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
活動準備:
1、10以內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搶答器(鼓、腰鼓、鑼)三個,統(tǒng)計牌一個,唐老鴨、米老鼠、小熊圖片各一張。
3、水果卡片若干,禮花一個,勝利、失敗、歡快的音樂各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shù)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shù)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欄目的口號是:快樂數(shù)學,快樂無限!我們現(xiàn)在大聲的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shù)學,快樂無限!ye!
2、首先我要向你們介紹今天的三個方隊,貼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隊,歡迎你們!貼有唐老鴨的是唐老鴨隊,歡迎你們!貼有小熊的是小熊隊,歡迎你們!米老鼠、唐老鴨、小熊都很喜歡吃水果,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水果,你們想要得到水果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shù)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shù)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水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選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貼到自己隊的英雄榜上?茨且魂牭乃麄數(shù)最多,F(xiàn)在請各隊的一號選手答題。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 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 幼兒:3 3=6 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獎勵。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戶外觀察秋天的景色時,對大樹的外形特征產(chǎn)生了興趣,榮寅宸與毛堅在討論小花園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陽與王浩在爭論雪松和谷樹誰長得高?誰長的粗? 為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從他們的興趣出發(fā),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量,所以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各種材料、各種方法測量樹,知道樹干有高矮、粗細等。
2、初步學習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戶外。
2、長短繩子、各種尺(長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記錄紙、筆、竹竿等,地上畫有刻度線。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么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幼兒討論:用手環(huán)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后交流:
1、粗細:
(1)、用什么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么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shù)字是多少?
。3)、為什么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
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怎么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么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測量?·用鋼皮卷尺直接測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yī)生
1、醫(y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F(xiàn)在請你們來做樹醫(y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并把數(shù)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空間,數(shù)量的變化。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發(fā)現(xiàn)變化。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教學準備:
教具:新增加玩具若干種,活動室桌椅,玩具柜等擺設有所變化。
學具: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一頁“哪里變了”,筆。
教學過程:
一,教室變了。
1,開學了,我們的活動室變了,換了一個新的教室,你們有什么感覺?
能說說有什么不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喜歡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發(fā)現(xiàn)活動室里黑板,座位排放方向,位置的改變。
3,請你說說,怎樣放更好?
二,活動室里的玩具變了。
1,活動室里的玩具也有新變化,請你們把新玩具找出來,數(shù)一數(shù)多了幾種。
2,教師呈現(xiàn)其中一種新玩具(數(shù)量為10個),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目測玩具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3,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數(shù)玩具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如果改變玩具的擺放方式,是不是能更快地數(shù)出總數(shù)?
5,幼兒將數(shù)量為10個的玩具按某種方法擺放,并學習快速數(shù)出總數(shù)。如2個2個放在一起數(shù),或5個一堆數(shù)。
6,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改變新玩具的排列順序,請幼兒說說與原來相比哪里變了。
7,再次變換新玩具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說出哪里變了,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和判斷方法。
三,哪里變了。
1,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一頁“哪里變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上下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你是怎么找到這些不同的?引導幼兒上下對應看。
3,一共有幾個地方變了?請幼兒將第二幅圖中有變化的地方圈出來。
4,說說這些不同點。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注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我認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么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游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秘。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fā)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后,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愿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操作中進一步感知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的基本特征,發(fā)現(xiàn)幾種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嘗試用語言描述。
2.感受圖形變化的多樣和有趣,產(chǎn)生觀察、探究圖形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或長方形紙人手一張,剪刀、小盤子人手各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說說正方形和長方形
1.說說正(長)方形的特征
師:看一看你的這張紙,它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長方形呢?(有四條邊,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2.操作驗證
師: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這張紙是正方形(長方形)的呢?
引導幼兒用對折、比較的方法驗證紙的形狀。
。ǘ﹫D形變一變
1.變一變正方形(長方形)
(1)用折一折的方法,嘗試將正方形變成長方形,長方形變成正方形。
。2)交流“變”的方法。
。3)將折去部分的紙剪下,放到盤子里。
。4)再次變一變,將正方形(長方形)變回原來的形狀。(直接折和剪)
2.變一變其它圖形
。1)說一說用折的方法,正方形(長方形)還可以變成什么圖形。
。2)引導幼兒先折后剪,將正方形(長方形)變成兩個三角形、兩個梯形。
。3)交流“變”的方法,重點認識梯形的主要特征,辨識梯形。
3.幼兒說說自己還想變的新圖形,根據(jù)情況簡單認識菱形等圖形,激發(fā)幼兒變圖形的興趣。
。ㄈ﹫D形拼一拼
1.數(shù)一數(shù):一共變出了多少圖形?每種圖形有幾個。
2.嘗試用變出來的圖形拼一樣東西或一幅圖,并交流。
3.將變出來的圖形拼合成一開始的正方形(長方形)。
(四)小結
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一張看起來沒有用的廢紙 ,可以讓我們玩圖形拼一拼、變一變的游戲。以后當你無聊的時候,你可以找一張紙來玩一玩,像今天這樣剪圖形、拼圖形,也可以……
幾何圖形的學習,從小班到大班,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有相關的內容。不同之處在于,認識的深度,對幼兒的思維要求有所不同。同樣,小、中、大班幼兒認識圖形也有一個過程:
●小班:能正確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但他們不是從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所以幼兒會把圓形說成太陽,正方形說成是手帕。
●中班:能正確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和梯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能逐步做到圖形守恒,不受圖形的大小、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地辨認圖形;能對相似的平面圖形加以比較,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對平面圖形的組合拼搭活動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以及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
●大班:能夠理解一種圖形的典型特征,并在頭腦中形成某種圖形的“標準樣式”,從而進行正確的判斷;能進一步理解圖形之間較復雜的組合關系,如:長方形與三角形、梯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一、對活動價值的思考
設計這一活動,目的就在于讓幼兒親歷探索圖形特征的過程,在看看、折折、剪剪中進一步豐富有關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基本特征的直觀經(jīng)驗。因為有了小、中班的圖形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到了大班階段,已不僅僅局限于辨認圖形。一方面,我關注了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數(shù)學學習的方法,如觀察、比較等探索圖形特征,另一方面,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所以這也是一個幫助幼兒梳理思維的過程。這對幼兒以后進入小學學習幾何圖形是很有價值的。
二、對活動設計的說明
1.力求“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簡單、真實、自然、有效”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追求 ,本次活動我也盡量做到這一點;顒又刑峁┙o幼兒的就是一張紙(而且是廢紙),一把剪刀,幼兒在玩“圖形變變變”的游戲中獲得了新的經(jīng)驗。我推崇自然、融洽的教學氛圍,以整合理念為指導,自然滲透多種對幼兒長遠發(fā)展有價值的東西。如:傾聽的習慣、按要求操作的習慣、有序的操作習慣、多角度思考的習慣、環(huán)保的理念等,讓幼兒在豐富數(shù)學經(jīng)驗的過程中,能力得到發(fā)展,習慣得到培養(yǎng)。
2.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
本活動一共有四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設計都考慮了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和學習特點。第一層次是辨識正方形和長方形,一是運用已有經(jīng)驗回憶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二是用對折、比較的方法驗證。我采用先說正方形再說長方形的方法,主要是考慮到幼兒的.認識特點,正方形的特征比長方形的特征容易描述,在描述完正方形特征后再說說長方形的特征并比較兩者的異同也比較自然。而驗證圖形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難點。在分享同伴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的基礎上,幼兒學習正確的驗證方法,從而知道了“很多東西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還要動手比一比、試一試。”
第二層次是正方形變長方形,長方形變正方形,然后再反過來變回原來的形狀。這樣設計一方面讓幼兒感受了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另一方面給了每個幼兒都有嘗試兩種變法的經(jīng)歷。很明顯正方形變長方形對幼兒來說很容易,而長方形變正方形就有點難度,這里還是用了同伴資源,讓幼兒相互學習變的方法,在“變”中進一步感知圖形的基本特征。
第三層次是“變一變其它圖形”,主要是變三角形和梯形。這一步相對前面幾步有所放開,只要求幼兒用“先折后剪”的方法,變出除正方形、長方形以外的圖形。其實這次“變”并不是很難,而難就難在操作的要求上 ,有一些孩子習慣拿剪刀隨意剪,而今天恰恰要求他們先折后剪,讓圖形更加標準,這對他們也是一個挑戰(zhàn)。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采用“變式”的方法進一步認識梯形的特點是一重點,將一個梯形變?yōu)閮蓚梯形就是對其特征的鞏固。
第四層次是匯總數(shù)數(shù)圖形的種類和數(shù)量,嘗試用變出的圖形紙拼圖,在拼圖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組合與變化。而拼出完整的一張紙,一方面給幼兒一種成功和有趣感,另一方面也讓幼兒體驗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顒咏Y束前,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一張廢紙的用途,滲透環(huán)保理念。
3.關注幼兒良好的學習和操作習慣的培養(yǎng)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按要求規(guī)范操作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也比較強調這一點:“我們今天玩的這個游戲每一步都會有不同的要求,不聽清楚的話你可能會玩不下去,所以一定要認真聽清要求哦。”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4
排序大班數(shù)學教案11-21
文具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8
《直尺》大班數(shù)學教案10-08
《量詞》大班數(shù)學教案10-11
《寬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11
《對稱》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11
大班《月歷寶寶》數(shù)學教案08-22
大班數(shù)學教案:連接07-11
大班數(shù)學教案:排序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