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二)
一、認同的觀點1、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2、當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時,你必須要非常相信你會得到它,甚至已經得到了。所以,你要散發(fā)出去的,應該是已經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的感覺。
3、感恩會從情緒中帶動出正確的行為。因為有感恩的心,所以我們會去關注生活中對我們目標有幫助的點點滴滴,并且以相應的行動來呼應。
4、所謂接受的原則,就是:能量是來去流動的,要接受之前,一定要有付出。
5、所謂付出,除了是要虛位以待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別人。你想要什么就給別人什么。
二、聯系實際
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fā)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四季的輪回。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
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教師教育學生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讓學生懂得感恩。
付出是一種快樂,我們享受其中。懂得付出的人是最懂愛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回報,就必須先對別人付出。沒有付出,哪里來的別人對你的回報?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然,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對別人的付出也是有限的。人常說"窮則獨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不是百萬富翁,我們也不是慈善家,我們沒有充足的資本去幫助眾多的人,我們只能根據我們的實際能力,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去付出我們的愛心。常常聽到一些人在發(fā)牢騷,抱怨自己的工資待遇低等等。每至于此,我不禁想問:你到底為單位付出了多少,為單位做出了多大貢獻?因為一個人不能老是想著別人對自己有多少回報,我們首先應該無心自問,我們到底為別人付出了多少?我們應該知道,沒有付出就沒回報這個淺顯的道理。你既然付出了,該是你得到的,自己總會得的,不是你自己的,你想的再多也沒有用。
三、反思重構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也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原來付出就有收獲,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每當這時我就又燃起了對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因為我心里一直堅信有付出有回報。
感恩是一種心情。感恩的心情能帶來一種良好的人生感覺,使我們感受到愉悅和溫暖。心存感恩,生活中就會少些怨氣和煩惱;心存感恩,心靈就會獲得寧靜和安祥。心存感恩地生活,就會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愛大自然一切的惠賜,時時感受生活中眾多的"擁有",而不是缺少。感恩是一種心情,更是一種素質。感恩是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并產生的一種責任心情,使人與人、人與社會自然形成和諧。在這種和諧氛圍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平心靜氣地對待。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二)】相關文章: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二04-27
實踐--《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二04-27
讀《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二04-2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04-11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03-1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04-2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04-2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的讀后感(三)04-2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五)04-27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讀后感三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