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語感的特征和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
試論語感的特征和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俞冬偉
語感是當代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轉(zhuǎn)換生成語法理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我國最早提出語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等開始創(chuàng)導語感教學,隨之語感逐漸為人們所理解和認同。近年來,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在對傳統(tǒng)的重新審視中,越來越關注“語感教學”這一新話題,并與現(xiàn)代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聯(lián)姻,試圖以此為突破口,從理論與實踐上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探討,開拓出一個當代語文教學的“語感”新熱點。
一
什么是語感?作為定義,不同場合有不同解釋,目前尚無明確的科學界定,這里先列舉有代表性的五例。
葉圣陶認為:“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字典辭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jīng)驗,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語感’。”[①]
李珊林認為:“語感是一種文學修養(yǎng),是長期的規(guī)范的語言運用和語言訓練中養(yǎng)成的一種帶有濃重經(jīng)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保邰冢
王尚文認為:“主觀的語感源于客觀的言語,主客觀的言語對象對人的語言器官長期雕琢的結果,是人的語言器官長期感受言語對象不斷積淀的結晶,是人的言語這一對象在人身上對象化的實現(xiàn)!保邰郏
李海林認為:“語感是對語言隱含意義(即指句子字面意義以外的意義,依賴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蘊在該句子內(nèi))的一種深刻的直覺!保邰埽
楊炳輝認為:“語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統(tǒng)一的一種悟性”“語感感性中暗含著理性的認識和本質(zhì)的理解,直覺中潛伏積淀著邏輯理智基礎,這樣就可以在感性直接關照里,同時了解本質(zhì)!保邰荩
以上闡述分別從語用學、教學論、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等角度來描述、分析、探討語感,提法迥異,有所側(cè)重,但歸納起來不難發(fā)現(xiàn):語感是人對語言的直覺的整體的感受,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語言文字而引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盡管準確地揭示語感的內(nèi)涵,并給語感下一個為多數(shù)人所易于接受的簡明定義是件不輕松的事,但視語感為一種高級的語言文字綜合能力,卻是大家的共識。在老一輩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家那里,語感是作為一種心理語言學概念(一種對閱讀心理的描述)提出來的,強調(diào)語感在語文能力結構中的作用;而語感教學論則把它上升為一種教學思想,作為一種新的語文教學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即教學論范疇提出來的,在理論和實踐上視語感教學為語文教學的突破口和最終目的。
為了準確把握語感的本質(zhì),我們必須先分析一下語感的心理因素。
語言感受是從感知開始的,整個過程包括感受、知覺、記憶、聯(lián)想、思維等復雜的心理因素,對口頭語言、書面文字符號的敏銳感知是構成靈敏語感的首要條件。列寧說:“人的實踐經(jīng)過千百次的重復,它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格固定下來。”,這樣自覺不自覺地長期訓練,反復實踐和在社會的不斷交往中,語言文字規(guī)律、詞句的含義、情味等就以“格”的形式鞏固和積淀,而儲存在大腦里的一個個“格”組成了“格的結構群”,這樣,人們在重新接受言語符號特性編碼時,意識就會與自己頭腦的“格”相契合,立刻觸動心弦,以自動化方式對號入座,迅速感知作出判斷,所以就產(chǎn)生了一聽就清、一說就順、一讀就懂、一寫就通的效應。這一過程正好從現(xiàn)代心理學角度揭示了語感具有認知性品格,語感不僅能感受語言的形式,而且能夠洞察語言的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語感認知是一個特殊的機制,首先,語感的認知結構是表象系統(tǒng)。人腦中的經(jīng)驗和知識是以表象和語詞的形式保存著,認識網(wǎng)狀結構是表象系統(tǒng)和語詞系統(tǒng)相互制約、滲透、影響、配合構成的,反映出事物的聯(lián)系和本質(zhì);
[1] [2] [3] [4]
【試論語感的特征和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新課標下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04-26
語感培養(yǎng)的策略04-30
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04-29
閱讀教學與語感培養(yǎng)04-29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05-02
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05-01
詩歌教學中語感的培養(yǎng)04-30
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通用8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