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素材題目:“沿途的風景”
有這樣一則廣告語:“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風景;有的人流連沿途的風景,忘記了目的地;有的人趕路途中,偶爾駐足,美麗的風景讓他忘卻疲勞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請以“沿途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一、審題問題
1. “沿途”強調的是過程,不能限于某一點,而有些同學忽視或誤解“沿途” 。如:“他便躺在竹椅上, 倒上一杯茶,觀賞著沿途的風景。 ”
2.一些同學把“風景”理解為自然“風景”然后就圍繞這個“風景”來構思,這樣做未嘗不可,但問題在于大量作文滿足于空泛地描寫旅游時所見的風景,沒有進一步闡發(fā)其中的哲理,未能注意對文章主題的深層次挖掘,如文章在描寫風景之后,草草收尾:“沿途的風景,真美! ”
有些同學雖然超越了文字的第一層面,把“風景”理解為不僅是自然客觀的物質存在還可以是一種人文的精神的符號,但沒有把這種理解充分地表達出來,在寫人文的風景時,許多同學使用李白、陶淵明、屈原、蘇軾的例子,暴露了同學思維懶惰,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如果這樣發(fā)展下去,勢必形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局面。
解決策略:
“沿途的風景”可以理解為自然風景,也就是它的詞典上的定義:一定地域內由山水、花草、樹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現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觀賞的景物?梢岳斫鉃槿宋娘L景,指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美好的足以令人感動的使人的心靈受到教化的'事物,這是對“沿途的風景”的進一步引申,比如落日余輝中老兩口相互攙扶、蹣跚前行的身影;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揮汗如雨指揮交通的交通警察的身影……可以取“沿途的風景”的比喻意義或者象征意義,象征生活中所遭遇的所有的美好事物,比如親人無私的關愛,家鄉(xiāng)人情的淳樸,朋友一直以來默默的付出,或者是那些提高人們提高道德思想水平幫助人修身養(yǎng)性的精神財富,比如忠貞愛國守信重諾的美德,永不放棄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信念,以及永不滿足永不停止的追求等等,在這個層面上立意時,要特別注意一定落實到某一個“形象”上,這個形象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該定格為某一畫面或某一鏡頭,即應該讓人能夠與“風景”聯系起來而不能脫離話題。就這三種理解而言,單純寫“自然風景”比較膚淺,這樣的作文很難得高分,如果把第一種與第二種結合起來寫,文章就有一定的深度也能體現一定的層次感,如果把立意定位到第三種理解上,又能落到實處,就能體現作品的思想性,反映了學生的認識深度,因此單就立意而言,同學們不妨取第三種立意。
二、選材問題
1.材料撞車,立意平庸。
大多數同學的選材出現了嚴重的“撞車”現象,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量作文寫高三生活枯燥無味,雖然一心埋頭學習,卻依然考試失利,這時老師教導,家長談心,同學鼓勵,經過一翻語重心長的勸勉(往往是作文導語中的內容重現)之后,“我”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還有不少作文“復古”現象嚴重,沒有新意,缺少時代性,總是屈原、李白、蘇東坡、陶淵明、李清照、項羽。不是說這些材料不行,而是太俗太濫,又不能翻出新意,第一個這樣寫肯定是好作文,但如果千千萬萬個學生都這樣寫,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這樣的材料可能得高分,但如果一直不加變通,那一定要吃虧。
2.材料不當,生搬硬套。
如:“司馬遷擺脫消極的風景,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劉翔經歷奧運會失利的風景,重獲成功。議論不當,亂貼標簽。如:“意義在沿途的風景中。項羽雖敗,但為人豪邁,豪氣干云的風景,使其雖未成帝業(yè),卻名垂千古;曹操終因骯臟不堪的沿途的風景,而遭千古罵名。 ”或通篇羅列一兩個感動中國人物的實例,湊足字數。還有些例子偷換概念,如寫成功人士因關注細節(jié)而成功,把細節(jié)理解成“風景” ;把在馬拉松賽跑中通過分解目標達到目的地理解成“觀察沿途的風景最終獲得成功” 。
3.胡編亂造,情感虛假。
如寫離家出走,看到車窗外的風景,“他笑了” ,回家后,“父親當頭給了他一個耳光,他不怨恨,臉上只有笑的表情!边有出門旅游,遇到列車上有孕婦生養(yǎng),大家?guī)兔φ裔t(yī)生。題材老套,生硬虛假。
解決策略:
選擇材料要推陳出新。站在同學們的角度上,要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發(fā)生的真人真事,然后加以提煉挖掘,形成自己的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把我們的筆觸伸向活生生的現實生活,而不要一動筆就是考試失利,媽媽的奶茶,爸爸的啟發(fā),也不要鉆進“故紙堆”里去糟蹋古人。創(chuàng)新首先是一種意識,然后是一種勇氣,要敢于說別人尚未說過的,寫別人尚未寫過的,但不要胡編亂造。選擇材料要有一定的時代感,要有鮮活的生活氣息。站在教師的角度上,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改變觀念要勤于動腦,要善于觀察社會,并且要善于思考,善于積累,同時要利用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鮮活的材料,引導我們的學生走向寫作的正確軌道。
三、組材問題
缺少細節(jié),平淡無味。文章缺少材料的支撐,內容空洞無物。通篇無對風景的描寫,只是流于空喊口號;蛘呶恼码m然有材料,但大多數同學依然不能充分地利用材料,不能合理地對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不能使材料“為我所用” ,只是停留在羅列或者是概述的層面,沒有場景的細致刻畫,沒有形象的精雕細刻。在材料的組織過程中,不能對材料進行展開,不能對材料進行挖掘,不能把材料的生動形象地體現出來,不能通過材料來進行闡述所要論證的觀點,導致作文仍然面目可憎,或者是造成“材料”與文章“立意” 兩張皮的尷尬狀況。
解決策略:
我們知道,文章不能沒有材料。尤其是議論文,沒有材料的議論文內容再多也顯得空泛,這樣的文章永遠是一幅呆板的面孔,很難想象滿紙說教的議論文能搏得讀者的歡心,但有了材料如果不能充分地利用,那么這樣的文章就會變得非常的“虛浮”。我們的學生一旦認識到這個問題,就必須認真地矯正并仔細體會其中的異同,一定要把材料用足,把材料本身的魅力充分地體現出來,不要只是對材料“粗線條地使用”,要學會“精細地加工”,要根據文章主旨的需要合理地使用材料,該“精細”時一定要精細,只有這樣,文章才會體現出它的生動它的深刻,才能體現出同學的思想深度和高度,文章才變得耐讀、有味道。議論性的文章如此,記敘性的文章更是如此, 巴爾扎克說:“當一切的結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jié)都已經過加工,這時,在前進一步,唯有細節(jié)組成作品的價值!碑斘覀儞碛辛瞬牧虾,我們要學會“深加工”,使作品顯得厚實豐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不是光指出來,而是要通過一定的訓練讓學生自己體會到指導前與后效果的不同。使得議論文論據典型新鮮,說理充分深入,用分論點展示典型的細節(jié)和清晰的條理;使得記敘文形成事(人)情理的三點一線。將題目演繹成一個故事(生活場景);用故事表達一種思想;將思想蘊于細節(jié)之中。
【高考作文素材題目:“沿途的風景”】相關文章:
沿途的風景作文素材07-02
沿途的風景01-18
沿途的風景06-20
沿途的風景作文01-05
沿途風景作文07-02
沿途的風景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