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在設計的時候我想要引導學生學會看書,學會咬文嚼字,比如書上是這樣寫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xù)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在品味這段話時,有些學生會注意到“一般”這兩個字,從而提出“為什么一般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xù)去除,不用質因數去除行不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向別人求教、上網查資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質因數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數去除,不過習慣上用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去除。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覺得數學語言是非常嚴謹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學要求
、偈箤W生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谑箤W生初步掌握求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③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 )12,12是3的( ),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質因數是 ,它們公有的質因數是( )。③10的約數有( )。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一個數的約數,現在來看兩個數的約數。
三、探索研究
1.小組合作學習
。1)找出8、12的約數來。
。2)觀察并回答。
、儆袩o相同的約數?各是幾?
②1、2、4是8和12的什么?
、燮渲凶畲蟮腵一個是幾?知道叫什么嗎?
(3)歸納并板書
①8和12公有的約數是:1、2、4,其中最大的一個是4。
、谶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8 1 3
2 4 6 12
8 和12 的公約數
。4)抽象、概括。
、倌隳苷f說什么是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嗎?
、谥笇W生看教材第66頁里有關公約數、最大公約數的概念。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7頁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2.學習互質數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組數的公約數來: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這幾組數的公約數有什么特點?
。3)這幾組數中的兩個數叫做什么?(看書67頁)
。4)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不同?(使學生明確:質數是一個數,而互質數是兩個數的關系)
3.學習例2
。1)出示例2并說明:我們通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2)復習的第2題,我們已將18和30分解質因數(如后) 18=2×3×3 30=2×3×5
(3)觀察、分析。
①從18和30分解質因數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約數嗎?
、18和30的公約數就必須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18和30公有的質因數有哪些?
④18和30的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是哪些?(1、2、3、6(2×3))
、葑畲蠊s數6是怎樣得出來的?
。4)歸納板書。
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6是這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乘積。
。5)求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書寫格式。
為了簡便,我們把兩個短除式合并成一個如: 18 30
讓學生分組討論合并后該怎樣做?
、倜看斡檬裁醋鞒龜等コ?
②一直除到什么時候為止?
、墼僭鯓幼鼍涂梢郧蟪鲎畲蠊s數?
④為什么不把商也連乘進去?
(6)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8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后點幾名學生講每步是怎樣做的,最后集體訂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①誰能說說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谝龑W生看教材第68頁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四、課堂實踐
做練習十四的1、2、3題。
五、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六、課堂作業(yè)
1.做練習十四的第4題。
2.做練習十四的12*題。
課后反思:教學"求最大公約數",課本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及一個"做一做",教學時,當教師向學生介紹完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之后,讓學生討論質疑其它二例時,學生A就提出:"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這兩個數的差。"教師問:"有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說:"按照課本的三個例題: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是6;90和72的最大公約數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約數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約數是20。"還真是呀!學生們很驚訝,教師了解到學生錯誤結論的由來,但不急于指出學生的錯誤,首先肯定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精神,接著又向學生指出:"是巧合呢,還是真有這樣的規(guī)律存在呢?"學生為了驗證,紛紛舉例演算,就連平時較少開動腦筋的學生,也算得很起勁。過了一會,小B第一個發(fā)現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約數就不是它們的差。教師又及時把這一信息交給學生,學生的研究熱情被激發(fā)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下課了,大家的討論還在繼續(xù)著,并且樂此不疲。他們?yōu)榱颂角?規(guī)律",愉快地做了幾十道求最大公約數的練習,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途徑中,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更激發(fā)了他們探求知識,孜孜以求,為學業(yè)成功更努力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94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4題。
二、教學要求:
使學生學會用方程解答數量關系稍復雜的求兩個數的(和倍、差倍)應用題,能正確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來檢驗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和檢驗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果園里有梨樹42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據下列句子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楊樹和柳樹一共120棵
楊樹比柳樹多120棵
楊樹比柳樹少120棵
3、出示線段圖:梨樹:
桃樹:
從圖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樹的棵樹用x表示,桃樹的棵數怎樣表示?
4、出示條件: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5倍。
根據這個條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雞的只數用x表示,那么母雞的只數可以怎樣來表示?
5、在括號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練習二十一第1題)
6、交流:板演,你是根據怎樣的數量關系來解答的?
7、導入:在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應用題,誰來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1)齊讀。
(2)這道題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邊問邊畫出線段圖。
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把哪個數量看做一份?用線段圖來表示我們先畫梨樹,桃樹的棵數有這樣的幾份?還告訴我們什么條件?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
。3)“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這道題要求的數量有兩個,你認為用什么方法做比較簡便?
(4)下面我們就以小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道題用方程來做,學生討論。
。5)交流。
(6)通過討論和同學們的交流,你們會解這道題了嗎?請做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齊練。
校對板演。還可以怎樣求桃樹的棵樹?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準備怎樣檢驗?(把問題作為已知數進行檢驗,)生說,師板書,齊答。
2、教學想一想。
現在我們把第一個條件改一下,變成“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樹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嗎?(出示改編題)
一生板演,其余齊練。
集體訂正。提問:設未知數時你是怎樣想的?你是根據什么來列方程的?
3、請同學們比較這兩道題,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會不同?因此,你認為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4、小結。
從剛才的兩道題可以看出,如果兩個數量有倍數關系,就可以把1份的數看做x,幾份的數就是幾x;把兩部分相加就是它們的和,兩部分相減就是它們的差。我們可以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校對:你是根據哪個條件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的?
2、只列式不計算。
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天鵝的只數是丹頂鶴的2.2倍。
。1)已知天鵝和丹頂鶴一共有96只,天鵝和丹頂鶴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鵝的只數比丹頂鶴多36只,天鵝和丹頂鶴各有多少只?
3、選擇正確的解法。
明明家雞的只數是鴨的3倍,雞和鴨一共56只,雞和鴨各有多少只?
(1)解:設雞和鴨各有x只。 x+3x=56
。2)解:設雞有x只,鴨有3x只。 x+3x=56
(3)解:設鴨有x只,雞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蘋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蘋果比梨多26千克。蘋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設梨有x千克,蘋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設梨有x千克,蘋果有3.6x千克。 3.6x+x=26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感覺到今天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那你有哪些收獲呢?還有什么疑問嗎?
老師有個疑問,想請你們幫我解決:為什么今天學的應用題用方程來做比較好,而復習題用算術方法做比較好呢?說明同學們掌握得不錯。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2—5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單元教學內容
圖形的運動(二)P82——P89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2、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探索圖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質,能利用圖形的平移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變換成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4、經歷運用軸對稱或平移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軸對稱和平移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并運用圖形的平移解決數學問題。
5、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并學會欣賞數學美。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能夠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知道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知道圖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質,能利用圖形的平移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四、單元教學安排
圖形的運動(二)2課時
第1課時 軸對稱
一、教學內容:軸對稱P82——P83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3、通過軸對稱圖形的變換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方格紙、尺子。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率
1、課件出示教材第82頁的軸對稱圖形。
學生欣賞。
師:這些圖形漂亮嗎?它們有什么特征?
師生交流后明確: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你們知道它們的對稱軸在哪里嗎?你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學生動手在教材上分別畫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畫出對稱軸后,課件演示畫出對稱軸的過程,明確沿著對稱軸對折,兩邊的圖形能完全重合。
3、對于軸對稱圖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再來深入研究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質。
板書課題:軸對稱。
(二)探索發(fā)現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82頁例1主題圖。
提出問題: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你是怎樣判斷的?它的對稱軸在哪?如果沿著對稱軸對折,A點會與哪個點重合?
組織學生比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反饋時,教師重點說明:如果沿著對稱軸對折,A點會和A’重合。我們把像這樣對折后能重合的一組點叫對應點。
師:你還能在圖形中找出其他的對應點嗎?
學生完成后反饋。
。2)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探究以下問題:
、贁狄粩,看看軸對稱圖形中每組對應點有什么特點。
、诋嬕划,連接每組對應點,看看每組對應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有什么關系。 學生交流后,全班反饋。
反饋小結:軸對稱圖形中每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每組對應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板書)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83頁例2主題圖。
(1)猜一猜。
課件出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看圖猜一猜這是什么圖形。
師:你能猜出這是什么圖形嗎?為什么這樣想?
師生交流后明確:這個圖形可能是五角星。再引導學生根據對稱軸想象出圖形的另一半。
(2)畫一畫。
你能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嗎?
引導學生思考:
、賾撛鯓赢?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诿織l線段應該畫多長?
師生交流后明確:可以先找到一些關鍵點,然后根據對稱軸畫出它們的對應點,最后連接各對應點。
(3)說一說。
組織交流: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①根據對稱軸來確定一些關鍵點的位置。
、跀党鲫P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③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找到關鍵點的對應點。
④根據這個圖圖形的形狀,連接各對應點。
(三)鞏固發(fā)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3頁“做一做”。
課件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的。
2、鞏固提高。
拿出方格紙,根據今天的學習內容,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①動手設計。
、诎炎约旱淖髌氛故窘o大家看,并說一說你是如何設計的。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互動后總結:今天,我們更深入地學習了軸對稱,知道了每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每組對應點的連線垂直于對稱軸;還學會了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五)板書設計
軸對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直線叫做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每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每組對應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
六、教學后記
第2課時 平移
一、教學內容:平移P86——P87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性的系列活動,能按要求畫出簡單的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掌握平移的特征。
2、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能利用圖形的平移運動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3、在探究式的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主動探索,勇于發(fā)現的精神,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平移的特征。
難點:利用圖形的平移解決數學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率
1、活動:
課件演示:一個圖形在方格圖中從左往右平移。
師:圖形做的是什么運動?(平移)
往哪個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幾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同答)
2、說明:
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況,用實線表示平移前的圖形,虛線表示平移后的圖形,用箭頭表示平移的方向。
3、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圖形變換的另一種形式:平移。
板書課題:平移。
。ǘ┨剿靼l(fā)現
1、教學例3。
(1)探究平移的特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平移的小游戲,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聰明,能迅速找到變化和沒變的地方。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和解答簡單文字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兩步計算的文字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為進一步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重點:掌握運算順序和文字題結構及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學難點: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教學關鍵: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遞等式計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學生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哪幾步可以同時脫式,然后集體練習,三人極演。
2、文字式題。(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數)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減去80,差是多少? (4)350減去80,得多少?
比較第(1)與(2),(3)與(4)題在列式上有沒有區(qū)別?
(5)35個2是多少?70里面有幾個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幾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與6的積是多少?
(8)60減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積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計算的文字題,我們可以根據和、差、積、商的`意義直接列式計算。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可以根據數量關系列式計算。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文字題呢?這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
2、教學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積”,“差”等術語。
。2)提問:這一道題與剛才口算的第(3)題比較有什么不同?350減去了什么?減去了多少?怎樣列式?
被減數 減數
350-80×3
歸納:因為這題的要求是求差,必須找到被減數與減數,被減數是350,減數是80乘以3的積,所以列式是350-80×3。
從運算的順序來看:80×3應該先計算,這樣列式是完全符合題目要求的。
接著計算: 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題。“350減去80,再乘以3,積是多少?”該怎樣列式呢?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被減數 乘數
(350-80)×3
歸納:因為這一題求的是積,必須知道被乘數與乘數各是多少,被乘數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數是已知數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號,所以列式為:(350-80)×3。
接著計算:
原式=270×3
。810
從運算順序來看,350-80應該先計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4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在富有挑戰(zhàn)的交流活動中,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焕吓笥眩J識它嗎?
生:認識,是紅領巾。
師:紅領巾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生:三角形
師:這個圖形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 因為它有三個角
師:你可真聰明,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我們要愛護國旗,愛護紅領巾。
師:,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嗎?
生:指角
(多媒體演示紅領巾的三個角分別閃爍幾下)
師:不錯,這就是它的角,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找一找角,認一認角好嗎?
生:好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 對于三角形,學生們在一年級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里設計意在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為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做遷移鋪墊。同時,由學生自己動手上臺演示,激發(fā)了興趣,調動了情緒,活躍了學習氣氛。)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師:學校是我們的家,我們天天在這里學習、游戲、鍛煉?!我們的校園多么整潔、優(yōu)美。(電腦課件出示主題圖)請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哪兒有角嗎?
生:(老師三角板上的角,老爺爺剪刀上的角,球門上的角,小旗上的角,做操的學生伸出雙臂形成的角……)
生:到前面指角(一定要讓學生指出角的具體位置。如果學生指不出角的正確位置,師說:“其實在我們數學里,規(guī)范的角是這樣的。師演示”)
師:看來大家個個都是火眼金睛,這么快就找出了這里面的角,現在老師把圖形中的一些角標出來,我們一起看一下吧!(課件演示閃爍的角)
師生:欣賞角
2 、觸摸感知角的特點
這角可真多呀!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瞧,就連我們學習用的三角板里也藏著不少角呢(課件演示)!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三角板,觀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個角,像這樣(教師示范摸角的頂點)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生交流:尖尖的,很扎手。
再摸摸這兩條線(教師示范摸角的兩條邊),感覺怎么樣?
生交流:滑滑的,直直的。
師:我們給(三角板)脫去美麗的外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想一想這三個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說說。
生匯報:都有一個尖,兩條直直的邊。
3、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
看到兩條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邊。
(教師邊指邊說,示范正確的指角方法。)
學生模仿老師邊指邊說正確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頂點和邊
A.師指,全班說
B.一生指,其余生說
C.師說,一生指,其余生判斷
師:觀察這些角,一個角有( )個頂點和( )條邊。
5、想像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角的樣子畫在我們的腦海里。
6、判斷角
師:我從數學王國里帶來幾個圖形,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圖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7、折角、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果然名不虛傳,想難住大家還真不容易。老師這有一張圓形的紙片,圓形紙片有角嗎?
生搖頭:沒有
那現在就請你們給老師折出一個角,好嗎?
生:好
如果不會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生折角,教師巡視。)
折好后先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哪里是頂點,哪里是角的邊,一會兒小組內派一名代表到前面進行匯報,把折好的角展示給全班的小朋友,好現在開始吧!
生:折完后到前面展示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和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學生通過找角、折角、等操作實踐,及觀察電腦的動態(tài)演示,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在觀察中動腦過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征。讓他們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畫角
師:如果讓你畫一個角,你覺得應該怎樣畫呢?誰來說一說,可以用手表示。
生:交流自己畫的方法。
師:看來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我們一同去看一下如何畫角才是正確的方法吧!
(課件出示畫角的方法)
師:現在就請大家在自己的本上用正確的方法畫一個角吧!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
生:在本上畫角
師:現在請大家把自己畫的角各部分標上名稱吧!
生:標名稱
師:為了方便大家記住畫角的方法,老師還為畫角編了一首兒歌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兒歌)大家讀一讀吧!記住這首兒歌就記住了畫角的方法,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采取先讓學生自己跟著多媒體學習畫角,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初步掌握了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學生感覺很輕松民主,注意力強。)
(三)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畫了角,那你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角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用你靈巧的手做一個角,做好后說出它的頂 點和邊。做角時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圖釘不要扎到手。
2、變一變
師:現在我們要變角了,變角的時候我們要用心噢。
好,我們先把角慢慢變大,用心觀察,角變大了嗎?
再把角慢慢變小,再來一次,慢慢變大,慢慢變小。
(所有學生操作)
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我們是怎樣把角變大的,怎樣變小的?
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張開的距離越大,角越大,張開的距離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師:老師請同學甲上來,你能做一個比我的角大的角嗎?做好后就不許變了,想想有什么辦法能知道我們的角誰大,誰小呢?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到比較角的`方法:重疊法——把頂點和一條邊對齊,看另外一條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
師: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老師的角兩條邊張開大小不變,只拉長邊的長短,你們說,老師的角有沒變大?
生:沒有變大。
師:我們去看看紅角和藍角是怎么做的?(播放紅角和藍角的故事)
師生觀看。
師小結:看來角的大小只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使學生從認識靜態(tài)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tài)中的角,同時引出對角的大小的比較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變化活動角,動態(tài)體會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角度有關系,為了突破“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一難點,教師通過一小節(jié)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使學生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又增添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張口的大小有關。
(設計意圖: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將根據問題的不同難度,教學時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結合板書回顧全課)
四、欣賞角
看來大家的收獲真不少,再讓我們去欣賞一下角吧!這些建筑漂亮嗎?(漂亮)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角無處不在,希望以后大家能夠了解角的更多知識,把我們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好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知識能力
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存款問題。
過程方法
自主探究法
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存款問題。
教學難點:
能根據利率表找到存款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近期銀行的利率表。
學生準備近期銀行的利率表。
教學思路:
1.出示存款利率表和媽媽有現金人民幣2萬元,要按定期存入銀行,想年這一條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有幾種不同的存款方案,并把不同的方案表中。
2.學生匯報不同的存款方案,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數學符號有序地表示不同案。
3.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學生獨立計算到期后的實得利息。
4.以小組為單位計算其它存款方案到期后的'實得利息。
5.比較不同的存款方案到期后的實得利息,談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了解利率表,小組合作完成設計方案。
用計算器算
方案一:現存三年,然后用本金加上利息200003.24%3=1944(元)。
稅后利息:1944(1-20%)=1555.2(元)。
再存期一年后,稅后利息:(20000+1555。2)2.25%(1-20%)=387.99(元)。
4年期滿時:1555.2+387.99=1943.19(元)。
二、學生匯報不同的存款方案,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數學符號有序地表示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3,1
方案二:1,1,1,1
方案三:1,1,2
方案四:1,2,1
方案五:1,3
方案六2,2
方案七:2,1,1
三、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學生獨立計算到期后的實得利息。
用計算器算
方案一:現存三年,然后用本金加上利息
分層作業(yè):
完成70頁的連一連
板書設計:
存款方案
方案一:3,1
方案二:1,1,1,1
方案三:1,1,2
方案四:1,2,1
方案五:1,3
方案六2,2方案
方案七:2,1,1
課后反思:
得: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氣氛活躍。
失:學生的策略不夠全面。
設想:應注重學生方法的訓練,讓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加強學生實踐活動能力養(yǎng),適當設計相關題目的訓練。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jié)課,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A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ㄒ唬⿵土曢L方體的特征.【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第87頁例1、例2,88頁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負數的意義和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舉例說明我們學過了哪些數?
教師小結: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在數物體個數時,1、2、3出現了自然數,物體一個也沒有時用自然數0表示,當測量或計算有時不能得出整數,我們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提出問題: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一個場面,主持人說:哈爾濱零下6至3攝氏度,重慶6至8攝氏度
同學們,你們對情境中的內容一定相當熟悉吧?你能給大家講講哈爾濱零下6至3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為什么阿姨說的零下6攝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變成了-6℃呢?
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記作6℃行嗎?
你有什么簡潔的方法來表示他們的不同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F在,國際數學界都是采用符號來區(qū)分,我們把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有-號的數來表示,例如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攝氏度;零上6℃記作+6℃,讀作正6攝氏度或6攝氏度。
(2)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的數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第87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2.自主學習例2。(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基礎上教學1—6的乘法口訣。這些口訣分為三段教學:第一段教學1—4的乘法口訣,第二段教學5的乘法口訣,第三段教學6的乘法口訣。
本單元的教材編排要注意了以下幾點。
1、教給學生編口訣的方法。教材不是把編好的乘法口訣教給學生,也不是向學生展示口訣是怎樣編的,而是讓學生參加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2和3的乘法口訣是教材編給學生看,4和5的乘法口訣有少數留給學生模仿著編,6的乘法口訣基本上由學生自己獨立編出。這樣編排,一是把乘法口訣與乘法的意義有機聯系,有利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乘法口訣:二是讓學生能感受相鄰口訣間的關系,有利于他們利用乘加、乘減記憶乘法口訣:三是學生能學到一些探索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積極性。
2、把記憶乘法口訣和應用乘法口訣緊密結合。教材在編出乘法口訣后,把記口訣和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在用口訣時,又把口訣算乘法和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避免了大量的機械重復訓練,使學生充滿情趣地練習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1—6的乘法口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應用1—6的乘法口訣過程中,熟記這些口訣。
3、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情景中初步認識乘加、乘減算式,知道在乘加、乘減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減計算幫助記憶乘法口訣。
4、使學生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喜悅。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訣以及其他一些練習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簡單規(guī)律的能力。
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1—6的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讓學生主動參與的編寫口訣的全過程。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投影、掛圖。
課時安排:
1.2、3、4的乘法口訣2課時
2.乘加、乘減1課時
3.5的乘法口訣3課時
4.6的乘法口訣3課時
5.復習2課時
6.快樂的隊日活動1課時
2、3、4的乘法口訣
第一課
主備教師:董洪發(fā)使用教師:
備課時間20xx.9.1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9頁
教學目標:
1、在教師的幫助下,經歷2、3、4和1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這些口訣的意義和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這些乘法口訣并會用它們來諸有關的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及語言表達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投影儀、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星期日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她帶4組小朋友(每組4人),問小朋友一共去了多少人?交流:4+4=88+4=1212+4=16
4+4+4+4=16
揭示課題:2、3、4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2的乘法口訣。
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引導討論,一個蹺板共坐了2人,1個2是幾,你會列出乘法算式嗎?
還可以怎樣列?那么兩個蹺蹺板呢?2個2是幾,怎樣列乘法算式?
師隨著學生的發(fā)言,寫出1×2=2編口訣:一二得二
引導學生根據2×2=4編一句口訣呢?交流得出二二得四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說出:2×1=用什么口訣。
2、學習3的乘法口訣。
投影出示小朋友蕩秋千的場景。
分小組討論交流圖畫的意義,并說出怎樣列出算式?
1×3=32×3=63×3=9啟發(fā)小朋友說出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說出:3×1=3×2=3×3=用什么口訣。
3、學習4的乘法口訣。
出示表格:
車廂的個數:1234
人數481216
小組交流探索乘法算式及口訣。
4、獨立自主學習1×1=并編口訣
三、深化探究。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明確題意,先擺出小棒,再寫出算式后填口訣。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小組討論交流后連線,互相檢查。
四、反思評價。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嗎?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一)
一二得二;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二四得八
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二三得六;四四十六
三三得九
作業(yè)設計:
1、4×12×23×24×2
2、一二得二二三得六
()×()()×()
。ǎ粒ǎǎ粒ǎ
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
。ǎ粒ǎǎ粒ǎ
1~4的乘法口訣
第2課時
主備教師:董洪發(fā)使用教師:
備課時間:20xx.9.2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想想做做”第5-10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記1~4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1~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熟記1~4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1~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本第10頁第10題的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今天我們就要用所學的乘法口訣去解決一些問題,看誰表現得最出色,好嗎?
二、復習鞏固
1、背一背:采取游戲形式,背1~4的乘法口訣。
小組背男、女生背獨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的?
2、說一說:這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2×3=4×1=2×2=
1×4=4×3=2×4=3×3=
三、拓展深化
1、第8題,學生獨立填寫。
2、第9題
3×□=□□×4=□□×□=4
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答案不止一種,鼓勵學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顯示第10題圖片。
(1)觀察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樂場玩)
(2)玩碰碰車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3)小組交流你還能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列出乘法算式嗎?
引導學生提出:3架飛機共坐幾個小朋友?2架吊橋共有多少人?等問題,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據所提問題,學生在書上寫答案。
四、自我評價
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還有什么疑問需要大家?guī)徒鉀Q?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乘法估算”。
教學目標: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據題目的特點估算。
2、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引入
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算。誰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計著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們剛學的近似數。
生答: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不需要算出準確數。這樣的計算叫估算。
創(chuàng)設情景
學校開展為災區(qū)捐款活動,一年級捐款714元,二年級捐款987元,兩個年級捐款共約多少元?
師:你能幫老師估算出結果嗎?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師:同學們,你們說哪種方法對呢?
生1:第一種對,算得很正確。
生2:第二種對,現在要我們算得是大約多少元。
學生展開討論
師總結:在加法估算的時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整十整百后,再進行計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師出示問題:三年級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個班大約多少元?
師:請你試著估算出他們的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樣,把要估算的'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計算。
小組合作練習
你現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來完成下面的練習吧!
師出示練習題,
媽媽要買5袋餅干,每袋1元8角,帶多少錢合適?
要求(1)你試著估算;(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生:練習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師:你們的答案都一樣嗎?
生: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呢?
生:因為前三個算式都只有一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數都一樣。而后兩個式子都有兩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學只把其中一個數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錯。
師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師:用這些錢買3個足球,每個足球74元,夠不夠。
學生解答,并匯報結果
生:200元錢不夠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生:學會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結果與準確結果接近,就要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而定。
生3:我們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況,我們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從現在學生們的情況來看,他們習慣于精確計算,對估算的意識很淡薄,對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與作用,還沒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使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都“不太習慣”。具體表現在:估算方法的運用不靈活,要求估算結果卻進行精確計算等,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白估算的作用與價值,弄清精算與估算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估算,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目的。但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練習與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經常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估算的情景與機會,作為估算的起始課,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估算的意義與價值。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