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育論文
《中學語文新課標》規(guī)定:學習是學生從內部自主生成知識結構和提高人生價值的過程。因此,在此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活動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能力。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主動地去學習,向老師請教,相互研討,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則是——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課堂節(jié)奏緩慢平板,無波瀾起伏,課堂氣氛如死水一潭,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
那么,怎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新型師生關系
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二者統(tǒng)一的實質就是交往互動。這種交往不僅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也發(fā)生在人與物之間,是一種多元互動。在教學過程中,交往已成為師生共創(chuàng)、共生、共識、共享的基本形式。
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教師的封建家長式的權威意識,導致了學生的絕對服從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舊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們教師觀念的滯后。我們教師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丟掉面子,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敢說、敢想、敢做的開放氛圍。學生只有在多說、多寫、多做的鍛煉中,才能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例如,與學生建立坦誠、平等的兄長、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學生可以和老師展開激烈的辯論,學生可以指出老師的不足,學生也可以上講臺講課……這樣不但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同樣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尊敬和親近,也正迎合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發(fā)揮了學生的潛在主體作用。
二、采取情境感染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
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過程。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教學活動既是知識、信息的交流過程,又是教師、教材、學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悅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對象,從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動機與需要,也就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語文教學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語文教材都是文質兼美的精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資源,或以其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靈魂,或以其完美的人格蕩滌凈化人的情操,或以哲理啟發(fā)人思考,或用美感熏陶人格。總之,語文教學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資源,可以說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師都是調動學生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學生內心真正被文章所蘊含的美感所折服。
例如,在教學中將音樂、美術、語言三種藝術手段完美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手、腦、眼、耳、口多種感官,創(chuàng)設藝術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產生情感共鳴。
1.以優(yōu)美的畫面牽動學生對情感的體驗
例如在教《春》這篇課文的時候,不要讓學生先讀課文,而是先讓學生看畫面,一幅色彩明快、生機盎然的《春之圖》喚起學生對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讓學生給圖配文,結合課文再看圖,這樣學生在圖、文之中就體會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筆。
2.以震撼心靈的音樂,激發(fā)學生對情境的感悟
例如,在教現(xiàn)代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為了讓學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對母親的深深依戀、愧疚之情,我播放了MTV《懂你》,學生通過如泣如訴的旋律,體悟到了母愛的崇高與偉大——母愛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母愛是我們的生命航標,母愛是我們心中永遠熠熠生輝的太陽!
3.用情感豐富的語言,感染學生對情境的再現(xiàn)
例如,在學習《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時,我以悲痛、沉重、撕心裂肺的呼喚將學生帶進了痛悼總理的哀傷情景之中,有的同學為總理的去世惋惜不已,有的學生悲痛得幾欲出聲……教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過實踐競爭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
新課標規(guī)定:語文應該把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和生活緊密相連,語文教學的源頭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倡導學生大膽實踐,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去學習語文。
例如,在學習議論文時,可以采取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在論辯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童話、寓言時,可以把它改編成課本劇,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體悟其中的內涵;在教詩歌時,可以采取詩歌朗誦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朗誦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蘊;在教小說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仔細揣摩小說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新聞時,我讓學生模擬做小記者,進行校園新聞采訪、寫作;在進行作文訓練時,可以讓學生先口頭作文,然后再行之于文,爭取做到條理清楚。我把每一次作文訓練中的優(yōu)秀習作都裝訂成冊,在班上予以傳閱,并積極鼓勵學生向外投稿,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功感。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增,不再把寫作當成一種苦差使。
在課外,要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重歸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動手、動腦、動口。例如,“給父母語言表達挑刺”、“給廣告找毛病”、“我最喜歡(討厭)的廣告”、“給家庭擬計劃”、“給班級寫聲明”等。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總之,教與學是一種雙向互動的交流過程。我們應該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內部潛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使其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目標。
【談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用語文教學本身的美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04-30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和創(chuàng)新意識論文05-03
[小學語文論文]作文教學中嘗試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04-30
[作文教學論文]在作文教學中強化主體意識04-30
談談語文教學中的讀論文05-02
在自然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論文05-02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的論文04-27
在作文教學中強化主體意識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