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鳳臺
漢語詞語
鳳臺(漢語詞語)
目錄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基本信息讀音:fèng tái
詞語釋義(1).古臺名。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蕭史 者, 秦穆公 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為作 鳳臺 ,夫婦止其上! 南朝 宋 鮑照 《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 唐 黃滔 《催妝》詩:“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 秦 娥下 鳳臺 ! 元 楊維楨 《小游仙》詩之十二:“ 嬴 家樓頭縹緲女,底用 蕭郎 筑 鳳臺 ! (2).泛指華美的樓臺。 南朝 陳 張正見 《門有車馬客行》:“舞袖飄金谷,歌聲遶鳳臺。” 清 邵粹夫 《京華雜感》詩:“中宵獨(dú)坐看銀漢,王氣蔥蔥起鳳臺!
中國縣份
鳳臺(中國縣份)
鳳臺縣是安徽省淮南市唯一的轄縣,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緣,地處北緯32度至33度,東經(jīng)116度至117度之間,古稱州來,又謂下蔡!肚逡唤y(tǒng)志》有這樣的記載:“縣有鳳凰臺,相傳曾有鳳凰至,因名鳳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縣,沿革至今。
目錄 概況 地況氣候 歷史沿革 行政區(qū)劃 收縮展開 概況現(xiàn)狀
鳳臺臨淮河,轄西淝河,縣域呈東南、西北斜形,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約42公里,總面積920平方公里,人口62.5萬,其中鄉(xiāng)村約人口50萬。全縣轄城關(guān)鎮(zhèn)、河?xùn)|經(jīng)濟(jì)開發(fā)區(qū)、新集鎮(zhèn)、岳張集鎮(zhèn)、朱馬店鎮(zhèn)、顧橋鎮(zhèn)、劉集鄉(xiāng)、楊村鄉(xiāng)、桂集鄉(xiāng)、城北鄉(xiāng)(現(xiàn)更名為鳳凰鎮(zhèn))、尚塘鄉(xiāng)、李沖回族鄉(xiāng)、關(guān)店鄉(xiāng)、古店鄉(xiāng)、丁集鄉(xiāng)、大興集鄉(xiāng)、錢廟鄉(xiāng),共17個鄉(xiāng)鎮(zhèn),10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277個村民委員會。居民以漢族為主,間居回、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土家、羌等20多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7300余人。
改革以來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鳳臺縣社會和經(jīng)濟(jì)面貌均發(fā)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近年來先后獲得全國水利先進(jìn)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jìn)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jìn)縣、全國糧食生產(chǎn)先進(jìn)縣、全國“四五”普法先進(jìn)縣等榮譽(yù);是全國中部百強(qiáng)縣、安徽經(jīng)濟(jì)“十強(qiáng)縣”和安徽財政收入“第一縣”,被譽(yù)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地況氣候data-layout="right" 鳳臺縣在大地構(gòu)造上屆淮河臺徹,長期受下降運(yùn)動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蓋,僅淮河南岸大山和鳳臺林場以及縣城西部劉集一帶,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層。構(gòu)造形跡則以斷裂構(gòu)造為主,且多隱伏于第四系之下。縣境內(nèi)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自然比降為1/7000至1/10000。鳳臺縣地勢平坦,多為平原地區(qū),地質(zhì)狀況良好,大部分地區(qū)在海拔25米以下?h城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地帶,在南和東南鄙,距縣城7至25公里處,是剝蝕構(gòu)造帶,主要在大山鎮(zhèn)的`淮磷、后胡、蘆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沖回族鄉(xiāng)和劉集鄉(xiāng)境內(nèi),猶如島形突出地面。 鳳臺縣地屬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年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216天,平均氣溫15.1℃。境內(nèi)地下水源豐富,地表徑流密布,焦崗湖、城北湖、花家湖、姬溝湖等分布其間,淮河、西淝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穿境而過,通長江達(dá)江浙。境內(nèi)有淮河千里之軀中唯一一段淮水西流的奇觀、淮河三峽中的第一峽:充滿神話且盛產(chǎn)淮王魚的黑龍?zhí)丁?【溫度】 2007年平均氣溫為17.4℃,高出常年1.8℃,為建站以來歷史最高值。全年除7月份平均氣溫低于常年0.5℃外,其余11個月平均氣溫均比常年偏高。其中2月份平均氣溫9.2℃,比常年異常偏高5℃,創(chuàng)下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極值。其余1、3、4、5、6、8、9、10、11、12月份平均氣溫比常年分別偏高1.9℃、2.6℃、l.3℃、3.5℃、0.5℃、1.l℃、l.2℃、1.2℃、0.7℃、2.3℃。月份平均氣溫比常年略偏高。年極端最高氣溫37.6℃,出現(xiàn)在8月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2.1℃,出現(xiàn)在2月1日。終霜出現(xiàn)在3月11日,初霜出現(xiàn)在11月27日,全年無霜期260天?偟膩碚f,夏天和冬天較長,春天和秋天較短。 【降水】 2007年降水1149.9毫米,比常年偏多189.8毫米,汛期降水集中。7、8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分別偏多224.4、128.2毫米,其中2007年鳳臺夏季降水991毫米,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其余月份降水基本與歷年同期相持平。全年總降水日數(shù)115天,略高于常年,暴雨日數(shù)為5天。全年未出現(xiàn)積雪天氣。 【日照】 全年日照時數(shù)為1908.7小時,比常年偏少273小時。作物生長期(3?11月)日照時數(shù)1375.1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86%,其中2、4、5、11月份日照百分率高于100%,夏季日照不足,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為68.7%。日照充足天數(shù)(日日照率>60%)177天,日照不足天數(shù)(日日照率<%)116天,無日照天數(shù)72天。 【水文】 縣境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為淮河;春佑申懠覝峡谌胧芯厨P臺縣,流至永幸河閘口分流為二,北道北上轉(zhuǎn)東環(huán)九里灣進(jìn)入市境潘集區(qū),南道(又名超河)東流至皮家路入市境八公山區(qū),南北河道至鄧家崗匯流,由大通區(qū)洛河灣橫壩孜出境。境內(nèi)流長87公里,其中市區(qū)流長51公里。市境支流有東淝河、窯河、泥黑河、架河、西淝河。湖泊有高塘湖、胡大澗、石澗湖、瓦埠湖、城北湖、花家湖、焦崗湖,還有采煤塌陷區(qū)積水而成的湖泊,最大的為櫻桃園(謝二礦塌陷區(qū))。此外,還有泉山、老龍眼、乳山、丁山等小型山塘水庫。 全市水域面積37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17.65%;水面183平方公里,占水域面積48.8%。市境地下水資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沉積層,面積約1650平方公里,可采儲量4.5億立方米,與地表年平均徑流量大致相等。
歷史沿革data-layout="right" 鳳臺早在禹貢屬徐揚(yáng)二州之境。 周代,屬青揚(yáng)二州之境。 春秋戰(zhàn)國時,春秋時楚滅州來國,為淮北楚之州來城。周簡王2年(公元前584年)秋8月,吳入州來,周景王7年(公元前538年)楚然城州來,周景王16(公元前529年)吳來州來,季札封延陵后轄州來城,故叫延州來,周敬王27年(公元前493年)冬11月吳將蔡昭候由河南新蔡遷于州來,逐改名為下蔡。戰(zhàn)國時,楚惠王滅蔡,蔡候齊亡,下蔡仍屬楚地。 秦代,秦滅楚后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時置下蔡縣,屬泗水郡九江郡,西楚時項羽立九江國,下蔡屬九江國。 漢代,漢初高帝5年(公元前202年)立淮南國下蔡屬淮南國。元狩元年(公元前128年淮南國廢改為九江郡,下蔡沛郡。后漢俱屬九江郡。 三國時,屬魏國的淮南郡。 晉代,普初下蔡屬淮南郡,普未南北分襲,縣地邊兩境束去元常,又在縣境內(nèi)設(shè)置了很多城。南北朝時,下蔡屬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85年)置下蔡郡。 隋代,開皇初郡廢,下蔡屬汝陰郡。 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縣置渦州,八年(公元629年)州廢,下蔡為穎州(今阜陽)汝陰郡。 五代十國,下蔡屬穎州(今阜陽),南唐,后周因之。周世宗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改克壽州(今壽縣),降為防御州,世宗以縣難以攻克,逐將壽州移治于下蔡,并恢復(fù)其軍為忠正軍,原壽州為壽春縣(今壽縣)。 宋代,北宋屬淮南西路,壽州文和六年升為府,壽春府,下蔡為府治,南宋,與金劃淮水中流為;界,為金之壽州,壽春為宋壽州,幫有“南北壽州”。 元代,下蔡縣隸屬安豐路。 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壽春縣安豐縣,下蔡縣廢,并入壽州。在下蔡置鎮(zhèn)設(shè)巡柃司。 清代,壽州屬鳳陽府。雍正10年(公元1732年)兩總督尹繼善呈奏清廷批準(zhǔn),與壽州分設(shè)一縣,添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分疆而理,因縣北有鳳凰山而得鳳臺縣名。于雍正11年正式分置,與壽州同城治理(縣衙設(shè)在今壽縣城東北角)。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冬移縣治于下蔡,下蔡遂改名為鳳臺,隸屬鳳陽府管轄。 中華民國,民國初,廢州府,本縣直隸安徽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六月屬淮泗道(道尹駐鳳陽)。民國十七年八月,廢道,直隸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劃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民國二十七年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谷諔(zhàn)爭勝利后屬淮南專員公署。 1949年1月12日,鳳臺縣解放,劃屬阜陽專員公署。 1977年1月20日,劃屬淮南市管轄。
行政區(qū)劃城關(guān)鎮(zhèn):中山社區(qū)居委會,東城社區(qū)居委會,菜市社區(qū)居委會,龍?zhí)渡鐓^(qū)居委會,明珠社區(qū)居委會,青年社區(qū)居委會,人民社區(qū)居委會,古城社區(qū)居委會(村),繆郢社區(qū)居委會(村) 。 河?xùn)|經(jīng)濟(jì)開發(fā)區(qū):蘆塘社區(qū)居委會(村),西魏社區(qū)居委會(村),淮豐社區(qū)居委會(村),山趙社區(qū)居委會(村),燈塔社區(qū)居委會(村),拐集社區(qū)居委會(村),龍?zhí)渡鐓^(qū)居委會(村),夏灣社區(qū)居委會(村)。 新集鎮(zhèn):馬楊村,羅楊村,大莊村,前靳村,王集村,郭郢村,東朱村,胡馬村,陳巷村,趙莊村,胡崗村,單崗村,曹莊村,靳樓村,姚靳村,朱莊村,葉圩村,常廟村,魏許村,左集村 。 顧橋鎮(zhèn):顧橋村,南圩村,臨肥村,童郢村,八里村,張童村,北凡廟村,黃灣村,寺西村,王莊村。 岳張集鎮(zhèn):大公村,徐湖村,連塘村,湯莊村,六院村,井沿村,大胡村,雙樓村,徐圩村,金溝村,欒胡村,觀音村,田崗村,土樓村,集西村,寺溝村,塘沿村,小劉村,張集村,大臺村,后崗村,柏郢村,前崗村。 朱馬店鎮(zhèn):馬店村,利民村,劉古城村,清泉村,聯(lián)民村,永幸村,劉橋口村,肖集村,秦劉村,康圩村,北劉集村,徐王村,徐橋村,畢灣村,李廟村。 李沖鄉(xiāng):魏郢村,民族村,石灣村,淮磷村,李沖村,毛沖村。 大興集鄉(xiāng):李廟村,銀杏村,武集村,苗圩村,后王村,尚王村,介東村,介西村,曙光村,香山村,大劉村,大興村,趙王村,瓦房村,閆胡村 。 丁集鄉(xiāng):丁集村,沈莊村,耿王村,前元村,張巷村,郭徐村,炮樓村,宋塘村,考莊村,曹樓村,丁莊村,信圩村,依溝村,瓦崗村。 桂集鎮(zhèn):桂集村,黃廟村,岳胡村,大馮村,淝西村,大王村,勇敢村,彭伍村,西龔村,趙胡村,顏王村,洼劉村,王圩村,童徐村,園藝村,福鎮(zhèn)村,殷崗村,中郢村,白塘村 。 城北鄉(xiāng)(鳳凰鎮(zhèn)):胡廟村,高山村,盛樓村,十里溝村,劉巴村,酒東村,酒西村,高皇村,陳圩村,南金村,崗胡村,三里溝村,馬場社區(qū)居委會(村),新集村,新湖村,湖東村,雙湖村。 楊村鄉(xiāng):楊村村,劉莊村,店集村,中塘村,彭莊村,周圩村,港南村,邱廟村,邵集村,曾圩村,李圩村,韓湖村,后海村,前圩村,淝豐村 。 古店鄉(xiāng):南芹村,北芹村,王大村,友誼村,北王集村,米集村,童圩村,童集村,前劉村,古店村,新河村,東林村,西林村。 尚塘鄉(xiāng):尚塘鄉(xiāng),龍廟村,黑河村,朱廟村,宋臺村,王橋村,崔海村,安綆村,南李村,郭王村,張徐村,安圩村,黃圩村。 劉集鄉(xiāng):楊劉村,劉集村,孤山村,王咀村,淝北村,山口村,前進(jìn)村,謝郢村,八里塘村,高潮村,肖廟村,凡廟村,朱大圩村,彭圩村,彭崗村 。 關(guān)店鄉(xiāng):關(guān)店村,向橋村,蔡莊村,幸福村,常樓村,陳廟村,前老村,大程村,趙埔村,周莊村,瓦房村,竹元村,辛圩村 。 錢廟鄉(xiāng):錢廟村,劉樓村,米吳村,陳圩村,圩西村,嶺頭村,長郢村,張池村,曹洼村,鄭樓村,先莊村,中南村,澤廟村,張樓村,高莊村。
【鳳臺】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