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讀后感-開正知見,破迷惑網
開正知見,破迷惑網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讀后感
朱平
印光大師一生專宏凈土,倡導持名念佛,巧運文字三昧,闡揚佛法真義。大師一生著述,可謂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句與佛經相違。正如諦閑大師所贊:"具正知見,發(fā)大慈悲。燭智炬以破昏衢,揮慧劍而裂見網。闡揚正道,挽教海之狂瀾;指示真乘,作法門之保障。"閱讀大師之《文鈔》,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佛法的正知正見,破除當前流行于部分信眾中的不正確見解。
一、大師一生專宏凈土,但從不貶抑他宗
印光大師是公認的凈土宗十三祖,《文鈔》從首至尾,處處高舉蓮宗法幢,普勸一切眾生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凈土。大師說:"至圓至頓,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tǒng)攝諸法,上圣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同受者,無如凈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所以,大師逢人必贊凈土,開口定勸念佛,普勸往生,不遺余力。但遍讀《文鈔》,不見大師有任何貶損佛教內部其他宗派的詞句。相反,大師總是批評教內某些人在高揚自宗的同時,貶低損益他宗的言行。大師在《上海佛學編輯社緣起》中明確指出:"至唐而諸宗悉備,可謂極盛。天臺、賢首、慈恩以宏教,臨濟、曹洞、溈仰、云門、法眼以宏宗,南山則嚴凈毗尼,蓮宗則專修凈土。如各部之分司其職,猶六根之互相為用。良以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律為佛行,心語行三,決難分屬。"在《與佛學報館書》中談到明末佛教中興氣象時,大師深情贊述道:"賢首則蓮池、雪浪大震圓宗,天臺則幽溪、蕅益力宏觀道,禪宗幻有下四人,而天童、磬山法遍天下,洞下則壽昌、博山代有高人,律宗則慧云中興,實為優(yōu)波,見月繼踵,原是迦葉。而妙峰、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尤為出類拔萃,末法所不多見。雖不及唐宋盛時,亦可謂佛日重輝矣。"大師在《募刻華嚴經普回向頌》中盛贊華嚴法門:"大哉華嚴經,為諸經之王。法門與功德,二俱不可量。"于《廣東高州佛學研究會緣起》中這樣評價禪宗:"由是禪宗大興,雖在家二眾,多有徹悟本有,明心見性者。歷宋元明,法道弗替。明季垂末,勃然蔚興。"他在《題憨山大師六詠手卷》里說:"憨山大師,大權示現(xiàn),弘法功深,忌者誣陷。"推崇憨山"增輝佛日,為法城塹。著述宏博,日月光燦"!段拟n》中贊揚賢首、天臺、慈恩、禪宗、律宗、密宗的言句還有很多,在此不必一一枚舉。大師在《復徐蔚如居士書》中這樣批評教內互諍現(xiàn)象:"離頓說漸,離漸說頓,離教說宗,離宗說教,高抬密宗,藐視顯教,皆所謂徐六擔板,只見一邊耳。佛法善會,則法法皆通,否則法法互礙。"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地宏揚自宗呢?大師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三》中給出了一個具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應有的正確態(tài)度:"佛于《法華》贊《法華》為經王,于《華嚴》亦然,豈后世宏經者必須決定于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遍贊乎?修禪宗者贊禪宗,修凈土者贊凈土,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
二、大師專重持名念佛,但決不排斥研讀經論
時下,在凈土宗信眾里,流行著一種似是而非的怪論,認為修凈土人只能念阿彌陀佛,研習佛祖典籍更是不務正業(yè)。有人說:某某法師早已代替我們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我們只需照他的話,單持一句佛號,發(fā)愿往生即可。翻開印祖《文鈔》,大師時時勸修凈土的信眾,信愿持名,是凈土宗修行的主要方式,但決非阻人研讀佛經。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三、四》中,大師告訴弟子:"受持讀誦,為佛門始終正行","勸令受持讀誦,諸經無不如是","看佛經亦如此,古人謂一染識神,永為道種,當于此中諦信"。在《烏尤山寺新建藏經閣記》里,大師這樣評價佛教經籍:"是無盡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窮,盡未來際,無或罄絕。所愿一切四眾,同皆探此寶藏,以自利利他,則燈燈相續(xù),明明不絕。"大師在《復王與楫居士書》中勸告弟子:"于有余力時,不妨研究一切經論。"在《與徐蔚如居士書五》中說明研讀經典能開正知正見,舉某居士"始則錯認消息,將有未得謂得之失,繼由多閱教典,方知錯認"。那么,怎樣研讀教典呢?大師在《廈門流通佛經緣起序》中教導我們:佛經和古德著述,"浩如煙海,隨機所近,隨人所樂,以為研窮;虮檠懈髯冢驅V饕婚T。如城四門,就近而入,所入之門雖異,所入之域則同。"對于專修凈宗的弟子,大師于《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中說:"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盤》、《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在《復周群錚居士書三》中更以巧妙的比喻來說明念佛與閱經的關系,"譬如吃飯,須有菜蔬佐助;亦如身體,必用衣冠莊嚴。何于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門深入而盡廢余門也?一門深入,盡廢余門,唯打七時方可。"在整部《文鈔》中,大師常常為弟子們開列眾多經籍,要求他們認真研讀,如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五》和《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中,再三列舉"《翻譯名義》系釋梵語名義之書,《釋氏稽古略》系載歷代佛門事跡之書,《閱藏知津》系標示大藏經論語錄及諸著述大意之書,《龍藏匯記》即是清藏目錄,此諸書皆不可不有。有此諸書,如一師相隨,有問即答","又,《高僧傳》初、二、三、四集,《居士傳》、《比丘尼傳》、《善女人傳》、《凈土圣賢錄》,皆記古德之嘉言懿行,閱之自有欣欣向榮之心,斷不至有得少為足與卑劣自處之失!逗昝骷贰ⅰ稄V宏明集》、《鐔津文集》、《折疑論》、《護法論》、《三教平心論》、《續(xù)原教論》、《一乘決疑論》皆護教之書,閱之則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見城壘矣。""當詳閱《凈土十要》、《凈土圣賢錄》、《樂邦文類》等,則取法有地,懷疑無由矣!斗ㄔ分榱帧芬粫,詳談因果,理事并進,可治近世排因撥果、肆無忌憚等膏肓痼疾。凡有信心讀書人,皆當令閱此書。"
三、大師教導凈宗行人要專求往生,但不主張盡廢世間善業(yè)
凈土一宗之獨特處,即在于信愿持名,仰仗阿彌陀佛慈力,與自己深切希望往生極樂世界的愿力,命終之日脫離娑婆世界,直往西方凈土。一部《文鈔》,可以說篇篇不離導歸凈土,處處倡導專修凈業(yè),正如大師在《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里開示:"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亦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凈域;導上圣下凡,共證真常。"但是,大師在《文鈔》中并不主張廢棄世間一切善法不修,光持一句佛號等死。諸如忠孝節(jié)義、禮義廉恥、放生戒殺、敬老慈幼、建寺起塔、印經刻藏、修橋補路、齋戒吃素、揀魔辨異、開堂說法、施藥療病、辦刊結社、水陸法事等等一切世出世間善法,大師主張凈土學人應隨緣盡力去做,并身體力行!段拟n》中關于上述善事的疏論序記以及書信中倡導凈土行人廣積福慧資糧的言論比比皆是,如《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一》:"如來說法,恒順眾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消情慮,使復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在《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中指出嚴守戒律對修凈土人同樣重要,"須知律為教禪密凈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凈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在《凈土法門普被三根論》中,大師告訴了我們必須廣行善法的緣由:"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發(fā)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貪瞋癡,戒殺盜淫,自利利人,才合佛意。否則心與佛背,感應道隔,但種來因,難獲現(xiàn)果矣。"少數(shù)人宣揚的只要信真愿切,能念佛號,而依然我行我素,作惡造罪,仗佛慈力也能往生之說,在此即被大師破斥無余。因為行惡之心與佛根本不相應,極難獲得諸佛感應,這樣念佛,只可說是種下了來世解脫的種子,要想達到這一生即可往生西方的理想恐怕是辦不到的?傊凶x《文鈔》使我受益匪淺,希望一切學佛人都能認真學習印光大師言教,開正知見,掃除一切迷惑,樹立對佛法的正確信仰,并將信仰落實到我們日常的行動中去。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讀后感-開正知見,破迷惑網】相關文章:
《增廣賢文》全文及解釋03-09
云開見明月作文10-11
增廣賢文讀書筆記03-13
文印室個人總結05-30
文印室個人總結05-30
守得云開見月明作文11-01
文印室工作總結05-31
文印室工作計劃12-03
文印室工作總結05-30
增廣賢文讀書筆記(精選30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