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后
《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后感
——學會“正!钡乃伎挤绞
言前
你正常嗎?也許是的。你傻嗎?也許也是的。
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你是個正常的傻瓜。
說你是傻瓜,是因為你做的許多決策都是欠理性的。說你是正常的,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和你一樣,都在做欠理性的決策,而且都沒意識到這些決策是欠理性的。這些傻的錯誤在許多決策中會出現(xiàn),包括購物、投資、用人、擇偶等。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不僅會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會回顧過去在這件事上面的投入,并試圖挽回過去的損失。其實,這些損失是無法挽回的。
本書作者奚愷元(Christopher K.Hsee)生長于中國上海,后旅美求學,1993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他是當代最有成就的行為決策學研究者之一,其研究涉及心理學、行為經(jīng)濟學,管理學、市場學以及幸福學等諸多領域。他的著作在許多國際期刊上發(fā)表,2002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教授在他的獲獎致辭中還特別提到了奚教授的研究貢獻。在北美和中國,他被許多一流大學邀請做過演講。并廣受好評,奚教授有十多年的管理教學經(jīng)驗,他在芝加哥大學開設的管理決策課程備受歡迎。
本書結(jié)合了作者十余年的教學經(jīng)驗,融合了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他學者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決策中的誤區(qū),從而可以比大多數(shù)人少幾分“正!,多幾分理性。
別做正常的傻瓜,談何容易;讀過此書,可見一斑。
讀后
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例子為引,用平實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看似正常的判斷邏輯實際往往是不理性的!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想要成為“聰明的少數(shù)”,比大多數(shù)正常人不正常些,需要改變慣有的思維模式,研究人性本身的行為規(guī)律,探究少數(shù)成功人士的秘訣。
習慣性偏見和認識誤區(qū)
什么是習慣性偏見和認識誤區(qū)?
比如,人心里往往有分類很細的心里賬戶,可能買衣服的錢和買電影門票的錢出于不同賬戶。人們總傾向于把相似的支出歸到同一賬戶中,并且鎖定起來,不讓預算在各賬戶間流動,因此就會產(chǎn)生弄丟了戲票就不看戲,丟了電話卡就不再打電話,甚至弄丟了飯票就不吃飯的情況。
再比如,一個人去澳門承接一個項目,經(jīng)過幾個月的辛苦,項目終于完成,得到了10萬元酬金;一個人在澳門中了10萬元的彩票。同樣是10萬元,如果這時一個朋友邀請去玩賭場的21點,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第二種情況下更愿意去賭一把21點。
同樣是10萬元錢,本身應該沒有差別,但大多數(shù)人往往認為前者10萬元是通過自身努力辛辛苦苦掙來的,后者10萬元是幸運垂青來的,對待的態(tài)度就有了天壤差別。正常的傻瓜通常傾向于把贏來的錢消費掉,而把賺來的錢存起來。這時是不是應該,換個角度看問題,無論是怎么來的,都是自己的收入,冒風險時不應該有不理性的心里賬戶區(qū)分,這樣才有可能有更理性的決策。
如果,有一天想買豪華雙人被子。到商場發(fā)現(xiàn),原價650元的超大號豪華雙人被子、500元的豪華雙人被、450元的普通雙人被子,現(xiàn)在都統(tǒng)一售價400元。這時候很可能會因為折扣多而選擇買超大號豪華雙人被子,但實際上,已經(jīng)偏離了購買初衷。真的使用才會發(fā)現(xiàn),超大號很可能因太大而使用不便。
理性的人應該是這樣考慮:豪華雙人被對我效用最大,價格400元和其他兩種一樣,所以我選擇豪華雙人被。但正常的傻瓜心里還在盤算交易帶來的效用,也就是合算交易偏見,是商鋪參考價格和商品實際價格間差額的效用。
那么為何我們會有偏見和誤區(qū)呢?除了上述分析的非理性心里賬戶和合算交易偏見外,盲目自信也是重要的原因。
自信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人不但要有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在鼓舞士氣的時候,我們應該充分自信;而在具體行事時,我們應該謹慎而又自知之明。我們在做判斷時,應該盡量避免只證明這樣決策是對的,也要想想這樣決策是不是有不合適的地方。只有辯證的看待和判斷,才能夠做到更為理性。
人的適應性也是產(chǎn)生偏見和誤區(qū)的原因之一。
人其實有很強的適應性。正常的傻瓜往往會低估自己的適應性,花很多精力和金錢去追求那些以為可以給自己帶來長久快樂的東西,結(jié)果卻未必能達到想象中的程度。比如,人們覺得升職、加薪、換了大房子、買了豪華車都會讓人非?鞓罚貌涣硕嗑,我們的高興程
度又會回到原來的水平。如果在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錢,實際上就是陷入了認識誤區(qū)之中。
但是人并非對所有東西都能適應。極端的、變化的東西會難以適應,人際比較也會帶來不適應。因此,物質(zhì)的東西很容易就能適應,而精神的東西不太容易感到厭倦。所以,我們在做決策時,要注意到人本身的適應能力,不要僅僅注意物質(zhì)的東西。相反,在滿足一定物質(zhì)需要之后,應該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東西。
幸福準則
作者在書的最后兩章給出了幸福的十六準則,這也是我們努力逃離“正常的傻瓜”群體,成為幸福生活主宰的鑰匙。
準則一: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開享受
注:如果有兩件好事要告知家人、同事,當然應該是分兩次告訴,這樣會帶來更多的快樂。
準則二:壞事分開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注:我記得有一句俗話“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話糙理不糙,說的就是這個道http://http://www.wenku1.com/news/55D39FFEE06C09DC.html理。
準則三:大好事小壞事分開經(jīng)歷不如一起經(jīng)歷
注:小小的壞消息帶來的不大的痛苦會被大大的好消息帶來的大快樂所沖淡。
準則四:大壞事小好事一起經(jīng)歷不如分開經(jīng)歷
注: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才不會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淹沒。
準則五:好事晚說不如早說
注:越早越能得到持久的滿足。
準則六:壞事早說不如晚說
注:對壞事情等待的過程是最折磨人的。
準則七:靜止的好事不如變動的好事
注:人的適應性很強的,尤其是對物質(zhì)的東西。人們以為會為它開心滿意很久,其實過了一段時間就習以為常了。好的事情要以變動的形式呈現(xiàn),這樣才不至于讓人習以為常。
準則八:變動的壞事不如靜止的壞事
注:對于靜止的東西人們總是容易適應。但是對于變動的東西,適應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所以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寧愿要一個恒定噪音的空調(diào),也難以忍受一個聲音時響時輕的空調(diào)。
準則九:小獎不如不獎
注:要獎勵他人積極做事,除非給予相匹配的外在獎勵,否則小的外在激勵反而會抹殺內(nèi)在動力,還不如沒有效果好。人們會覺得不值得為了這點小錢去做事,于是連本來不拿錢自己也愿意做的事情都不想做了。
準則十:小罰不如不罰
注:道理同準則九,人們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內(nèi)在動力,而一旦與獎勵掛鉤,就變成一個經(jīng)濟交易。
準則十一:好事有選擇不如無選擇
注:不要把好事變成患得患失的選擇。
準則十二:壞事沒選擇不如有選擇
注:有選擇可以降低不高興的程度,覺得到底是自己做出的選擇。
準則十三: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注:比如送禮,可以在不太貴重類型里選擇貴的。
準則十四:有用的不如無用的
注:比如送禮的時候送吃穿用的,看似有用,卻不如送看似無用的主人畫像。 準則十五:說要的不如想要的
注:應該把人們想買卻不舍得買或者不好意思買的東西送給他們做獎勵或禮物,而不是錢或者經(jīng)濟效用看上去很大的東西。
準則十六:公開的不如不公開的
注:尤其是獎勵。
結(jié)語
不做正常的傻瓜,需要轉(zhuǎn)換思考方式;多幾分理性和變通,少幾分正常和習慣。
【《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后】相關文章:
傻瓜的作文09-23
傻瓜的句子12-22
愛情傻瓜05-01
高考數(shù)學復習別選難題做04-28
我是“傻瓜”作文12-07
小傻瓜作文06-07
小傻瓜作文06-09
傻瓜弟弟作文04-30
我的傻瓜媽媽作文03-29
爸爸是個大傻瓜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