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手搟面的作文
小時候,母親要下地干活掙工分,早出晚歸。收工回來,還要忙活沒頭沒尾的家務事。做飯吃飯經常不照時,自己餓肚子不說,上課還要遲到。于是,弟兄幾個很早就開始學做飯。 這樣,多少減輕點母親的勞累,也能準時上學。
我大概十來歲,就開始學做飯。煮稀飯,和蒸米飯都還簡單,難學的是搟面條。煮稀飯,掌握好米和水的數(shù)量,倒進鍋里煮熟即可。蒸干飯,將米煮熟個七八成,盛在竹筲箕里,控出米湯,在鍋底墊上炒好的蘿卜條,或切好的'紅薯塊,然后將米坯倒上,用筷子均勻扎上氣眼,扣上桃桿梃做的鍋蓋,灶膛里再填上幾把柴,蒸得鍋蓋一圓轉冒熱氣,米飯就已蒸熟。
搟面條工序不僅復雜,還要有點技巧。看幾次母親搟面條,跟著學了幾次,基本上學會搟面條。搟面條有和面、搟面、切面三個環(huán)節(jié)和技巧。每個環(huán)節(jié)掌握好,還要多做多練,熟能生巧,才能做出好手工面。
和面前,要根據(jù)做多少飯,確定舀幾瓢面,倒進和面盆里。和面時,一手端碗水,往面盆瀝水,一只手一停地拌面,把面粉拌搓成面須。然后,兩手用力地把面須揉在一起,面須硬了,邊和邊灑點水,面須軟時,再加點面粉,揉成面團。面團和好后,在案板上灑上面鋪(面粉),把大饅頭樣的面團掐起來擱在案板上,“醒醒”勁,十來分鐘后,面團變得晶潤有光,像塊浸過水的白玉石,就可以搟了。遇到面粉質量差,和面的水,加點鹽,增加面團的粘性。
搟面時,從圓面團中間開始,轉著搟壓,用搟面杖將面團碾壓一個厚圓餅,接著卷到搟杖上,開始在案板滾動著搟壓,搟一會兒,攤開面餅,灑上面鋪,再卷上搟面杖搟壓,邊搟壓邊轉面餅,一會兒功夫,一個大鍋蓋一樣大小,薄如紙片,透明如玉,能拿得起來面餅,已經搟好。
面餅搟好后,將面餅提起折疊成階梯形長條形狀,開始切面。切面時,左手輕按在折疊的面餅上,右手的菜刀貼近左手彎起并攏的指關節(jié),向后均勻移動,一刀一刀切下去,切成可寬可細的面條,隨手抓起抖開,晾在案板上。好搟面的,切面時,只聽當當一陣響聲,一氣呵成,一眨眼時間,面片變成有長有短的面條。有的面條有趕牛的皮鞭那么長,一根盛起來就是一碗。
面條切好后,等鍋里水燒開,丟進去煮熟,再放上菜葉和油鹽,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筋軟,滑潤,有勁道,口感好的手搟面就做好了。未出鍋時,糊幾把面,就成糊湯面;丟點芝麻葉,就是芝麻葉面條;只放油鹽,只棵青菜,就是清湯面;鍋里不放油鹽,盛在碗里,澆上或葷或素的臊子,就成可口的哨子面;若遇到來客或過節(jié),墊上炒青菜,蒸好一拌,又是蒸面。無論做成什么面食,都沒機軋面的鐵腥氣味。
那時,下飯菜稀少,吃飯時,撈上一海碗手搟面條,剜幾筷頭潑辣椒油,和在碗里,能吃得口舌生津,額頭冒汗。一次受涼感冒,渾身發(fā)冷,母親為我做了一頓小鍋灶:一碗手搟面里,碗底臥兩個白荷苞蛋,湯上飄浮翠綠的蔥花,金黃的姜絲,再和上幾筷頭油潑辣椒油,吃得大汗淋漓,渾身痛快,至今難忘。
【描寫手搟面的作文】相關文章:
母親的手搟面的散文06-14
作文 搟面皮04-23
關于寫手的作文04-17
描秋景作文01-08
搟面皮散文06-10
描敘06-17
關于青年寫手的作文04-18
描寫手的抒情作文05-26
描寫手的小學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