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京杭大運河的形成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線路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人工運河之一。她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京杭大運河綿延上千里,溝通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在現(xiàn)代,它的部分航段依然起著重要的運輸功能,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春秋時,就開始出現(xiàn)了由人工開鑿的運河!蹲髠-哀公九年》載:“吳城邗,溝通江淮!边@其中的江指長江,淮則指的是淮河!秶Z·吳語》亦載:“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乃起師北征,闕為深溝于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屬之濟,以會晉公午于黃池!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邗溝,它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邗溝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連接長江和淮河,因此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戰(zhàn)國時期、秦朝、魏晉南北朝、亦多有開鑿運河,但有關京杭運河的前身的記載尚未查到,有待考究。漢武帝六年(公元前129年)鑿關中漕渠,從長安縣境引渭水傍南山東下,略與渭水平行,直通黃河。隋朝,隨著南北疆域的擴大,戰(zhàn)爭的需要,江南經(jīng)濟的開發(fā),統(tǒng)治者很重視南北運河的開鑿。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令宇文愷帶領水工鑿渠。宇文愷在漕渠的基礎上,引渭水從大興城到潼關,長300余里,并該稱漕渠為廣通渠。隋煬帝即位后,更加注重該運河的開鑿。在他的統(tǒng)治下,開鑿的京杭運河分為三段。一是通濟渠,大業(yè)元年(605年)開鑿。自洛陽西苑引谷水和落水達于黃河,又從板渚引黃河水經(jīng)莨蕩渠故道入于淮河,到達山陽(今江蘇淮安)。從山陽起再疏導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引淮河水經(jīng)揚子(今江蘇儀征東南)到長江。這項工程在當年即完工。二是永濟渠,大業(yè)四年(608年)開鑿,先疏浚沁水下游南通黃河,再在沁水東岸(今河南武涉一帶)引沁水下接清水,然后大致循近衛(wèi)河一線北上至今天天津附近,再利用沽水上接桑乾水(今天津的武清的白河與武清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今京)。三是江南河,大業(yè)六年(610年)開鑿,從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繞太湖之東達余杭(今杭州),進入錢塘江,長800余里。隋朝的大運河開鑿完工后,運河南起余杭,中經(jīng)江都、洛陽,北到涿郡,南北連在一起,成為貫通南北的運河。
唐朝繼承了隋朝大運河的成果,而名稱有所變化:隋朝的各段運河在唐朝統(tǒng)稱為漕河(渠),通濟渠東段被叫做汴河(渠),江南河則被稱做官河。北宋的都城在開封,“開封水利交通的主要干道是汴河,這條運河從隋唐沿用到北宋,溝通黃河,淮河和江南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庇纱丝芍,五代、北宋時期,運河變動不大。至南宋時期,僅握半個江山,是否有所變動改道暫無查到相關詳細記錄。
元明清三代都城在現(xiàn)在的北京,原來以隋朝大運河為主線的航道曲折多變,不利于都城與江南的直接聯(lián)系,特別是江南經(jīng)濟重心地位,使當朝者開始著手改建大運河!霸筮\河中的江南運河(杭州至鎮(zhèn)江)和揚州運河(揚州至淮安)大抵為隋代舊道,淮安至徐州段借用黃河下游,濟洲河(出黃河上接泗水由濟洲到東平境),會通河(自東平路須城縣西南安山至臨清),通惠河(通州至大都)是逐步開鑿完成的,臨清至通州段則利用了前代的御河(隋唐時代的永濟渠)!边@樣,從杭州到大都全線開鑿完工,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明清兩代則依據(jù)元朝的大運河為主線,稍做修整,“要是揚州至淮安段沿湖開挖月河,使航船完全擺脫了湖區(qū)航道;又在黃河北岸挑開一道中河,運河不在經(jīng)行黃河。至此,南北大運河全線真正成了一條人工運河!
[參考文獻]
[1]呂文郁,《春秋戰(zhàn)國文化史》,東方出版中心,1992.
[2][4][6][7]袁行霈,《中華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瞿林東,《中華文化史》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5]鄭振,《中國歷史·宋史》,人民出版社,2007,1.
【京杭大運河的形成】相關文章:
京杭大運河作文07-22
【熱門】京杭大運河作文01-31
寫京杭大運河的作文10-11
游京杭大運河作文11-08
【集合】京杭大運河作文12-26
游京杭大運河作文11-17
京杭大運河作文[精華]12-26
游京杭大運河作文(精品)01-26
琥珀的形成作文11-09
雨的形成作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