔任語言生理學教授,繼續(xù)從事對聾啞人的教育工作。后來他和父親一起開設了一所聾啞學校。在學校里那些聾啞兒童有耳朵卻聽不見聲音,這使善良的貝爾感到很難過,于是他產(chǎn)生了發(fā)明一種儀器的念頭,他希望這種儀器能使聾啞人看到別人在說什么。
貝爾的設想并沒有取得成功,可是他在實驗時卻發(fā)現(xiàn)了其它一些東西。他在許多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開啟或關(guān)斷銅線圈中的電流時,線圈由于振動就會發(fā)出聲音。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許多人在實驗中都曾經(jīng)遇到過,但誰也沒有對它做進一步的思考,只有貝爾敏銳地感覺到了它的價值。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貝爾頭腦中產(chǎn)生:電流可以使線圈振動而發(fā)出聲音,那么能否利用電流來傳遞人說話的聲音呢?盡管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但貝爾卻把它牢牢抓住了,再也沒有放走它。
于是貝爾改變了研究方向,開始進行電話的實驗。開始時,實驗并不順利,盡管貝爾反復改進他的裝置,卻仍然一無所獲。這是因為貝爾只是個語音學教師,雖然他有著豐富的聲學知識,對電磁學卻所知甚少。這時候,一些諷刺、挖苦的議論也出來了,一位有名的電報技師就曾用嘲笑的口吻對貝爾說:閣下真是異想天開,電線怎么能傳遞聲音呢?只要稍微懂點電學常識,就不會有這種想法,我看你還是先學點電學知識吧。
就在貝爾感到最困難并且自己都有些動搖的時候,一位電學大師給予了他熱情的鼓勵和堅定的支持,貝爾才得以沿著自己的發(fā)明道路繼續(xù)走下去。這個人就是約瑟夫·亨利,高頻電磁振蕩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者。1875年3月的一天,貝爾帶著他的設想來到了華盛頓,登門拜訪了大名鼎鼎的亨利。貝爾向亨利介紹了自己的想法,亨利聽過后很為這個年輕人的熱情所感動,他鼓勵地說:貝爾先生,你有一個偉大的設想,干吧!貝爾又問:但是先生,我缺乏電學知識,機械知識也不很精通。學吧!亨利教授拿出李斯的電話機模型給貝爾看,鼓勵貝爾去發(fā)明一個更完善的電話機來。
干吧!學吧!這兩個字給了貝爾巨大的力量和堅定的信心。貝爾后來回憶說:如果沒有亨利先生的鼓勵,我恐怕早已經(jīng)支持不下去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亨利這位偉大學者的高尚品德,他不因貝爾只是一個對電磁學缺乏了解的年輕人,就認為他的想法荒唐可笑,而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如果亨利對貝爾的想法不加思索地加以否定,那么世界通信史也許就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實際上,世界上曾有許多有才華的青年,就是因為沒有遇到象亨利這樣的名師的指點,因而沒能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才能,并最終湮沒在了蕓蕓眾生之中。
貝爾滿懷信心地回到了波士頓,他找來了一位名叫托馬斯.沃森的青年電學技師來做他的助手。兩個人一邊學習,一邊實驗,又開始了電話機的研究工作。兩個人在兩間簡陋的小屋里,一邊畫草圖,一邊制作樣機,每天都不停地干到很晚。幾個月過去了。他不知試過了多少種方案,效果仍然不理想。1875年6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事故為他們打開了勝利之門。事情是這樣的:這一天他們分別在兩個屋子里進行實驗,沃森那間屋子的機器上一根彈簧突然被粘在了磁鐵上,沃森過去把彈簧拉開,這時貝爾發(fā)現(xiàn)另一間屋子的機器上的彈簧也跟著振動起來,并發(fā)出了聲音。這個偶然事件象流星劃破夜空一樣,一下子照亮了貝爾困惑多時的頭腦,他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構(gòu)想:如果對著鐵片說話,聲音就會引起鐵片的振動。在鐵片后面放上一塊繞有線圈的磁鐵,鐵片振動時就會在導線中產(chǎn)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振動電流順著導線傳到另一端,會使一塊磁鐵同樣振動起來,并發(fā)出聲音。這樣,一方的話音就可以傳到另一方去了。貝爾將他的想法告訴了助手沃森,于是兩個人開始制作起新的電話裝置來。
1876年3月10日,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這一天,貝爾和沃森象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實驗室,進行他們新的一天的工作。他們剛剛把線路拉好,貝爾一不小心,浸泡設備的硫酸濺到了腿上,他痛得忍不住大叫起來:沃森,快來幫我!另一個房間中的沃森竟從電話中聽到了貝爾的喊聲,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跑過來向貝爾報告了一這情況。貝爾忘記了腿上的疼痛,親自跑到另一房間試聽,果然聽見了沃森發(fā)出的聲音。貝爾萬分激動,他們終于獲得了成功。成功來的是那么的突然,卻又是那么的必然,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獲得了回報。一時間,所有的苦惱、所有的艱辛、所有的痛苦在這巨大的喜悅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沃森,快來幫我!就是這句求助聲成了人類利用電話所傳遞的第一句話。貝爾在給他母親的信中寫道: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日子,朋友們各自留在家中,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1876年5月,美國在費城舉辦紀念獨立一百年博覽會。貝爾把他剛剛發(fā)明出來的電話機帶到了博覽會。開始人們并沒有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直到博覽會的最后一天,巴西國王彼德羅應邀前來參觀,國王對貝爾的發(fā)明很好奇,就拿起聽筒放在耳朵上,國王陛下,歡迎您來參觀。當他從聽筒里聽到聲音后不禁大聲驚呼:!我的'上帝,它說話了!國王的喊聲一下子驚動了整個博覽會上的人們,電話機成了人們關(guān)注的中心。經(jīng)過專家們的鑒定,電話機成了這屆博覽會最重要的成果。博覽會的評委之一威廉·湯斯森爵士寫道:有了這種設計精巧、功效顯著的裝置,我們完全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著貝爾先生將給我們帶來傳送話音的方法,可以將歡聲笑語盡情地通過導線送入數(shù)英里之外的千百只耳朵里。
通過這屆博覽會,貝爾和他的電話機一下子名聲大噪,但仍有很多人對電話機存有偏見和疑慮,以為電話只不過是和兒童玩具差不多的東西。電報公司怕害電話機的出現(xiàn)會影響電報的地位,對貝爾的發(fā)明竭力詆毀。面對種種非難,貝爾毫不氣餒,他心里只有一個想法:讓事實來說話。為了推廣他的發(fā)明,貝爾在美國各大州以及世界各地奔走宣傳,巡回表演。甚至新婚的蜜月旅行期間也不忘帶上他的發(fā)明去給英國女王演示。在他不遺余力的努力下,人們終于逐漸認識到了他的發(fā)明的巨大作用。到了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與紐約之間架設了世界上第一條320公里長的長途電話線,電話開始進入千家萬戶,為廣大民眾服務。1880年,貝爾電話公司成立了,電話事業(yè)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到1910年,僅在美國電話機數(shù)量就已經(jīng)超過了700萬部。在世界各地,我們到處都可以聽到電話鈴聲。正如貝爾自己所說,電話是永不間斷的歌聲。
貝爾因為他的杰出貢獻和高尚的品格,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敬仰。1922年8月2日,75歲的貝爾去逝了。在為貝爾舉行葬禮期間,全美國20xx萬部電話全部沉默了,人們以此來表示對這位偉大發(fā)明家的哀悼和懷念。直到今天,在波士頓司法大街109號當年貝爾發(fā)明電話的房間門口,還釘著一塊銅牌,上面寫著:1875年6月2日,電話在此誕生。
貝爾電話機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為了能說明清楚,我們先來談一談聲音是怎么回事。我們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聲音的世界里,無時無刻、無處無地不存在著聲音。彈奏樂器可以發(fā)聲,機器發(fā)動可以發(fā)聲,物體碰撞也可以發(fā)聲,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振動。如果我們用手去摸正在發(fā)聲的物體,比如剛剛敲過的銅鑼或正在響著的電鈴,我們就會感覺到它的振動?梢娐曇羰俏矬w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是靠空氣作為媒介。當物體振動時會不斷推動周圍空氣運動,也就是說物體把振動傳遞給了周圍空氣,于是這種振動就在空氣中傳播開去,就象在平靜的湖面上投進一粒石子,水波就會以石子的落點為中心向四周湖面?zhèn)鞑ラ_去一樣。當空氣的振動傳到我們耳朵里時,耳內(nèi)的鼓膜也隨著振動起來,周圍的神經(jīng)感受到這種振動并把它傳到神經(jīng)中樞,于是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聲音進行通信呢?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能量損耗很大,不能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我們有體會,當說話人距離較遠時,他的聲音也就模糊不清了。
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貝爾電話機是怎么工作的。貝爾的電話機可以分成兩部分:送話器和受話器。
送話器上面蓋有一片薄薄的有彈性的金屬膜片,膜片下面是裝有導電粒子的金屬盒,金屬盒并不直接與導電粒子接觸,而是通過中間的導電粒子才能接通。導電粒子有一個特性:當他們之間的接觸比較疏松時,導電能力就減弱,對電流的阻力增大。我們對著送話器說話時,聲波產(chǎn)生的壓力使金屬膜片產(chǎn)生振動,膜片下面的導電粒子也就隨著膜片的振動時緊時松,它所呈現(xiàn)的電阻也就時小時大。如果在送話器兩端加上恒定電壓,根據(jù)歐姆定律I=V/R,I是電路中電流,R電阻,V是電壓,那么流過導線的電流就會隨著導電粒子電阻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隨著膜片的振動而變化。從根本上說,就是隨著我們?nèi)苏f話聲音的強弱聲調(diào)的高低而變化。這種電流的變化就可以通過導線傳遞到較遠的地方。
受話器內(nèi)部也有一個金屬膜片,安置在一塊馬蹄形電磁鐵上。當送話器產(chǎn)生的振動電流沿導線傳遞過來后,就要流過電磁鐵上的感應線圈,變化的電流就會使電磁鐵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由于受到電磁鐵變化的吸力,金屬膜片會產(chǎn)生和電流振蕩頻率相同的振動,并激起周圍空氣振動,因而還原出說話人的聲音。
電話的發(fā)明 篇11
閱讀課全班到小書蟲樂園看書,我走過書架旁,突然看到一本沒有看過的傳記,于是我抽出這本書,開始閱讀。貝爾出生于公元一八四七年,死于一九二二年,享年七十六歲。因為父親的潛移默化之下,貝爾從小就對聲音和說話有濃厚的興趣。
一直以來,貝爾的家族都在為殘障兒童服務;貝爾也理所當然的當起了聾啞教師。貝爾在當老師的同時,也不忘朝他的夢想前進;他時常在空閑時間跟夜里研究 電話。貝爾后來被湯瑪斯桑德士董事長聘至家中教書,湯瑪斯桑德士也毫不吝嗇得讓出地下室給貝爾做些研究活動,并提供一筆研究經(jīng)費給貝爾運用。而電話就 是在這個地下室誕生的。貝爾也曾經(jīng)研究、改良過愛迪生所發(fā)明的留聲機和制造飛機,可見他非常有研究精神。
貝爾在發(fā)明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折和失敗。貝爾在一開始提出“電話”這個想法時,被湯瑪斯桑德士大力駁回,因為他認為電報才是最有有效果的傳訊方式。 由于湯瑪斯桑德士提供經(jīng)費,貝爾才能進行研究,所以貝爾也只好打消研究“電話”念頭?墒钱敎斔梗可5率靠匆娯悹柕谝粋是作品時,徹底改變了他的想 法,因為他在那件試作品上看見了努力和希望的光芒。而貝爾也不負所望,成為電話之父。他的.發(fā)明改變了世界的距離,下次你要打電話時,不妨在心里跟貝爾道個 謝吧!
并不是人人都做的到在失敗中找快樂,在挫折中找解答,然而貝爾他做到了。我覺得,貝爾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于他那愈挫愈勇的精神。貝爾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所以我要說:“貝爾叔叔,謝謝您!”
電話的發(fā)明 篇12
“我知道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馬上就要到來!必悹栐孕诺叵蚴澜邕@樣宣告。
貝爾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父親是一位嗓音生理學家,并且是矯正說話、教授聾人的專家。
1862年貝爾進入著名的英國愛丁堡大學,選擇語音學作為自己的專業(yè),貝爾通過總結(jié)父輩們的經(jīng)驗進步很快。1867年畢業(yè)后又進入英國倫敦大學攻讀語言學。
就在此時,英國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肺病,貝爾先后失去了兩個兄弟,其父帶著全家遷居到加拿大以躲避瘟疫。
1869年22歲的貝爾受聘為美國波士頓大學語言學教授,擔任聲學講座的主講。在莫爾斯電報發(fā)明后的20多年中無數(shù)科學家試圖直接用電流傳遞語音,貝爾也把發(fā)明電話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由于電話是傳遞連續(xù)的信號而不是電報那樣不連續(xù)的通斷信號,在當時的難度好比登天。
他曾試圖用連續(xù)振動的曲線來使聾啞人看出“話”來,沒有成功。但在實驗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現(xiàn)象:每次電流通斷時線圈發(fā)出類似于莫爾斯電碼的“滴答”聲,這引起貝爾大膽的設想:如果能用電流強度模擬出聲音的變化不就可以用電流傳遞語音了嗎?
隨后的兩年內(nèi)貝爾刻苦用功掌握了電學,再加上他扎實的語言學知識,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辭去了教授職務,一心扎入發(fā)明電話的試驗中。在萬事俱備只缺合作者時,他偶然遇到了18歲的電氣工程師沃特森。
兩年后,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失敗后,他們終于制成了兩臺粗糙的樣機:圓筒底部的薄膜中央連接著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說話時薄膜振動改變電阻使電流變化,在接收處再利用電磁原理將電信號變回語音。但不幸的是,試驗失敗了,兩人的聲音是通過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過機器互相傳遞的。
正在他們冥思苦想之時,窗外吉他的叮咚聲提醒了他們:送話器和受話器的靈敏度太低了!他們連續(xù)兩天兩夜自制了音箱、改進了機器,然后開始試驗。剛開始沃特森只從受話器里聽到嘶嘶的電流聲,終于他聽到了貝爾清晰的聲音:“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
1875年6月2日傍晚,當時貝爾28歲,沃特森21歲。
他們趁熱打鐵,經(jīng)過半年的改進,終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電話機。1876年3月3日(貝爾的29歲生日),貝爾的專利申請被批準。
其實,在貝爾申請電話專利的同一天的幾小時后,另一位杰出的發(fā)明家艾利沙·格雷也為他的電話申請專利。由于這幾個小時之差,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貝爾為電話的發(fā)明者;氐讲ㄊ款D后兩人繼續(xù)對它進行改進,同時抓住一切時機進行宣傳。兩年后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千米的紐約之間首次進行了長途電話試驗,與31年前莫爾斯一樣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們舉行的是科普宣傳會,雙方的現(xiàn)場聽眾可以互相交談。
中途出了個小小的問題:表演最后節(jié)目的黑人歌手聽到遠方貝爾的聲音后緊張得出不了聲,急中生智的貝爾讓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氣的歌唱使雙方的聽眾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試驗圓滿成功。
1877年,也就是貝爾發(fā)明電話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這溝通了查爾斯·威廉斯先生的各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huán)球報》發(fā)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1922年,貝爾逝世于加拿大巴德克,享年75歲。
電話的發(fā)明 篇13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貝爾出生在英國的愛丁堡。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頗有名氣的語言學家。
受家庭的影響,貝爾小時候就對語言很感興趣。他喜歡養(yǎng)麻雀、老鼠之類的小動物。他覺得動物的叫聲美妙動聽。上小學時,他的書本里,除了裝課本書外,還經(jīng)常裝有昆蟲、小老鼠等。有一次,老師正在講《圣經(jīng)》的故事,忽然他書包里的老鼠竄了出來,同學們躲的躲,叫的叫,弄得教室內(nèi)大亂。老師怒不可遏,覺得這樣的學生不可教。
不久,貝爾的父親就將貝爾送到倫敦祖父那兒。這位慈祥的老人雖然很疼愛孫子,但對孫子的管教十分嚴厲。祖父深諳少年的學習心理,他不采用填鴨式的方法,硬逼貝爾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從培養(yǎng)貝爾的學習興趣入手。漸漸地,貝爾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成績也上去了,成了優(yōu)等生。貝爾后來回憶道:“祖父使我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應該懂得的普通功課,我卻不知道,這是一種恥辱。他喚起我努力學習的愿望!
一年之后,貝爾又回到了故鄉(xiāng)愛丁堡。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貝爾覺得這種老式水磨太費勁了,要改進改進。于是,他查閱各種圖書資料,設計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圖。這圖雖然畫得不規(guī)范,但構(gòu)想?yún)s十分巧妙。經(jīng)過工匠的加工,水磨果然變得十分靈活,比原來省力多了。從此,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發(fā)明家”。
貝爾從這里看到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意義。每一項的發(fā)明,都將使很大一部分人受益,都是人類向前邁進的一塊基石。
1869年,22歲的貝爾受聘美國波土頓大學,成為這所大學的語音學教授。貝爾在教學之余,還研究教學器材。
有一次,貝爾在做聾啞人用的“可視語言”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電流流通和截止時,螺旋線圈會發(fā)出噪聲,就像電報機發(fā)送莫爾斯電碼時發(fā)出的“嘀答”聲一樣。
“電可以發(fā)出聲音!思維敏捷的貝爾馬上想到,“如果能夠使電流的強度變化,模擬出人在講話時的聲波變化,那么,電流將不僅可像電報機那樣輸送信號,還能輸送人發(fā)出的聲音,這也就是說,人類可以用電傳送聲音!
貝爾越想越激動。他想:“這一定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想法!庇谑,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電學界的朋友,希望從他們那里得到有益的建議。然而,當這些電學專家聽到這個奇怪的設想后,有的不以為然,有的付之一笑,甚至有一位不客氣地說:“只要你多讀幾本《電學常識》之類的書,就不會有這種幻想了!
貝爾碰了一鼻子灰,但并不沮喪。他決定向電磁學泰斗亨利先生請教。
亨利聽了貝爾的一五一十的介紹后,微笑著說:“這是一個好主意!我想你會成功的!”
“尊敬的先生,可我是學語音的`,不懂電磁學!必悹柷忧拥卣f,“恐怕很難變成現(xiàn)實。”“那你就學會它吧!焙嗬麛蒯斀罔F地說。
得到亨利的肯定和鼓勵,貝爾覺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決心也更大了。他暗暗打定主意:“我一定要發(fā)明電話。”
此后,貝爾便一頭扎進圖書館,從閱讀《電學常識》開始,直至掌握了最新的電磁研究動態(tài)。
有了堅實的電磁學理論知識,貝爾便開始籌備試驗。他請來18歲的電器技師沃特森做試驗助手。
接著,貝爾和沃特森開始試驗。他們終日關(guān)在試驗室里,反復設計方案、加工制作,可一次次都失敗了!拔蚁肽銜晒Φ摹,亨利的話時時回蕩在貝爾的耳邊,激勵著貝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研制工作中去。
光陰如流水,兩個春秋過去了。
1875年5月,貝爾和沃特森研制出兩臺粗糙的樣機。這兩臺樣機是在一個圓筒底部蒙上一張薄膜,薄膜中央垂直連接一根炭桿,插在硫酸液里。這樣,人對著它講話時,薄膜受到振動,炭桿與硫酸接觸的地方電阻發(fā)生變化,隨之電流也發(fā)生變化;接收時,因電流變化,也就產(chǎn)生變化的聲波。由此實現(xiàn)了聲音的傳送。
可是,經(jīng)過驗證,這兩臺樣機還是不能通話。試驗再次失敗。
經(jīng)反復研究、檢查,貝爾確認樣機設計、制作沒有什么問題!翱蔀槭裁词×四?”貝爾苦苦思索著。
一天夜晚,貝爾站在窗前,鎖眉沉思。忽然,從遠處傳來了悠揚的吉他聲。那聲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極了!
“對了,沃特森,我們應該制作一個音箱,提高聲音的靈敏度!必悹枏募曋械玫絾⒌。
于是,兩人馬上設計了一個制作方案。一時沒有材料,他們把床板拆了。幾個小時奮戰(zhàn)之后,音箱制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們又對帶音箱的樣機進行試驗。貝爾在實驗室里,沃特森在隔著幾個房間的另一頭。貝爾一面在調(diào)整機器,一面對著送話器呼喚起來。
忽然,貝爾在操作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
“我聽到了,我聽到了!蔽痔厣吲d地從那一頭沖過來。他顧不上看貝爾受傷的地方,把貝爾緊緊擁抱住。貝爾此時也忘了疼痛,激動得熱淚盈眶。
當天夜里,貝爾怎么也睡不著。他半夜爬起來,給母親寫一封信。信中他寫道:
“今天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日子。我們的理想終于實現(xiàn)了!未來,電話將像自來水和煤氣一樣進入家庭。人們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門,也可以進行交談了!
可是,人們對這新生事物的誕生反應冷漠,覺得它只能用來做做游戲,沒什么實用價值。
貝爾一方面對樣機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機會宣傳電話的使用價值。
兩年之后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首次長途電話試驗(兩地相距300公里),結(jié)果也獲得成功。在這以后,電話很快在北美各大城市盛行起來。
電話的發(fā)明 篇14
旅游回來后,趕緊上網(wǎng)查找一些關(guān)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的神奇故事。而《電話的發(fā)明者——貝爾》的經(jīng)歷吸引了我,現(xiàn)在就讓我來說說貝爾的故事吧。
貝爾少年時代天資平平。上小學時,學習成績在班里倒數(shù)一二名。他不但學習不好,而且淘氣、貪玩。書包里常常裝著老鼠、麻雀這類小動物。有一次,老師還在臺上講課,小貝爾書包里的老鼠鉆了出來,在教室里亂竄亂叫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亂成一團,老師狠狠地訓斥了他。后來,父親把貝爾送到倫敦祖父那里,由嚴厲的祖父直接管教。祖父是位嚴格而又倔強的老頭。但他知識淵博,教育耐心。很快,小貝爾喜歡起他的祖父,對學習有了興趣,道理明白了不少。他變了,不僅學習成績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熱情,而且品德優(yōu)良,經(jīng)常助人為樂。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獨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小貝爾很同情他,約了一群少年伙伴來幫忙。后來,小伙伴們嫌推磨太苦,紛紛不干了,只有小貝爾一人堅持下來。回到家里,貝爾想,怎樣才能使水磨省勁呢?為了設計新水磨,他翻閱了大量資料,設計圖畫了一張又一張。經(jīng)過1個月的反復琢磨,草圖終于設計出來了。幾個工匠看了很稱贊。在工匠師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了,鄉(xiāng)親們十分感激他,小貝爾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小貝爾年少時,愛好演講。他父親是一位演講家,貝爾少年時代,就組織“少年技術(shù)協(xié)會”,每周演講一次。他很有演講才能,22歲被美國波士頓大學聘請,當了語音學教授。父子二人成為美國饒有名氣的演講家。
1875年6月2日,28歲的貝爾經(jīng)歷千萬次的失敗,終于制成了有線電話。這一天,他和華特生正在進行新的`實驗。貝爾把一些部件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無意地連聲呼救:“華特生,快來,我需要你!”聲音通過電線傳到了華特生的耳朵里。就這樣,人類第一部有線電話制造成功了。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貝爾不止發(fā)明了電話還制造了助聽器,同時還是個非常厲害的企業(yè)家,他真是個博學多才的人!這位偉人讓我明白,人一定要勇于探索、鉆研、發(fā)現(xiàn),更要通過不斷努力,堅持不懈,這樣才能走向成功之路。我一定要做個好學、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電話的發(fā)明】相關(guān)文章:
我的發(fā)明09-07
發(fā)明的作文08-07
關(guān)于發(fā)明作文03-08
關(guān)于發(fā)明的作文07-13
我的發(fā)明作文03-16
燈泡的發(fā)明作文10-08
手機的發(fā)明作文07-29
偉大的發(fā)明作文08-28
時鐘的發(fā)明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