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評價工作對策研究論文
摘 要:教師評價改革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分析了現行教師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改進現行教師評價工作的決策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教師評價 改革 決策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教育評價改革,而教師評價改革又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成敗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需要認真研究和慎重對待。
一、現行教師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評價目的不清,獎罰性評價占主導地位
從理論上講,教師評價具有兩方面的目的:一是為管理者對教師作出聘任、降級、晉級、加薪和獎罰等決策提供具有說服力的依據,即獎罰性教師評價;二是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即發(fā)展性教師評價。但是我國教師評價過分強調獎罰性評價,這種單純運用利益驅動機制的自上而下的評價,很難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更不能對促進教師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應有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這也是我們整個教師隊伍素質發(fā)展相對緩慢的原因之一。
2、評價方法單調,盲目追求量化
目前,很多學校在追求所謂全面、科學、客觀的口號下,把教師評價搞得細而又細,項項量化,而且十分頻繁。這樣的評價看起來似乎很嚴謹,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既不實用,也不全面。教師評價盲目地追求量化,還會導致管理人員的工作難以正常進行。
3、評價主體單一,教師處于被動地位
目前的教師評價大多還是以領導為主,這種評價實質上是“官本位”、“領導即真理”的觀念在教師評價中的體現。在這種評價中大部分教師感受到更多的是對于自身的壓力甚至威脅,而很難積極主動地去改進自己的工作、去關心學生的發(fā)展、去與其他教師合作。同時,他們還會把他們的壓力和緊張傳導給學生、同事或者其他人。教師這種失衡的心態(tài)必然導致其教育行為的扭曲,影響教育的正常發(fā)展。雖然有些中小學校已經開始把教師、學生吸收到評價的主體當中,但是學生評價的權重極低,教師自評也只不過是走過場,真正評價的主體還是在學校領導層和各學科組的負責人等。
4、評價結果檔次化,反饋不及時
我國現行的教師評價工作以定期為主,即學期或學年末舉行一次。評價的結果大都為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等幾個檔次,并且與學期、學年的獎罰直接掛鉤。
在很多教師看來,評價就等于考核,在市場經濟意識的影響下,許多學校領導希望通過評價結果的等級劃分,施加相應的經濟刺激,以競爭促進教師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此可能會導致對教育活動的評價過程變得沒有意義,只有評價結果很差的話,則會對該教師敲響警鐘甚至解聘,在這種情況下的評價結果才能及時反饋到教師手里,否則評價結果很少能夠反饋到教師手里。如此一來,教師評價工作就很難起到改進教師教育教學的作用。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評價工作對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改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思想研究論文05-02
新課改背景下的師生關系論文05-02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論文05-02
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反思論文05-02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探究論文04-28
新課改背景下高師音樂教學均衡發(fā)展的思考論文05-02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索論文04-30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探究論文05-01